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起点,新挑战,我院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能为重、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培养品行良好、德艺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河源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三大崛起”、融入深莞惠“3+2”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各县(含县城)户籍及市区农村户籍的新生前三年免学费就读,只需缴交:住宿费350元/学期、教材费200元/学期(第四年起及已享受过免学费政策的新生与市区居民户籍学生同标准收费)。 收费及助学政策1、收费标准
◆免学费对象:农村户籍(含城区农村户籍)、县城居民户籍学生均享受三年免学费政策(只需缴交:住宿费350元/学期,教材费200元学期)。◆全额交学费对象源城区居民户籍学生;报读高级
班的技校、中专毕业生。◆学费收取标准:高耗专业中级班2150元/学期、高级班2200元学期;低耗专业中级班1750元/学期、高级班1800元学期。住宿费350元学期,教材费200元/学期。
2、困难学生资助措施◆除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助学金2000元年(指标占报读新生总数的10%)。◆源城区居民户籍经济困难学生有5%指标免学费名额。◆学院提供部分勤工俭学公益性岗位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3、学校奖学金设立情况◆校级技能竞赛奖金:100元一500元不等市级技能竟赛奖金:500-1800元不等省级技能竞赛奖金:1800-18000元不等。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金:7000-55000元不等
4、退费方式
凭傲费凭证开学后统一到学校1号楼408室办理退费。
学校奖学金设立情况◆校级技能竞赛奖金:100元一500元不等市级技能竟赛奖金:500-1800元不等省级技能竞赛奖金:1800-18000元不等。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金:7000-55000元不等 退费方式凭傲费凭证开学后统一到学校1号楼408室办理退费。
学校位于河源市东环路东江教育基地,校园内绿树滴翠,芳草如茵,建筑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学校占地面积40万M2,建筑总面积13.55万M2,其中教学楼2.52万M2,实训楼2万M2,图书馆0.83万M2,体育馆0.38万M2,综合楼0.62万M2,师生食堂1.5万M2,学生宿舍楼5万M2,教师公寓0.7万M2。
教学办公设施设备总投入7000万元,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广播、电视、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施,每个教师均配备电脑。实训设备投入2500多万元,建有多媒体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数控中心实训室等71个教学实训室,建有千兆校园主干网,网络信息点遍布全校,网络资源丰富。
运动区配备建筑面积3800M2的现代化体育馆、400m标准运动场、20个篮球场、20个羽毛球场、10个排球场、30张兵乓球台;生活区内食堂、餐厅、超市、健身、****等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学生宿舍均配置两个洗手间,空气能、太阳能热水免费供应。
教学特色学校推行学分制改革和“做中学、学中做”课堂教学改革,强调教学的过程管理,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实训两班制,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大部分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比例达1:1;学校设立了河源市第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开展计算机、机械、旅游等类别12种技术工种中、高级技能鉴定。各项改革措施,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课程结构模块化。专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将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组合,使之模块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将课程大纲、教案(课件)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保证课程教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是在课程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授课方法,按企业的运作方式培养学生,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使实训体现生产过程,学习体现工作过程,把理论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过程统一到学生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抽象的理论从实体形象与演示中悟得,熟练的技能从现场实操中习得,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目标“双证”化。学校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中级工为主、高级工为辅”,专业技能强化实训的内容与标准均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全面接轨。根据考证大纲,将考证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学习完成后,既达到考证技能要求,也达到学业水平要求。学生修完学业后,可获学校学历证书与相应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学手段现代化。所有理论课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平台,教学过程鼓励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场景教学等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也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招生专业1.普通招生专业
| 类别 | 专业名称 | 主干课程 | 就业岗位 |
| 机电 | 机电技术应用 | 数控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电力拖动、Mastercam | 机械加工、电工 |
| 数控技术 | 数控铣工、车工技术、电加工机床技术、数控车工 | 数控车工、电脑锣操作 | |
| 电气自动化 | 电工电子技术、电力拖动、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 | 电工、自动控制设计 | |
| 家电电器维修 | 无线电基础、音响技术、电子线路、彩电原理 | 家用电器、维修工 | |
| 电子与信息技术 | Protel DXP2004、电子整机原理、手机原理 | 家电维修、手机维修 | |
| 计算机 | 计算机及应用 | VB、计算机基础、CoreDraw、Photoshop、微机组装与维护 | 办公自动化、图形图像处理 |
|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 微机组装维护、微机电路基础、周边设备维修、操作系统 | 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维修 |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网页设计、网络技术、网站开发、网络程序设计 | 网络管理、网络设备销售 | |
| 计算机动漫设计 | 卡通造型基础、动画基础、三维动画设计、MAYA影视 | 游戏、电视、电影动漫设计 | |
| 文科艺术 | 幼师与舞蹈艺术 | 舞蹈、声乐、钢琴、视唱、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 | 幼教、文员 |
| 室内设计(室内装饰) | 室内装修 | 图形构成 室内平面图 | |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制作、服装CAD | 服装设计、服装制作 | |
| 酒店服务与管理 | 酒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前厅管理 | 酒店管理 | |
| 办公管理(文秘) | 秘书学、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 | 办公文秘、办公管理 | |
| 汽车 | 汽车驾驶与维修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驾驶技术与交通法规 | 汽车驾驶、修理、维护 |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电路分析、检测技术 | 汽车维修维护、汽车技术服务 | |
| 经贸 | 会计电算化 | 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基础会计、经济法 | 会计、统计、出纳 |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基础、现代商务、电子商务法律、网络营销 | 电子贸易、网络营销 | |
| 物流管理 | 物流配送、物流学概论、物流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 | 物流、外贸、运输、仓储、配送 |
2.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专业
| 中职专业名称 | 中职招生人致 | 对接高职院校 | 高职院校专业名称 |
