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最适合残疾学生成长的地方”的办学思路。学校始终站在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近两年来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省的语言康复研讨活动;2007年举办了全省的新课改语文教学研讨活动;2008年举办了全市的特殊教育新课改教学研讨活动,请来市教科院的专家与学者,对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观摩与现场评议指导;2009年学校承办了全省的语言康复教师培训。学校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聋教育中全面推广使用普校教材,并已经取得了良好教学的效果。学校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生体育代表队先后30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共获金牌70余枚,银牌49枚,第三至第六名53个,破省残疾人田径纪录12项共31人次。2005年湖南省第六届残疾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在2006年9月举行的湖南省第七届残运会上,学生一举夺得十一枚金牌,为株洲市在本次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也被评为本届运动会的先进单位。2002年组建的学生男子篮球队从2003年来连续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狠抓文艺训练,近年来,学校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文艺调演中多次获奖。《洗春》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二等奖;器乐伴舞《洞庭风光》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三等奖;《守岁》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等你来》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三等奖;《浪花》获省聋校文艺调演三等奖;《村丫丫》获湖南省聋校文艺调演二等奖,《渴望》获株洲市中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
注重艺体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抓好文化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艺体特长的培养,这是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学校办学的突出特色,长盛不衰。学生体育代表队先后30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共获金牌105枚,银牌131枚,铜牌170枚,破省残疾人田径纪录12项共31人次。2002年组建的学生男子篮球队从2003年来连续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2005年湖南省第六届残疾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在2006年9月举行的湖南省第七届残运会上,学生一举夺得十一枚金牌,为株洲市在本次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也被评为本届运动会的先进单位。在湖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校学生获得4枚金牌,12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学校获“推荐人才奖”。学校狠抓文艺训练,近年来,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文艺调演中荣获8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一等奖113个、二等奖108个、三等奖188个。《洗春》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二等奖,器乐伴舞《洞庭风光》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三等奖,《守岁》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等你来》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三等奖,《浪花》获省聋校文艺调演三等奖,《村丫丫》获湖南省聋校文艺调演二等奖,《渴望》获株洲市中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招生专业学段 |
类别 |
计划数 |
学制 |
招生对象 |
生源范围 |
学前聋儿语训 |
聋儿学前康复 |
8 |
3 |
2-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 |
株洲地区户籍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株洲地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收证明复印件等) |
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 |
义务教育聋教育 |
10 |
6 |
7-8岁具备生活自理的听力残疾儿童
|
株洲地区户籍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株洲地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收证明复印件等) |
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 |
义务教育启智教育 |
10 |
6 |
7-8岁具备简单生活自理的智力残疾与发展障碍儿童
|
株洲地区户籍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株洲地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收证明复印件等) |
九年义务教育聋教育初中一年级 |
义务教育聋教育 |
10 |
3 |
完成小学学业的听力残疾学生 |
株洲地区户籍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株洲地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收证明复印件等) |
聋教育普通高中一年级 |
聋教育 |
15 |
3 |
初中毕业学历的适龄听力残疾学生 |
株洲地区户籍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株洲地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收证明复印件等) |
聋教育职业高中一年级 |
聋教育(中职) |
20 |
3 |
初中毕业学历的适龄听力残疾学生 |
株洲地区户籍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株洲地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收证明复印件等) |
启智教育职业高中一年级 |
启智教育(中职) |
15 |
3 |
初中毕业学历的适龄智力残疾学生 |
株洲地区户籍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外来务工证明或者株洲地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收证明复印件等) |
学校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级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特殊教育示范学校”、“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治安模范单位”、“株洲市石峰区安全文明校园”、“株洲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3年9月被中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1998-2002年度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3月,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部获得2019年度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大力开展双休日活动。通过校内教师引导,以书法、绘画、十字绣、篮球、舞蹈等为载体,学生以高带低的“大手拉小手”、以好带差的“前手拉后手”的校内“手拉手”,以联谊、球赛、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外青年志愿者、义工、大中小学学生的校外“手拉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周末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安心在校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