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2 | 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进出口业务、报关业务、结算业务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具备较强进出口业务水平及国际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国际贸易方向的学生能熟练掌握进出口业务、报关业务、结算业务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企业、政府机构、教学机构及其它企业的相关部门从事经贸等相关工作;国际市场营销方向的学生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研究策划能力,能够较为好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其它企业的相关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报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中国对外贸易学、国际贸易法、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国际投资、WTO概论、外经贸英语口语。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理论基础;熟悉最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财税法规;熟知国内外会计、财务、审计、金融、证券、税务等业务惯例;同时掌握经济管理、税收、金融、证券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能够熟练运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知识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深厚、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及其他大中型企业、财政税务部门、金融证券机构等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管理咨询、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审计学、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素养,掌握经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较好的知识更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金融、保险、证券、咨询公司等行业从事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处理、预测与决策及数据信息管理、信息挖掘和信息咨询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现代回归分析技术、抽样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运筹学、统计分析软件(Excel、SPSS、SAS)、计量经济学及计量软件(Eviews)、会计学、管理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预测与决策、经济博弈论、风险管理、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金融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投资分析。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税收政策、税收实务操作,具备扎实的会计功底,且精通税收征管、稽查、代理和筹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以及税务、审计、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企业财务、税务代理、税收筹划、涉税业务审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收经济学、税法、税务管理实务、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税收筹划、税务检查、税收信息化、国际税收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金融法规和相关政策,了解金融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保险与投资等方面的业务技能,具备良好的经济、管理素质,能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信用管理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等。其中核心课程《金融学》为2009年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金融学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从事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工程、生产过程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设计、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自动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电力工程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电控技术及PLC。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为院级特色专业、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省级特色专业,系统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市场营销及与市场营销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市场营销及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与手段,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从事工商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市场开发与分销管理等相关工作。与本专业有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商务策划师、营销师等。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基础、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基础、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定价学、公共关系学、广告理论与实务、服务营销学、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学、现代推销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策划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理论基础;熟悉最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财税法规;熟知国内外会计、财务、审计、金融、证券、税务等业务惯例;同时掌握经济管理、税收、金融、证券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能够熟练运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知识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深厚、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及其他大中型企业、财政税务部门、金融证券机构等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管理咨询、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审计学、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财务、金融、证券、投资和经济管理理论基础;熟悉最新的财务通则、财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熟知国内外会计、财务、金融、证券、税务、投资咨询与管理等业务惯例;能够熟练运用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投资分析等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深厚,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上市公司及其他大中型企业、财政税务部门、金融证券机构等单位从事财务、投资管理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投资咨询、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西方经济学、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审计学理论基础;熟悉国内外会计、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熟练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深厚,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会计师事务、政府审计机构从事会计报表审计、验资、资产评估以及管理咨询、代理记账及其他会计服务工作。审计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大职业之一,审计人员更是社会稀缺性人才。审计学专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就业渠道十分广阔,就业前景良好。主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审计技术方法、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以及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电工、电子、电气、控制与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等从事电力系统、变电站和相关工业领域电气工程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微机原理及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系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良好训练,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管理营销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含计算机绘图)、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工电子、机械原理及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液压及气压传动、数控技术、CAD/CAM、测试技术、材料成型、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合并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9月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功入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成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坐落于皖江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的铜陵市。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52003.2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1.78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会计学、创业学基础),3个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2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88人,外聘教师22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335人,成人教育在籍生768人。
