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62 | 141919 | 429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 459 | 144250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 | 457 | 14583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81 | 49716 | 471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1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英语 | 四年 | 5 | |||||
| 统计学 | 四年 | 40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10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56 |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29 |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83 | |||||
| 汽车服务工程 | 四年 | 30 | |||||
| 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6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47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9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38 | |||||
| 通信工程(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 | 四年 | 25 | |||||
| 四年 | 4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 | 四年 | 23 | |||||
| 四年 | 74 | ||||||
| 软件工程(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 | 四年 | 22 | |||||
| 四年 | 55 |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64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7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 | 86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护理学 | 四年 | 1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28 |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8 | |||||
| 会计学 | 四年 | 16 |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10 |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16 |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10 |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8 | |||||
| 工业工程 | 四年 | 22 |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21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7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英语 | 四年 | 25 | |||||
| 统计学 | 四年 | 56 | |||||
| 护理学 | 四年 | 87 |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23 | |||||
| 会计学 | 四年 | 96 |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75 |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13 |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16 |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25 |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8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开拓能力、能够从事电气工程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电力系统、电气传动、电力电子技术、智能化电气设备、自动检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对电力系统、电气传动、自动检测装置、自动化仪器仪表和各种电气设备进行研究、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本专业设有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自动检测三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强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的特点,大大拓宽了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
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可在电力系统、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交通、外资企业、邮电、通讯、环保、城建等部门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程设计、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管理学、市场学、计算机和外语基础,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营销管理的基本训练,从事营销管理和市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生应掌握管理学、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基本过程、方法和策略,具有实际进行市场调查、市场预测、营销策划及营销战略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导论、产品策略、市场调查学、市场预测学、分销渠道管理、商务谈判学、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等。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营销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市场营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系统地掌握软件开发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培养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层次、高素质软件研发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培养的学生将以“企业级软件开发”、“智能移动应用开发”、“信息系统工程”、“软件过程控制”、“服务计算”等模块相关课程体系为载体,以问题求解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学校创新项目和企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复合型软件工程与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软件工程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Java程序设计、面向对象建模技术、需求工程、软件测试技术、项目管理技术。
就业状况及趋势:毕业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系统开发、技术支持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可以到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相应的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学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认定原则: 按照专业统测成绩达到资格线上的考生分位置、按 优惠等级分别排序,择优录取。
2.资格线:根据报考我校考生的专业统测成绩分布划定并公示。
3.获得一级运动员(含) 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 在文化课成绩达 到学校划定的分数线基础上, 按照专业统测成绩择优确定单招录取名 单。
4.符合选拔要求者与学校签订《北京联合大学 2022 年高水平运 动员招生协议书》,并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将协议书返回我校,否 则视为自动放弃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认定资格。
5.公示要求、录取办法按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 的文件及要求执行。
6.拟签约考生名单和信息将报送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 同时接受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审核确认, 若公示无异议且经生 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通过, 签订的协议正式生效。
7.与我校签订协议的考生, 在录取前因个人原因出现伤病, 无法 保证入校后进行正常的训练、比赛任务的考生,协议自动废止。
8.被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等各 类型体育单招提前录取的考生,我校将不再进行公示与录取。
9.所有签约考生必须按照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填报 高考志愿。对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 我校将按照协议内容及教育部关 于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报请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批准录取。
考生可在4月9日20:00后,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http ://www.***),在查询中心栏目中查询成绩。
考生如对本人考试成绩有疑问,请于4月12日向推荐的专科学校提出核分书面申请,由推荐学校报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复核后,再将复核结果通知考生。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广东省招生专业:英语(校本部)、车辆工程(校本部)、会计学(校本部)、电子信息工程(校本部)、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校本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本部)、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校本部)、市场营销(校本部)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河南省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护理学、英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山东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护理学、通信工程、市场营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西省招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福建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医学检验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能源与动力工程、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0个专业。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福建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护理学、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通信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9个专业。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浙江省录取分数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英语、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统计学、金属材料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6个专业。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江苏大学

2022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40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