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环绕宜昌市城区和葛洲坝水电枢纽,全区劳动就业现状是四多一少,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三峡移民多、失地农民多、合格技术工人需求多、可供推荐的合格求职人员少。为解决经济发展中这一瓶颈问题,夷陵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在2010年度调整工作思路,不仅继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而且把工作重点放到精致培训环节、确保培训质量、培训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合格工人上,取得明显效果,大大缓解了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状况。
精心组织,培训急需就业和企业急用的人
以往来什么人培训什么人、有什么开办条件办什么的培训方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从信息组织、班次设置到培训方式、培训效果都立足大限度满足求职者和用工单位需要,是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
年初,我们借助乡镇劳管站平台,建立起覆盖全区社区及村的劳动协管员网络,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将可开设的各个培训专业与用工前景宣传到需要培训的劳动者中去,再将每个人的愿望统计起来,进行整理综合,制定出全年培训计划。由于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由政府补贴之后,常有些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训,难以保证质量,因而精细培训计划,优先培训需要培训的人,是确保培训效果重要的一环。
为方便参训人员,在培训方式上也做了很大改变。除在中心组织培训外,还采取了:一、常年需求专业随到随学,如数控车床、挖机装载机、电子、电工、电焊工、计算机等专业,报名即可参学。二、送技能下乡,在培训者相对集中的地方开班,组织教师和设备到乡镇、村委会开展培训,如电氧焊、创业培训、计算机、农家乐餐饮、创业培训等,共组织33期,培训2057人次。三、深入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企业新员工开展技能培训或老员工岗位培训。为三峡涂镀板有限公司、稻花香集团、伟志电子公司、源泉宾馆等多家企业共培训17期1201人次。
加强了培训期间的全方位管理,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派专人带班,围绕培训期间人员安全、财物安全、吃住饮水、端正学风、维护秩序、教师接送,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和管理等,保证每期培训都达到管理严、学风正、效果好、受益大的预期目的。
精选教师 让优秀的老师上讲台
培训成功的关键是教师。一名博学多才的教师,能以渊博的知识打动人,高超的技能折服人,生动的讲述启发人,智慧的火光照亮人。精选教师,让优秀的教师上讲台,是训练中心重点加强的一个环节。
首先是加强了自有师资队伍的业务建设。对为数不多的教职人员设定了岗位目标和培养方向,能自修的坚持自修,该送出去进修的送出去进修,能随堂听课的要求随堂听课,能上讲台的大胆安排上讲台,能引进的教学人才坚决引进。并定期开展教学考核和互评交流,引导和督促教学水平提高。通过一系列措施,各培训专业教师队伍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花大气力外聘优秀教师,建立了外聘教师队伍。培训涉及专业面广,门类齐全,自有教师远不能满足需要,非借助社会资源不可。要聘到适合的优秀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专家、名流、高级人才,考察其教学经验、动手能力、课堂技巧,了解受聘意愿,达成授课协议。接受聘用之外,这些名家都会认真备课、认真教授。经他们的手堂堂课生动充实、效果良好。今年开设的十六个固定专业和农家乐、宾馆服务等应急专业,都外聘了优秀教师。如数控车床常年聘请了多年从事车床加工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创业培训聘请了国家级高级讲师担任教学任务。
有了这些自己和外聘优秀教师领引教学,技能吸引学员自觉、认真地听好每堂课。学员满意,培训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精化课程 确保技能形成
根据本区经济社会状况、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情况调整教材,精化课程设置,确保技能形成和员工健康成长,是我们精致培训环节的有一项重点工作。
首先是强化了人生价值观念的引导课程,如在创业培训中增加了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在新员工技能培训中增加了团队精神与员工成长、在农家乐餐饮培训中增加了经营者素质品质要求等人生引导课程,使学员尽可能一次培训终生受益。
二是强化了实际操作课程。如创业培训,统编教材到指导学员完成创业计划书为至,但实际创业过程中,创业计划书往往要反复修改多次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创业培训必须向推演式教学转变。为此,我们在审查学员创业计划书的前提下,增设了“创业项目构思、修订与实施”的课程,结合创业计划书中存在的问题,复习创业项目构思的内容、原则与方法,讲述构思论证的原则、手段与方法和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从而使学员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既注重了创业项目的考察论证,又学到了创业过程中的精细管理。为企业培训新招员工,按照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调整课程,部分课程由企业派富经验的老师来上。
三是强化了操作实习。对实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和考核办法。在中心实习的,从社会上聘请了更强的指导老师,强化操作训练。在企业实习的指派专人带队管理,落实跟班岗位、授徒师傅,落实师徒责任,按实际生产要求考核管理。
精化课程以后,培训质量大大提高,考核鉴定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比往年明显上升。
精良设备 全方位满足培训需要
实训设备是参训学员掌握过硬实用技能的先决条件。训练中心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添置、完善了教学设备、保障设备、生活服务设备。
我们把精良教学设备作为必备条件,建设了高标准的电化教室、计算机室,添置了如机械加工、数控车床、挖机、叉车、装载机、焊接、缝纫、电工、电子等三百多万元的实训设备,设备型号均为现在企业实际生产所用,陈旧设备一律更换。通过这些精良设备培训出来的学员,进企业就可上岗操作,深受和培训学员和用人单位欢迎。
保障设备是方便培训教学、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中心大力增强保障能力,改善教学环境。中心兴建了占地面积十亩、建筑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的培训大楼和活动场地,保障了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精细服务 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员管理做到科学化、人性化。每个班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疏导和服务;开班建立班委会,强化学员自我管理;随时了解学员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化解思想包袱,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发现学员生病,及时引导就医,协助护理,发动学员为其相互辅导拉下的课程。
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及时掌握学员学习动态和反映,征求学员对教学和生活意见,及时加以改进。还定期组织学员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增强参训学员的凝聚力,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精神。
2010年夷陵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共办班41期,培训4679人,推荐就业4211人,其中参加创业培训后自主创业1120人,创业带动就业2448人,此外还为企业培训在职人员1201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明显缓解了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工难的局面,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宜昌市夷陵区劳动就业管理局 李光耀 林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