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活动开展以来,开鲁县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做为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来抓,举全县之力推进创建工作。目前,开鲁县已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扶持、全民参与的创业机制,强化了组织体系,完善了政策体系,健全了培训体系,构建了服务体系,明确了考核体系。三年来,全县完成技能培训16290人,创业培训1035人,培训合格率达100%,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95%以上,“零就业家庭”和长期失业人员动态归零,成功扶持创业2060余户,带动就业9600余人。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改善创业环境。为鼓励全民创业,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开鲁县结合实际明确了多项扶持政策:在政府确定的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内进行创业活动的,实行税费优惠政策,新创办的生产企业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孵化基地的初始创业者从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免征三年税费;金融部门给予初始创业者资金支持,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对于从事流通服务行业的创业者,每年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贷款支持;财政部门除每年安排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持创业型城市建设的项目外,还安排200万元以上的小额担保贷款保证金和金融部门的服务费用;劳动部门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大力引进、争取小额担保贷款,对每年新创业的生产经营户及时给予免息贷款支持;就业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对创业培训进行补贴。培训机构不间断地为有意向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城市新增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进行全程免费培训;为创业者和在创业企业的从业者,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服务;对于外地投资者到开鲁县创业的,在土地政策、建设项目规费和资源供应上给予更加优厚的政策,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创业质量。开鲁县进一步拓宽创业项目征集渠道,与专利管理部门、加盟连锁企业协会、外地创业项目服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广泛征集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经评估并纳入“开鲁县创业项目库”的创业项目,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创业项目库总量不少于100个,每年新入库项目不少于总量的10%。加强创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以“通辽创业网”为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发布创业政策、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创业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共享,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创业指导中心设立创业项目展示厅,定期展示推介创业项目。每年组织创业企业和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参加大型创业项目推介会。成立专家机构,加强创业指导帮助。为创业者在项目选择、市场调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投资融资及创业计划拟定、开业指导等方面提供咨询、诊断、策划等服务,结合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情况,参与创业项目评估,收集和反馈创业者在创业和经营过程中的需求,认真解决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创业者做好政策服务、组织服务和信息服务。
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创业能力。开鲁县积极组织各类求职人员参加技能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竞争力。对于有创业愿望的人员,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面向全社会扩大培训范围,在创业培训中增设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创业企业观摩、创业项目推介等内容,让创业者深入了解创业政策、转变创业观念、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并为创业者提供专家“一对一”形式的创业项目咨询、创业项目评审及创业后续跟踪服务,通过创新培训方式,使培训质量明显提升,创业成功率达到95%以上。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创业氛围。在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开鲁县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各种平台,重点宣传创业扶持政策,着力宣传创业服务体系,深度报道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在县电视台播放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口号及就业政策。利用一个月时间,在主要路口、街道社区、创业基地和孵化园区以及集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举办了以“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张贴标语50条、现场咨询近万人,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各项创业扶持政策,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了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形成了人人思创业、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