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山西各专业排位:
1.中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3441(需要考455分);
2.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4042(需要考454分);
3.中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4652(需要考453分);
4.针灸推拿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5851(需要考451分);
5.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46440(需要考450分);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7083(需要考449分);
7.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7083(需要考449分);
8.中西医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7083(需要考449分);
9.中西医临床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039(需要考496分);
10.中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546(需要考494分);
11.康复治疗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1562(需要考490分);
12.物流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1831(需要考489分)
2017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山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山西 | 中医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5 | 43441 |
| 药学 | 454 | 44042 |
| 中药学 | 453 | 44652 |
| 针灸推拿学 | 451 | 45851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50 | 4644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49 | 47083 |
| 制药工程 | 449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449 |
| 文科 | 496 | 10039 |
| 中医学 | 494 | 10546 |
| 康复治疗学 | 490 | 11562 |
| 物流管理 | 489 | 11831 |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云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招生代码:080901 基本学制:四年 招收类型:理科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工程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相关医药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综合素质,能胜任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需求和IT行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应用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硬件开发与实施的基本工程训练,具备从事医药卫生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相关行业软件开发,系统研发的基本能力。毕业要求如下: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2.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3.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原理。4.具备医学信息学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业务流程。5.具有良好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和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6.掌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具备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应用方案设计和应用系统实现的能力。7.具有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和IT行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8.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能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系统研究、设计、维护和管理。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0.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书籍、资料和文献。11.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紧跟学科和专业发展,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12.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文章撰写能力。13.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奋斗终生。14.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积极实践,刻苦钻研,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15.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16.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诚实守信、踏实严谨的职业素养。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中医学概论、医学信息学。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为各级、各类医药机构培养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到我校的各级各类医院开展计算机实践工作,毕业后能在卫生管理机构、医疗科研机构、大型医药企业、医药院校、新闻出版机构从事医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卫生情报管理工作。也能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网页制作、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企事业单位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专业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等工作。
中医学类
针灸推拿学
云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代码:100502K 基本学制:五年招收类型:文理兼招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省级一流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省级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疗,德才兼备、根植基层,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及卫生健康领域从事医疗临床、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素质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及人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主动维护民众健康。2.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相应岗位工作的身体和心理素质。3.具有中医辨证思维,具备守正创新、实践创业的专业素养。4.具有坚强毅力和科研创新精神。5.具有良好的形象和气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素养。知识要求1.具有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中西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2.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卫生法规及中医药法,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3.具有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太极拳、舒心平血功、导引养生功、云中养生易筋经)以及中医特色养生保健知识。4.具有针灸推拿学科及卫生健康领域前沿和发展动态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1.具有中医辨证论治及针灸推拿学基本技能,具备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的综合能力。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及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3.具有信息管理能力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5.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具有能在艰苦环境下坚守本职工作的能力。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就业方向: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等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临床、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
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
云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代码:100601K 基本学制:五年招生类型:文理兼招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省级一流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崇德和合,博学敦行”校训精神,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人文科学素养较高,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中西医思维、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诊疗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面向基层,服务民族边疆地区,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方面工作的新时代“五术”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并为今后进一步从事中西医结合的教育、科研、管理、对外交流等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培养要求:具有较系统的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和较广泛的临床知识,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既能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又能运用西医知识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并能对常见的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及初步处理,在临床中发挥中西医各自特色和优势,并可运用云南地方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诊治疾病。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医学科学知识及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的能力。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中医、西医)、外科学(中医、西医)、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选读、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医药企业。
化工与制药类
制药工程
云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81302 基本学制:四年招生类型:理科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药学、化学和制药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药品制造、生产过程管理、药品质量控制、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系统掌握必要的基础科学知识与制药工程基本理论。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和管理科学知识;重点掌握制药工程基本技能、药物生产工艺与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具有进行药物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具有综合运用药学、工程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制药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熟悉制药工程技术与药品生产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制药工程相关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化工原理、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创新创业导论。就业方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检验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医院、医药公司等部门从事药品的管理、生产、检验、研发及营销等领域的工作。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执业药师、制药工程师、药品检验员等技能证书。
医学技术类
康复治疗学
云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101005 基本学制:四年 招收类型:文理兼招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省级一流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传统康复治疗优势和特色,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致力于健康事业发展,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康养机构开展康复治疗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素质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康复事业,具有服务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和公民意识。具有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爱岗敬业、团结友善、艰苦奋斗、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3.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尊重病人,关爱生命,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依法行医,病人利益优先,维护民众健康。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勇于探索,不断追求卓越。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识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2.掌握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与康复医学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知识和综合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5.应用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能提供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能力要求1.掌握中西医康复治疗技能,具有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能力。2.能够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具有通过规范化评估,制定高质量并有循证医学支持的康复治疗处方,并有效实施康复治疗方案的相关技能。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辨能力,具有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能较好地应用协调医疗小组、医患之间的矛盾。4.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英语书刊的能力。具备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组织、策划、管理和质量监控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医疗文书及电子文档的记录和表达能力。核心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运动疗法学、物理因子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康复心理学、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神经康复学、骨骼肌肉康复学。就业方向: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康养机构开展康复治疗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
云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82702 基本学制:四年招生类型:理科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掌握食品营养、质量和安全等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医药及功能食品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扎实,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具有较强的分析检测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食品及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性评价等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食品生产管理、品质控制、检验检疫、安全评价、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教育教学、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也能够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要求:具备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所需的数学、化学和生物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和管理知识,掌握食品品质分析、质量安全检测、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等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相关理论知识及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和技能等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提升食品安全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生产者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质量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职业健康及公共服务意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及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学习、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听说与查阅专业技术资料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中医基础、中药学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药理学、食品化学、功能性食品学、食品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健食品功能与安全性评价。就业方向: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食品及药品企业质检/品控部门、检测中心、市场管理监督、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与食品和保健食品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分析、评价、生产管理、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