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在职人员能否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职人员符合招生简章上列明的招考条件,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三)公共管理专业课科目及范围1.初试科目公共管理学(150分)综合考试(行政管理学80分,公共政策学70分)2.复试科目管理学原理(150分)

六、报考硕士研究生对于学历有何特殊要求?1.本科生和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2.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3.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硕士生,除符合报考的一般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后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4年9月1日)或2年以上。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考生还须符合第二条的要求;(2)国家承认学历的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二、关于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否有特别要求?同等学力考生(即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我校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现场确认时,需同时提交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正刊或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正刊、且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独著,刊物原件),方可取得报考资格。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要求不变。

九、是否允许跨学科或跨专业报考?我校招生专业中,除上述对报考专业有特殊限制的专业外,其他专业考生均可以跨学科或跨专业报考,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十三、初试的基本情况?初试准考证的获取方式: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上按规定的时间下载打印。初试日期:2014年1月,具体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或“校园网研究生招生栏目”公布的时间为准。初试科目:请在校园网研究生招生栏目内查阅《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成绩的查询:按中国研究生招生网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查询。

二十、学校有无联合培养、出国培养和硕博连读机会?硕博连读: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自2009年起均可招收硕博连读考生,对我校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突出的在读学术型硕士实行硕博连读培养。法律硕士职业化培养:我校从201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起实施法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打破学科界限调动校内雄厚的法学教育资源开设9个与法律职业密切相关的特色方向培养方案供法律硕士研究生选择学习。国际国内交流培养:我校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0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也与重庆大学联盟高校、立格联盟(全国五所政法大学联盟)高校建立了

十九、学校住宿费标准是多少?住宿条件如何?硕士、博士研究生住宿和学习均安排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学生公寓有空调设备和独立卫生间,2013年的住宿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元(2014年如物价部门核定价格有变动,按变动后的价格执行)。

二十二、有无考试参考资料和考前辅导班?我校招生部门不对考生提供备考用书、考试大纲、复习资料及历年试题,也不组织和参与举办任何考研辅导班。考生可根据我校招生说明中的所报专业参考目录,自行复习备考。近期在网络上发布的各种课程复习大纲和笔记非本校教师、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请各位考生注意鉴别,不要轻易付费购买。

一、2014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无变化?从2013年开始,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重大变化,请报考相关专业的考生特别注意。具体为:(一)法学类初试专业课科目1.报考法学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都必须参考《法学基础》;2.报考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侦查学、警察科学的考生,必须参考《专业基础A》;3.报考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逻辑学、应用法学的考生,必须参考《专业基础B》;4.报考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考生,必须参考《专业基础C》。(二)法学类初试专业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