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16 | 124 |
| 高职排名 | 94 | 18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9 | 162139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专科批 | 325 | 165060 | 180 | |
| 2021 | 农林类 | 专科批 | 292 | 185668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2 | 71950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专科批 | 425 | 75942 | 180 | |
| 2021 | 农林类 | 专科批 | 389 | 95712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4 | 149245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8 | 55752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03 | 114693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8 | 49278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1 | 116974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8 | 49278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铜仁地区农业学校、卫生学校、财政学校、商业学校、高级职校组建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2009年,学院整体搬迁至川硐镇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160亩。
学院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1500人,生源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老挝、印尼、越南、喀麦隆、叙利亚、尼泊尔6个国家。
现有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建有生态农业示范园、医学技术实训中心、苗圃园等16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361个企业、村寨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形成了集“教、学、做、研、推、训、产”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贫困生管理办法
为了激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贫困生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即:
(1)申请国家助学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500元,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甲等8000元。
(2)申请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
(4)特别贫困生补助;
(5)学费减免。
学校按照“育人为本、跨界融合、服务需求、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和“以奋斗者为本的治校”,逐步形成“产教融合共同发展,大爱匠心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3个,省(市)重点示范专业9个,已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拥有一支包括“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在内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团队;2017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3项。近五年,招生录取率98.45%,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以上、专业对口率80%以上、本省就业率86%、本市就业率70%。
1、国家级资助
(1) 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生源地贷款申请办法可登陆各地市教育部门网站查询),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离校后的利息由学生本人全额支付。每生每年的助学贷款金额不超过6000元。
(2)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为贫困和特困两个等级,特困等级每生每年4000元,约占学校学生数的5%;贫困等级每生每年2500元,约占学校学生数的15%。
2、校级资助
(1) 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设“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且一时无法缴清学费的新生,可在报到当天先申请学费缓交,办理入学手续。
(2) 突发性困难补助是对学生个人发生突发性重大困难的一种特殊补助,资助金额每生1000-5000元不等,特别重大困难的学生可获10000元的资助。
(3) 勤工助学。困难学生除了享受学校的各项补助之外,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
3、社会资助
我校可协助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向相关社会机构申请资助,其中厦门市教育基金会设立的“陈剑渊王耐助学基金”、“洪恭仕洪文发助学基金”,资助金额为每生每年5000元,资助时间为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