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7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2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5 |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2 |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2 | |||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7 | |||
| 自动化类(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程与智能控制)(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 | 四年 | 6 | |||
| 英语(外语语种为英语) | 四年 | 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2 |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2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材料物理 | 四年 | 2 | |||
| 材料化学 | 四年 | 2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2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3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 | 四年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2 | |||
| 网络工程 | 四年 | 2 |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2 |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4 |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3 |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四年 | 2 |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四年 | 2 | |||
| 城乡规划 | 五年 | 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2 |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4 |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四年 | 2 | |||
| 会计学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34 | 84116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40 | 74159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46 | 65870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52 | 58497 | |||
| 工程管理 | 普通类 | 558 | 50444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63 | 45566 |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66 | 42214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67 | 40907 |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68 | 39840 | |||
| 英语 | 568 | 40677 | |||
| 城乡规划 | 568 | 40606 | |||
| 材料化学 | 568 | 40195 | |||
| 材料物理 | 568 | 39947 | |||
| 土木工程 | 569 | 39043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1 | 37059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71 | 37736 | |||
| 车辆工程 | 571 | 37445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71 | 37138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72 | 36469 | |||
| 应用化学 | 572 | 36552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72 | 36240 | |||
| 智能制造工程 | 572 | 36798 |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73 | 35693 | |||
| 数字媒体技术 | 574 | 34848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75 | 34020 | |||
| 网络工程 | 575 | 33588 | |||
| 自动化类 | 575 | 33954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77 | 32388 | |||
| 电气类 | 577 | 32435 | |||
| 会计学 | 578 | 3126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1 | 28823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流体机械能量转换原理、发电厂主要动力设备及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从事发电厂机电设备及其控制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的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新能源发电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辅助设备、发电机组自动调节、发电厂自动化、计算机监控技术等。
专业特色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传统专业,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该专业最早创办于1958年,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现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该专业毕业生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8人(博导5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1项,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
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厅局级奖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8部。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公司的大型发电厂、科研院所、流域开发建设管理部门、电力设备制造单位等,主要从事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一次就业率多年均在95%以上,年招生规模90~120人。
该专业培养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具备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市政规划、风景园林规划及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等专业规划工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与色彩、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概论、建筑初步、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历史、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史、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系统规划、城市绿地和园林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城市开发与决策咨询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与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与物理电子学领域内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能力,系统掌握电路与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等技术,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半导体器件与材料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及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英语。
专业基础课
电路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数理方程、理论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基础。
专业课
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功率器件与集成、检测与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光电子学原理、微机电系统等。
实践环节
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电子技术查新训练、电子线路CAD综合训练、半导体专业实验、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实践、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
突出微电子学科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在实践性环节中,将阶段性导论和实践环节穿插于各个不同的阶段,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内容与最新的技术联系,强化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及时引入最新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和熟悉国际知名企业的生产、设计环境和流程,真正做到与社会接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IT行业、电子器件和材料行业从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制造、微机电系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可以报考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广泛的科技与贸易基本知识以及系统的中西语言文化知识,能进入经贸、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翻译、谈判、管理、教学及研究工作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文史类、理工类兼招,学生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
本专业采用外语+专业方向的办学模式,专业特色为“科贸英语”。专业教育体系分为三部分:
1)理论课程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
3)素质教育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主要开设拓宽专业面的课程,既可增强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又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课程体系由语言技能训练、认识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组成。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英语词汇学、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经贸英语阅读、外贸英语函电、科技文献阅读、第二外语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本院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也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企事业及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招生权,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陶瓷及粉末冶金”共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 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熟悉大材料类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进行材料应用体系复杂工程的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升级或重新设计、营销和管理等活动,一般能达到中级职称;
④ 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⑤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训练、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本专业一致,但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分析简单材料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指标点1-3能够用机械、电工、电子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简单机械电气装备的工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应用到材料性能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2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材料装备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3能够识别和判断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和参数,理解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的设计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指标点3-3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结果评价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利用材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材料研究或产品质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
指标点4-2能够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指标点4-3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指标点5-2具备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或方法正确表达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工艺技术、设备解决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材料生产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以材料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材料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标点7-2能够理解和评价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毕业要求9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毕业要求10能够就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撰写材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就本专业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2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提出建设性见解。
毕业要求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能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本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且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
指标点11-2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材料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够进行工程经济的相关分析评价。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金相显微技术、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冶金质量分析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陶瓷及粉末冶金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学、 陶瓷及粉末冶金综合课程设计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实施培养:前3年在校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4年校企联合培养进行实践训练,特注重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校企联合培养实施2+4+14+17模式。2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1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4周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17表示为期17周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共计35周企业实践环节,目的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发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积累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实践实施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在企业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在机械设计、材料设备、热处理、表面强化、陶瓷材料和生产管理等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有40%以上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985、211等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占50%左右,对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评价较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历年超过90%,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运筹与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C、C++)、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论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计算机公司、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等,从事软件研发、测试、管理等工作。同时还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攻读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深造。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具备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种企业、组织中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站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商务智能、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就业方向
在IT及一般工商企业、各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实施、管理维护等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相关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使其掌握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并通过现代测控技术与实验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传感器技术开发、精密机械设计、测控设备及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的能力,能在计量测试、质量监控、测量与控制等领域内从事仪器仪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及运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①精通设计和实现仪器仪表及计算机测控系统,能够在与仪器仪表相关的专业领域里成功就业;
②能够在一个由不同角色的人员构成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
③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进入相关学科研究生学习的能力;
④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⑤有能力和意愿为当地的、本国的、全球的社区服务。
主要课程
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图及CAD、 精密机械设计、工程光学、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虚拟仪器、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图像检测与处理、测控电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精密机械、测量与控制、光电信息、计算机等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较宽广,其中20%左右进入研究生队伍或出国继续深造,其余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测量与控制、精密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学校、科研设计单位、国资委企业或其它企业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制造、计量检测等技术工作;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质量监督等技术管理工作。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山东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山东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山东省材料物理山东省材料化学山东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东省车辆工程山东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东省智能制造工程山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山东省自动化类山东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东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东省经济学山东省会计学山东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山东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山东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山东省英语山东省日语山东省信息与计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山东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山东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山东省材料物理山东省材料化学山东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东省车辆工程山东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山东省自动化类山东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东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东省经济学山东省会计学山东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山东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山东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山东省信息与计算科学山东省应用化学山东省计算机科学与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自动化类(含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语种不限)、数字媒体技术(语种不限)、水利水电工程(语种不限)、材料科学与工程(语种不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语种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7个专业。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黑龙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车辆工程、应用统计学、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等7个专业。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自动化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包装工程(办学地点曲江校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土木工程(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曲江校区)、金融学(办学地点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自动化类(含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曲江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曲江校区)、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曲江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曲江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曲江校区)、能源与动力工程(曲江校区)、材料物理(曲江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自动化类(6480元,含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办学地点曲江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480元)(办学地点曲江校区)等2个专业。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材料化学、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智能制造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程与智能控制)(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