| 模具设计与制选 | 50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 学前救育 | 50 | 学前教育 | |
| 计算机应用 | 50 | 软件技术 | |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50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5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机电技术应用 | 50 | 患州城市职业技术学浣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电子技术应用 | 50 | 暂能产品开发 | |
| 物流服务与管理 | 50 | 患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物流管理 |
| 市场营销 | 50 | 市场营销 |
由于学校重视品质培养,注重技能训练,每年计算机统考中级通过率超过80%,机电类、会计类技能等级考试中级通过率高达97%;历年国导证考试我校都以60%以上的通过率,遥遥领先于市区其他院校,各专业教学质量在全市处领先地位。学校与珠三角及本地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与联系,形成强大就业网,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毕业生的就业正朝着就好业、一次性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高的方向发展,每年就业率都在98.7%以上。
学校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省教育厅列为国家科技星火计划第一批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骨干示范性技术学校”创建单位,是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将齐心协力,艰苦创业,争取2010年创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1年办学规模达到10000人左右,将我校打造成我市乃至我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对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专业| 中职专业名称 | 中职招生人致 | 对接高职院校 | 高职院校专业名称 |
| 模具设计与制选 | 50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 学前救育 | 50 | 学前教育 | |
| 计算机应用 | 50 | 软件技术 | |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50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5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机电技术应用 | 50 | 患州城市职业技术学浣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电子技术应用 | 50 | 暂能产品开发 | |
| 物流服务与管理 | 50 | 患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物流管理 |
| 市场营销 | 50 | 市场营销 |
在编在岗教职工132人,其中专职教师99名,本科以上学历95人,占教师总数的96%,高级讲师12人,讲师、工程师50人,“双师型”教师43人,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较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学、管理、技术队伍。教师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南粤教坛新秀”2人,“南粤优秀校长”1人。
学校环境学校地处205国道旁,河源市南大门朱门亭,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校园占地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艺术楼、图书馆、会堂、饭堂、学生公寓等,图书馆藏书8万多册。学校尽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训条件,建有琴房、舞蹈练功房、多媒体数字语音室、模拟会计实验室、电子电工通用实验室、电力与电工拖动考证室、家电维修与考证室、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实验室等实习实训场所;琴房108间,机械钢琴33台,电子钢琴36台,电子风琴86部;投资800多万元的培训大楼即将交付使用;计划投资600多万元、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实训中心也正在规划之中;学校现有计算机房6间,教学和办公计算机500多台,7个多功能讲学厅,教学楼所有教室配备公共广播、内线电话、摄像监控和闭路电视等设施;宽带校园网信息点覆盖校内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师生宿舍。
招生专业学校现有计算机及应用、幼师、英语、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会计、电子电器、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
办学模式几年来河源职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不断拓宽视野,积极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挖掘市场与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和设施的优势,在办好原有专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幼师、计算机、数控等几个品牌专业,使其成为了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我市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本着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观念、制度、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形成了该校“突出品行教育,强化技能训练”的办学特色。为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2006年学校开设机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并开办“2+2”学制大专(全日制)计算机、会计、小学教育等专业。
教学成果根据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学校对职校专业开设和课程设置等进行大胆改革,对理论教学课时进行了调整和压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部分专业的实训课程实施模块教学,学生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得到极大提高。在2004年全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该校学生夺得所有8个竞赛项目中的一等奖,包揽3个集体项目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该校学生再次以获得7个团体项目中的6个一等奖、18个单项中16个一等奖的骄人成绩领跑于全市中等职业学校。05年12月该校派出9名学生代表市参加省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有4人获三等奖,6人获高级技能证书,并取得团体三等奖。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工作能力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办学实力逐步提升,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2001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河源市直文明学校”,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河源市“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再次被评为河源市“文明学校”。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2005年计算机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
在“十五”时期,河源电大、河源职校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一五”时期,该校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全力以赴,力争在“十一五”后期将河源职校办成一所在校生3000人以上规模、“招生就业一体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实训场所基地化、专业教师专家化”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努力将学校打造为粤东北山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促使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力争在2010年以前将河源电大办成“以本科教育为龙头、以专科教育为辅助、以合作办学为补充,专业设置多样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模式科学化”的新型远程开放性大学,为提升河源高等教育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