主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关注排行:
  • 更新日期: 2023-04-18 17:45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国家级重点职教中心
  • 教学领域: --
  • 电话:
  • 网址: qyxxpd.com
  • 学校地址: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工农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职业中专
阜蒙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简称阜蒙县职专,创建于1980年,1995年成立了阜蒙县职教中心,2007年迈入国家级重点职教中心行列。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等荣誉。

    学校在改革中发展,探索中积淀,竞争中崛起,开拓中奋进。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逐步壮大,站稳脚跟,成为蒙古贞大地上职业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办学理念基石稳 创新管理出路广,学校秉承

“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让每个教师倍感自豪”的办学理念,坚持用“品德树人,技能立业”的校风。努力践行着“厚德、笃学、自律、自强”的校训,在教育教学发展中深刻体会、感受着这稳固的办学理念。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丰厚,这为学校健康发展,创新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占地11.991万平方米(180亩),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2017年学校又多方争取到投资约2500万元,建筑面积约6000 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校生2502人,教师132人,“双师型”教师69人。市级骨干教师24人,近三年在国家、省、市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技能大赛,文明风采论文评比等活动中,获奖100多人次。其中,2012级李松源同学现就读于大连海洋,荣获全国学生网站站群系统开发项目大赛第三名;2013级项化同学现就读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会)副会长;2014级园艺专业学生张晓楠同学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蔬菜嫁接项目荣获第一名。往届优秀毕业生代表有:陈广月考入天津大学,现就职于阜新市细河区纪检委党风办主任;刘天鹏现任温州亚龙有限公司东北区域经理年薪二十几万;吕阳连任数届全国数控大赛副总裁判长;潘羽现就职于中江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阎苹中国首位女士官长等。

    创新的管理源于对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调整与建设,在专业设置上,结合近几年互联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微商的迅猛发展,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格局,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今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全部被用人单位聘用。我校电子专业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市级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畜牧兽医专业被评为市级骨干专业。

    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工学结合”之路,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先后加入了阜新职教集团和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聘请13名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开发,技能培训等。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成立了阜蒙县唯一一所定点培训机构,年培训量达到了2000余人。出国培训曾得到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的认可。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兼顾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特色办学,社会声誉逐年提高,近三年培养毕业生2377人,就业1982人,就业率100%。就业单位涵盖阜新液压园区、红枫服装厂、阜新荣光汽车4S店,辐射全国大型央企国企北京京东方、天津力神、青岛海尔、海信空调、一汽丰田等。对口升学升本率连续三年持续攀升。2016年参加高考的149名学生,93名升入本科,56名升入专科,升学率达100%,

    三个围绕思路清 市场需求方向明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做到了“三个围绕”即:“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产业转、人才围绕岗位转”的办学思路,对接产业无缝办学,为阜新三大产业基地(农产品、食品加工,新型农源,煤化工)和六大产业集群(液压、氟化工、板材加工、皮草加工、铸造产业、新型材料)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围绕思路,在学校办学模式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搭建国内国际就业与升学,留学的平台,确定了为升学者架桥,为就业者铺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器成才的办学思路,真正架起学生“求职有道”“出国有门”“升学有望”的立交桥。

    围绕思路,在学生培养方向上坚持就业与升学并举。针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需求的学生设置不同课程,确定了“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双轨培养模式。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围着需转”的办学原则,创新管理与服务机制,研究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学生打牢坚实的基础。通过在校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毕业后就有出路可走,一是可以对口升入本、专科院校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二是可以分配到青岛海尔公司、海信空调公司、北京京东方等央企国企工作尽显身手。另外还可以通过创业培训学习自主选择创业,自己做老板,实现人生价值。近五年来,我校实现了两个100%的目标,即有升学愿望的学生100%升入理想的大学,有就业原望的学生100%推荐就业。

    围绕思路,在学校努力方向上

    1、实施“四个拓展”扩大招生规模和就业途径。一是向上拓展,积极争取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办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二是向下拓展,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和普惠制阳光工程培训,为地方经济服务;三是向内拓展,增设艺术专业。四是向外拓展,抓好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把职业教育办成面向未来的教育。

    2、实施“三位一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即“宽平台、活模块、强技能”三位并举。“宽平台”: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活模块”:就是要围绕教学技能设置,以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习见习模块,社会实践模块为教学重点,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强技能”:就是要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3、实施“两开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在开设办学方面,要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好文章,狠下功夫。在开发建设上,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承担全县各行各业的培训。

    文化氛围进校园 品德树人技立身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对于我们校园中如何构建文化这块阵地至关重要。学校徐乾鹏校长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职专校园文化纲要》明确了县职专师生所崇尚的文化底蕴。

办学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成器成才,服务社会。

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自豪。

教   风:敬业勤奋,求精务实。

校   风:品德树人,技能立业。

学   风: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精,精有所用。

校   训:厚德  笃学  自律  自强。

    所有职专人用先进的文化强校,用高尚的品德立身。“职专文化纲要”内容植根于每名师生心中。加强学校的文化品味提升,在德育工作上深层次挖掘文化引领,实现“四进”积极推进“礼商文化”,营造职业文化氛围,让工业文化进校园、行业文化进专业、职业文化进教室、传统文化进教材。

    首先认真建设两支德育队伍,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由德育课教师、班主任、课程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班主任主要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主题班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德育课教师改革德育课教学方法,开展体验式教学。其他课程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发掘德育因素,利用课堂有机渗透德育内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水平。学校通过每周一次的学生干部会议,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让学生干部组织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德育阵地。通过大型运动会和学生篮球赛培养学生团队力量、集体荣誉感。

    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辽宁省“道德模范”孙海潮老师,是2012年学生“义工志愿者团队”发起人,在此基础上2015年成立职专学生“春风”社团。学校多名老师及众多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的志愿活动中。孙老师本人也获得“阜新好人”和省级“道德标兵”荣誉称号。

    再次重点打造每周的国旗下的宣誓,用最坚定的信念鼓舞士气。2017年7月高三学生最后一次升旗仪式,徐校长在寄语中指出:要满怀信心,迎接高考;冷静睿智、迎接成功;把握当下、奠基人生。最后,徐校长和参加高考学子们一起大声宣誓:我能行,我能行,我能行。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开拓进取永无止境。在时间的坐标上,2017年又是一个新的节点,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社会大众对其发展的误区,如何稳固前行并永保办学本色。阜蒙县职专坚守着用“理念引领方向明确,三个围绕适应需求,文化强校品德树人”做为学校规划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开设的10大技术技能专业,培养具有适应市场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教育教学总目标,用智慧和力量,技术和能量,精心打造每名学生成就梦想的基石。

    面对挑战,激情澎湃;瞻望未来,信心满怀。阜蒙县职专在“办人民满意认可的职业教育”的旗帜下,将迎着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春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向着更加美好的愿景脚踏实地,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