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迎接产业转移浪潮

日期:2010-02-12 03:08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省以“巩固普及、提高质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关注民生”为工作重点,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战略,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全面发展各类型教育,特别强调发展职业教育。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今年,我省将努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力争毛入学率在今年能够达到80%,重点是扩大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的规模。

 

要力争实现80%的目标,关键是各地如何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如何建立规范灵活的中职学校招生制度,如何加大面向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招生。今年,省政府已经调整了各县(区)重点考核中教育指标的内涵,从2009年考核“区域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调整为考核“区域内初中生升学率”,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职业教育具有足够生源,为中职招生制度改革创造条件,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供更多的人才。

 

严禁变相搞“重点班”

 

在基础教育方面,以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为提高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要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严禁搞变相“重点班”和“特色班”。重点是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努力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

 

落实“双证”培养方式

 

在职业教育方面,今年我省切实把“双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方式落实到实处,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各种专项投入时,将把获得“双证书”所占学生的比例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绝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仍然是未成年人,学校不能以顶岗实习为借口,变相将未成年学生作为劳务输出,甚至牟利。

 

“择校”有无挂钩领导考核

 

今年,我省将把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学校资源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消除“大班额”与择校作为县(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坚持方便学生就读的原则合理布局。坚持完善功能的原则,为新建学校及时配备寄宿、食堂和交通等条件保障。坚持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利用闲置校舍兴办幼儿教育或进行资产转换。

 

职教要随市场而“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规模结构,坚决压缩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招生规模。今后将中职学校的专业和培训结构的调整情况作为更加重要的因素,在中央和省级“三重”项目安排时予以考虑。

 

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也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对培养规模过大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坚决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