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培训遍地开花
全市创业培训首度破万,达到1.65万人,其中农民创业培训0.85万人,培训合格率、创业成功率分别达到95%和40%,再创历史新高。成功承办2011年度全省SYB培训讲师统一选拔考试,师资数量省内领先。全市有14家培训基地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全省首批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清河、金湖、盱眙、洪泽等地率先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培育了一大批基层致富带头人。楚州区加快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SYB教师数量全市领跑,成功举办了淮安首期IYB(改善企业)培训班。清浦区、开发区、涟水县结合地域特点,将农民创业培训放在工作首位,推动“务工潮”、“返乡潮”向“创业潮”转变。
创业基地百舸争流
全市新建成创业孵化基地62个,吸纳2000多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突破30亿元。各地把孵化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创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没有基地的加紧建设,已有基地的提档升级。清河区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了金马广场大学生创业大厦、府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淮扬菜美食创业城等13个独具特色的孵化基地。洪泽县善于整合优势资源,在全市首家建立了创业服务超市。盱眙县把创业孵化工程做到基层,全县19个乡镇均设立农民创业园。涟水县重点开展大学生楼宇式创业园区建设,成功打造了“三库一平台”创业服务体系。淮阴区狠抓乡镇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同老张集乡政府联合新办“老张集工业集中区”,现有厂房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全市创业基地建设呈现“百舸争流”的景象。
创业服务形式多样
创业孵化工程政策体系逐步向基层延伸,各县区都建立创业指导中心、创业专家指导团、创业者协会等服务平台,绝大部分乡镇建立起农民创业指导工作站或服务所。全市新开发编制创业项目414个,其中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农民创业项目分别占15%和20%。市创业指导中心坚持“门诊式”、“会诊式”、“巡诊式”服务,获全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清河区将创业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创业服务管理体系。金湖县面向基层发放《创业推介项目手册》。盱眙以县委名义下发了“百个创业典型项目”推进方案,提出了“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岗位,家家有产业”的目标。全市创业服务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全网覆盖。
创业资金保障有力
全市新增发放小额贷款4800万元,受惠企业872家,创业引导资金总盘子突破600万元。各地积极落实资金,为创业者“展翅高飞”保驾护航。楚州区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作,建立了100万元农民创业引导性资金。洪泽县制定《创业孵化工程补贴和奖励实施办法》,为创业贴息、无担保人时申请贷款和无力还款时余款财政兜底等三个方面全省首创,为22名大学生创业户落实租金补贴7.2万元。金湖县开通了妇女创业贷款绿色通道,扶持女性创业走在全市前列。
创业活动亮点纷呈
全市高举创先争优旗帜,找点子、想办法、谋新路,创业活动有声有色。市就管中心在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全市小额贷款助推自主创业现场咨询活动,现场发放小额贷款100万元。市培训中心首次利用移动、联通、电信、党建报等手机用户平台发布创业信息30000条,在省内首创“作家与创业者同行”活动,邀请作家为创业者著书立传,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省人社厅吴可立副厅长称赞此举“展现了人力资源工作服务人才、保障民生的工作实质,为淮安这座城市营造了亮丽的时代风景”。淮阴区利用网络,成立“SYB”QQ会员群,为创业者搭建了相互交流、扩展人脉的新平台。创业沙龙、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成为推动创业的有力抓手。
创业宣传内外皆香
市直编印了《创业征程百舸争流》、《城乡居民创业宝典》等指导性丛书。市创业指导中心创作了舞台小品《回报》,赴人社部参展。清河区制作了“大力实施创业孵化工程,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区创建”的电视片,在淮安新闻频道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淮阴区电视台连续播放5期《创业孵化工程》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先后两次对该区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报道。密集的宣传造势吹响了我市“全民创业”的“集结号”。《中国劳动保障报》、《新华日报》、《中国就业》、《中国培训》等重量级媒体均对我市的创业工作给予高度关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连续两个整版报道了我们推进城乡一体创业、平等创业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