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98 |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 | 187 |
| 高职排名 | 328 | 37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215695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13 | 198801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13 | 215407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2 | 169239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225518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6 | 132434 | 2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355 | 149184 | 200 |
学院简介: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始建于1958年,具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有着明晰的办学指导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多年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校园占地1120亩,建筑面积22万M2。具备优越的教育教学、科研环境。建有高标准的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及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其中应用化工技术和化学制药技术实训基地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也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学工交替、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拥有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
毕业生就业情况: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推荐就业是我院办学的一大特色。在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部分专业就业率达到100%,2005年学院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就业工作评估,总体就业率超过70%,获得较高评价。河北凯迪农药化工集团在招收我院05届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同时,还预订了部分06届毕业生。牧医系05届毕业生被提前预订一空。2005年我院化工、机电、畜牧兽医等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100%,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新生入学即可与学院签订就业协议,学院为每个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毕业时可持毕业证、岗位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多证上岗。近年来已有大批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就业,并与之达成了长期用人协议。就业行业涉及行政机关、党群组织、金融、机械、电子、计算机及网络、贸易、化工、城建、农林、畜牧等行业,学生毕业后有广阔的就业前景,2003年起对毕业生实行就业“跟踪制”。多年来我院毕业生一直受到省内外用人单位的好评。
目前我院在校生6700人,考生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和地区。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行政上隶属于安徽省商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
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总面积530多亩,现有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办学近40年来,坚持“立足商务、注重实务、精准服务”的办学定位,突出“外贸、外语、商务、服务”的办学特色,先后获评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省联合培养普通专升本学生试点院校、省高职发展标杆校、省技能大赛标杆校、省高职扩招标杆校、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首批创业学院、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直文明单位、安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省第二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奖、合肥市花园单位等荣誉称号,为广大学生的成人成才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现已成为安徽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近年来,我校就业呈现出“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省内就业比例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趋势。据统计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蚌埠及皖南、皖北城市,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三次被授予“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创新创业方面,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4个(国赛三等奖1个,省赛三等奖13个),毕业生创业率稳步提高,近三年分别为1.52%、3.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