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 项目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1 | 47 | 0 | 94 | 0 |
| 法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4 | 46 | 46 | 69 | 69 |
| 经济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46 | 46 | 69 | 69 |
| 工程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89 | 47 | 0 | 94 | 0 |
| 财政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6 | 46 | 46 | 69 | 69 |
| 工商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51 | 51 | 77 | 77 |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9 | 46 | 46 | 69 | 69 |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3 | 46 | 46 | 69 | 69 |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3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以“责任”为校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学校设有21个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206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900人。同时设立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7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0个学科上榜。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7项,实现金奖“四连冠”,2020年捧得“优胜杯”;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11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和“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分列第91位和第44位。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13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66%。拥有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220余人;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0余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全国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9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7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3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0余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5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8个、产学研基地515个、校企联盟436个。2016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学校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现有4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与玻利瓦尔大学共建我国在委内瑞拉的首家孔子学院,承办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孔子课堂。成立跨文化研究院、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不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
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等荣誉称号。
当前,常州大学正在全力推进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学校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通过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2、录取成绩的计算研究生入学的录取总成绩实行百分制,并按照初试成绩占70%和复试成绩占30%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总成绩/3)*30%

1.督查制度学校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研究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复试工作督查组,全程参与复试和录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招生工作进行全面巡视、有效监督。如发现复试工作中有违纪舞弊行为,一经查实,对所涉及的工作人员按国家有关条例处理,考生则取消录取资格。

一、复试工作原则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4.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5.坚持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录取,同一层级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数线要统一。

八、录取工作1.录取程序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组根据考生报考志愿情况(第一志愿与调剂志愿的考生分列)和考生的录取总成绩(初试与复试成绩综合情况),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向研究生院提出各专业建议录取名单。研究生院将审核通过的拟录取名单等信息及时在相关网站公示10个工作日。2.录取成绩的计算研究生入学的录取总成绩实行百分制,并按照初试成绩占60%和复试成绩占40%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总成绩/3)*40%3.保留入学资格由于教育部规定保留资格录取的考生占当年的招生规模,且其名单必须经省级招生办公室联合办公会检查通

1、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全校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

二、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一志愿考生GCT总成绩不低于180分;调剂考生GCT总成绩不低于180分,且须具有学士学位。三、关于资格审查各学院负责各专业考生的复试报到及资格审查工作。现场核验材料:身份证原件、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原件。现场提交材料: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网上报名平台下载打印),必须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②毕业证书复印件、学位证书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四、复试安排1、复试时间原则上定于2013年12月28日,各学院应严格执行复试分

1、复试基本分数线:一志愿考生GCT总成绩不低于160分;调剂考生GCT总成绩不低于180分,并具有学士学位。(1)报到时间:2013年1月19日上午08:30—09:30(2)报到地点:专业领域报到地点化学工程常州大学研究生部(常州大学武进校区明行楼206)材料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石油工程学院)常州大学白云校区5号实验楼205动力工程(机械学院)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南教学楼10楼第一会议室(3)现场核验材料:身份证原件、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原件(4)现场提交材料: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网上报名平台下载打印),必须

5.问:网上报名时如何选择研究方向?是否分研究方向确定复试分数线?答:我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与其导师相关,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择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即可。我校不是分研究方向来确定复试分数线,同一个专业只有一条复试分数线。

常州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项目管理(191)、工程管理(189)。常州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工程管理专业型硕士项目管理专业型硕士常州大学158名软科(综合)202名校友会

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法学理论(344)、工商管理(354)、工程管理(18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373)、财政法学(336)、项目管理(19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39)、经济法学(338)。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