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北京建筑大学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33 | - |
| 校友会(综合) | 182 | 268 |
| 武书连 | 305 | 333 |
| 软科(医药) | - | 3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9 | 17770 | 400 | 物/地/史(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21295 | 400 | 地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5 | 21793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22100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5 | 24984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5 | 21793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7 | 26241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04 | 75026 | 48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7 | 64286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6 | 73312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97 | 81499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0 | 16587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5 | 19245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3 | 20332 | 560 |
北京建筑大学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土建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校;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具备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
我校专业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麦可思“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的专业建筑学高居榜首,城市规划排名第四,多个土建类专业名列前茅。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毕业生主要去向有北京市住建委、规划委等各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等设计部门;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北京住总集团、北京自来水集团、北京燃气集团、北京热力集团、北京市政集团等大型国企。
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一致认可。每年我校毕业生供需比均在1:4以上,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主干专业达到100%,毕业生落实率位居北京市高校前列。2014年7月我校被教育部授予“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就业50强)。目前,北京市建筑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70%左右均为我校毕业生,我校6万多名校友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领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你校是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全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一把手工程”。广泛与省内外医药卫生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和就业指导工作,学生毕业后去向主要是省内外医疗生单位和药品生产与销售企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单位、部队等。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