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基本形成技能人才梯度队伍

日期:2009-12-25 12:50

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获悉,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级工为主体,高级技师、技师为技术骨干的技能人才梯度队伍,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在10%以上。

 

截至目前,我市工人总数为32.39万,技术工人总数26万,技术工种持证人数约占技术公众人数的41%。其中,初级工持证人数为2.34万,占9%;中级工持证人数为4.16万,占16%;高级工持证人数为3.25万,占12.5%;技师8840人,占3.4%;高级技师312人,占0.1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的16.02%,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的3.52%。

 

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政府推动,共同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我市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在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和风神轮胎公司建立技师培养基地,同时在企业推行“首席员工制度”和“金蓝领计划”,企业每年从技能人员中选拔和评定关键技能带头人给予岗位津贴,同时享受公司中层正职管理人员待遇或作为后备干部人选。记者了解到,关键技能带头人的评定,不仅对技能人才的成长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且通过导师带徒传、帮、带等方式,不断培养和造就更多企业梯度技能人才。此外,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职工培训制度,指导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至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将其按比例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导各技工院校成立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使技工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工种专业,加快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先导作用。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都要举办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选拔市技术能手,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调动了职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实施五个专项计划和一项行动。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每年培养技师500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就业计划每年培训失业人员2万人,能力促创业计划每年培训“小老板”250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每年技能鉴定1万余人。

 

以职业鉴定为依托,建立高技能人才科学评价体系

 

我市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权限,进一步完善了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沁阳市、孟州市两个省扩权县和博爱县、武陟县两个省加强县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职能,提高了我市鉴定的整体水平。同时,组织竞赛破格晋升职业资格,对市级一类技能大赛前3名、市级二类技能大赛第一名,授予“焦作市技术能手”称号,并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对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以上荣誉和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员,按程序申报“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

 

落实待遇,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制度

 

我市实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发挥技师、高级技师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项目和带徒传技的重要作用,督促企业落实高技能人才待遇。对高级技工学校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毕业生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种)的,在使用、工资、福利等方面参照大专学历人员待遇执行;对获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核发的技师、高技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享受我省规定的津贴、农转非和本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待遇。

 

组织专场招聘会,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根据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企业改革改制实际,我市筹划建立高技能人才资源数据库,引导关闭、破产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和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新兴产业技能对接,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引导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

 

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我市技术岗位需求每年将保持在3万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