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办学之路,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学校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2008年,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评价“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三进入三延伸”(企业进校园、企业家进课堂、科技攻关项目进学校;实验室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教师培养延伸到社会)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作开设了华为、蓝盾、中鼎、金纬、招商信诺、速度中国、青鸟储备等特色冠名班,泰富、新能等创新创业特色班。建有GE Fanuc自动化集成、罗克韦尔DCS集散控制、博世力士乐气液电、用友新道仿真企业虚拟商业社会等一批实验实训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
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设“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学院,拥有“工程液压机器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大力培育和弘扬以沈浩精神为内核、以铜文化为特征的校园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明德尚能、博学日新”校训,坚持把沈浩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成了“沈浩之家”学生党员发展服务中心和“沈浩精神传承网”,进一步夯实沈浩精神传承基地建设。2021年,学校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稳居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学校文、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控线32分、52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奖,在2015年“英国国际微电脑鼠大赛”中荣获冠军;仅在2021年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4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5项。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1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学习强国》等知名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办学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走内涵建设、开放办学、合作育人、特色发展办学道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统筹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紧扣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契机,积极发展新经管、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继续巩固和彰显财经教育优势,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铜陵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距南京与上海的距离分别是200公里和450公里),也是我国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距九华山和黄山分别为80和120公里),同时还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交叉点。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铜陵59.9公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铜陵港是对外籍轮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拥有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铁路连通浙赣线、淮南线,连接上海——武汉的铜九铁路即将新建;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大江南北,沿长江走向的快速通道使铜陵与东至上海、西至武汉的广阔区域紧密相联,南北向的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和东西向的沿江高速公路正在积极建设,是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前国务院总理朱鎔基2002年来铜陵视察时曾称赞:“铜陵虽小,但很美丽。”
中国古铜都----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城市化水平已达58%。现辖三区一县,四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一个国营农场。
铜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三千余年,青铜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于铜陵。
铜陵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城市。是全国矿产种类最为丰富、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八宝之地”之称,现已探明的有铜、金、银、硫、铁、石灰石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
30余种。盛产丹皮、明党参等名贵中药材及蚕桑、苎麻、生姜等农副产品。铜陵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北大门。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头天门---大士阁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千年古镇大通。境内有天井奇观、相思树、滴水崖、荆公(王安石)书堂、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名胜。作为皖南旅游的北大门,铜陵倾力打造“生态山水铜都”,江南山水与园林各显风采,城市铜雕与壁画独树一帜,享有“首届CCTV中国魅力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铜陵是一座区位相对优越的城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的交汇中心。铁路经芜湖与全国铁路网连接,铜九铁路货运通车,铜庐铁路和长江公铁大桥已列入国家建设规划。皖江第一桥贯通长江南北,合铜高速已全线通车,沿江高速铜陵东段已建成通车,铜宣高速全面开工建设。“黄金水道”长江流经铜陵 60公里 ,铜陵拥有对外轮开放的一类口岸,港口吞吐量已超过2000万吨。目前,铜陵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公路、铁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的格局正在形成。
铜陵是一座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铜陵开始摆脱单打一搞铜采选冶的工业模式,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铜陵市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全国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全国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近年来,铜陵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2005年,铜陵市成为国家级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铜陵有色公司又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是全国唯一的“双试点”。当前铜陵正在积极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努力发展纺织服装、医药环保、装备制造、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新的接续产业。证券市场上,铜陵拥有铜都铜业、三佳科技、铜峰电子、精达股份、六国化工、安纳达六家上市公司。
铜陵是一座科技创新体系较为完备的城市。目前,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正式入列首批国家级产业园,安徽惟此一家。国家质监总局确定在铜陵成立国家级的铜铅锌及制品检测检验中心,是国家“ 863” 计划成果转化基地。“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主体工程按期完工,与中科大的全面协作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市拥有两个博士后工作站。
铜陵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开放和希望之城。目前,已经与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与日本、德国、智利、瑞典、英国、埃及、葡萄牙和国内23个(国际17个,国内6个)城市结成友好城市或经贸合作关系,全市经济外向度达到70%,居全省第一位。近
年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都是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人均指标在全省处于前列。到2010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人均GDP 6500美元;财政收入55亿元;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学费标准:
学院招收的新生,其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安徽省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文科类专业每生每学年3500元,其中英语专业每生每学年3850元;理科类专业每生每学年3900元,其中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四个专业每生每学年4290元。艺术类的音乐表演、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





根据软科排名(铜陵市高校)、校友会排名(铜陵市高校)、高职排名(铜陵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铜陵学院在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398位,武书连排名第575位,排在铜陵学院后面的铜陵市大学院校有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所大学,小编整理铜陵学

根据软科排名(铜陵市高校)、校友会排名(铜陵市高校)、高职排名(铜陵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友会高职一类排名第199位,高职排名排名第853位。排在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面的铜陵市大学院校有等0所大学,小编整

根据软科排名(铜陵市高校)、校友会排名(铜陵市高校)、高职排名(铜陵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友会高职二类排名第157位,高职排名排名第542位。排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前面的铜陵市大学院校有铜陵学院等1所大学,小编整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

铜陵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