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专业(080403)-宝鸡文理学院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分析》、《高分子材料》等。
制药工程专业(081302)(陕西省特色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等。
材料化学-咸阳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化学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高分子化学。
专业核心课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实验、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原理、金属热处理工艺学、模具设计、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专业英语、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力学、功能材料。
材料化学-西安工业大学
材料化学是以化学理论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基础,以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材料腐蚀防护及电化学合成为特色,系统学习材料科学及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学生毕业后能在材料及化学及化工领域进行无机材料及化工产品的合成、制备、结构与性能检测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研制开发,可在无机材料、现代建筑材料、现代装饰材料、精细化工、石油化工、通讯材料等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专业学生毕业率:、读研率及就业率统计
年度毕业率/%95.898.6100读研率/%10.319.413.3就业率/%70.677.893.3
材料化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优异。近五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企业合作项目等30余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奖、陕西国防科技进步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等近十项,并编写了多部专著及教材;专业教学团队为“陕西省教学团队”。
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材料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广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材料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熟练掌握英语和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精神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科技管理的综合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研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材料化学专业-西北大学
专业编号:071302
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化学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业务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化学、化学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专业教育,掌握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功能材料的知识,并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知识和能力要求:
B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B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B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B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B5.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
B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材料化学-陕西科技大学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
本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省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秉承“理学工办”的思想,面向环境与能源材料、功能薄膜与涂层、功能复合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培养具备从事功能薄膜与涂层、功能复合材料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在光电及半导体薄膜、耐高温抗腐蚀涂层以及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高科技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应用及管理的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材料合成技术与装备、结构化学、表面与界面化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复合材料工艺学、薄膜及涂层材料工艺学、功能材料学概论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西安工业大学
专业简介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形成的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被列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前沿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材料化学是以化学理论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基础,以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材料腐蚀防护及电化学合成为特色,系统学习材料科学及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材料化学专业依托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陕西省重点学科,2015年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同年评为陕西省“面向工程应用与实践的材料化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材料化学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课“工程化学基础”及“材料研究方法”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且获批了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陕西省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引领下,已建成“无机功能材料合成”、“材料制备与烧结”、“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及新能源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防护”及“超分子组装”7个实验室,可满足学生基本的实践操作、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促进学生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材料化学专业与省内兵器化工企业及功能材料器件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使学生提早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及后续的就业提供帮助。
师资力量
材料化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优异。近五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企业合作项目等30余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奖、陕西国防科技进步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等近十项,并编写了多部专著及教材。
硬件设施
实验室拥有超临界共沉纳米陶瓷设备、冷等静压设备、气氛可控热压烧结炉、微波烧结炉、真空烧结炉、热处理炉、电化学测试设备、表面处理设备、电池测试设备、光化学反应器等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化学加工等合成及制备设备,同时还具有气相色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及透射电镜等组织结构表征设备,还包括光、电、磁、声、热等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和催化及光化学反应等化学性能测试设备。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之用。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材料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广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材料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熟练掌握英语和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精神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科技管理的综合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研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特色:
材料化学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理工兼备的高级复合人才为特色,强调重视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新产品开发技术,注意前沿学科,如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科学知识的引入及其与材料化学学科的结合应用,强化英语和计算机在学科上的运用,通过基础化学实验、材料类相关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具有熟练的工程技术应用技能。使学生获得解决材料化学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面。同时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在材料及相关的科技领域中从事科研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化工原理、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无机材料合成、材料研究方法、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化学专业实验等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创新型人才理论课程体系:
以材料化学专业为出发点、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实践,重创新”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宽基础”是指拓宽基础知识面以及这些知识与材料化学的内在联系;“重交叉”指强调材料化学是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信息与电子科学、生物学等)有密切关联,培养学科交叉的思想;“强实践”是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加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创新”是学生提前参与科研,科研引入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全部结合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创新的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这些课程和知识构建体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复合性、多样化、前沿性。采用由顶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交叉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实施无缝衔接,保障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通识课程平台:(1)--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化教育课程,包括政治、英语、计算机等,即通识课程。针对学生所必需的知识和基础,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通识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
基础课程知识平台:(2)--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基础课程涵盖无机化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工实习、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合成、材料性能学等课程。上述做法使学生基础扎实,具有材料、化学、化工兼顾的知识结构。
特色课程平台:(3)--接触学科前沿,注重设计和实践能力。本专业方向为本专业方向的支柱课程,有理论、有实验、有课程设计。针对本方向的技术发展,选择接触学科前沿的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
选修课程平台:(4)--鼓励学生交叉选修,注重专业拓展能力。有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信息检索与利用、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等。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更好地拓展了材料化学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
纳米材料科学技术、能源材料科学技术、环境材料科学技术、信息材料科学技术、生物材料科学技术、先进结构材料技术,将完善学生的材料-结构-器件的知识结构,形成材料依托器件要求发展的理念。
创新型人才实践课程体系:
校外实训平台建设:(5)
就业方向:材料化学-陕西师范大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材料化学专业是多学科交叉领域中十分活跃的专业,是以化学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材料设计、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材料化学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设计新材料的战略意义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在新材料发现与合成,材料性能与功能开发与拓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成为支撑21世纪信息、能源、材料三大支柱产业的重要基础。本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理工兼备高级复合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使本专业毕业生适宜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管理工作,也具有在材料及化学学科进一步深造优势。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合成化学、材料表征技术、材料物理性能学、纳米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