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2018-02-21 08:29  湖北师范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考查目标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 (二)答题方式
  • (三)试卷内容结构
  • 1、模拟电子技术 约75分;
  • 2、数字电子技术 约75分。
  • (四)试卷题型结构
  • 1、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 2、填空题:10小题,共20分;
  • 3、判断题:10小题,共20分;
  • 4、简答题:6小题,共30分;
  • 5、分析计算题:6小题,共60分。
  • (五)主要参考书目
  • 三、考查范围
  • (一)绪论
  • 1、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 2、 信号的分类方法及放大电路的分类。
  • 3、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 (二)运算放大器
  • 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 2、 虚短、虚断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运用虚
  • (三)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 1、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
  • 2、 PN结的单向导电原理及击穿特性。
  • 3、 二极管、稳压管的V-I特性及其基本应用
  • (四)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 1、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其主要参数
  • 2、用估算法和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 3、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的关系。
  • 4、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求解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
  • 5、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的结构及其性能特点
  • 6、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 (五)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 1、结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参数
  • 2、用小信号模型法分析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
  • 3、双极型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两种放大电路各自的特点
  • (六)模拟集成电路
  • 1、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电压增益、共
  • 2、四种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3、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指标的计算。
  • 4、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参数。
  • 5、噪声及干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 (七)反馈放大电路
  • 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放大电路中反馈极性和组态的判断方法
  • 2、各种组态的负反馈对放大电路Ri、Ro
  • 3、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虚短”和“虚断”的
  • 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
  • (八)功率放大器
  • 1、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 2、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和非线性失真等概念
  • (九)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 1、四种类型有源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特点。
  • 2、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和幅值平衡条件
  • 3、RC串并联桥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
  • (一)数字逻辑概论
  • 1、各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 2、逻辑变量的涵义。
  • (二)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
  • 1、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与定理,基本逻辑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
  • 2、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 3、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 (三)逻辑门电路
  • 1、各种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逻辑符号;
  • 2、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 3、集成TTL与非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电压传输特性、
  • 4、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电气特性
  • (四)组合逻辑电路
  • 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 3、常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及设计与分析方法
  • (五)锁存器和触发器
  • 1、基本RS、同步RS触发器、主从
  • 2、各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
  • 3、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 4、常用集成触发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 5、各种触发器之间逻辑功能的转换方法。
  • (六)时序逻辑电路
  • 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分类、功能描述方
  • 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 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 4、几种典型的时序逻辑电路。
  • (七)存储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1、存储器的分类及各类存储器的特点;
  • 2、CPL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FPGA基本工作原理及编程;
  • 3、存储器容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 (八)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 1、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
  • 2、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 3、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参数的简单计算
  • (九)A/D与D/A转换器
  • 1、常见D/A转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转换公式及计算
  • 2、并联比较型A/D转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电路真值表等
  • 3、A/D转换过程取样、保持、量化与编码
  • 一、考查目标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 (二)答题方式
  • (三)试卷内容结构
  • 1、光学 约75分;
  • 2、电磁学 约75分。
  • (四)试卷题型结构
  • 1、选择题
  • 2、填空题
  • 3、问答题
  • 4、计算题
  • (五)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电子技术基础 科目代码:819)

一、考查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模拟电子技术部分考查学生对模拟电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考查学生对数字电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1、模拟电子技术  约75分;

2、数字电子技术  约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2、填空题:10小题, 共20分;

3、判断题:10小题,共20分;

4、简答题:6小题, 共30分;

5、分析计算题:6小题,共60分。

(五)主要参考书目

华中科技大学康华光教授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2006年。

三、考查范围

模拟电子技术

(一)绪论

1、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2、 信号的分类方法及放大电路的分类。

3、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运算放大器

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2、 虚短、虚断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运用虚短和虚断分析基本线性运放电路。

(三)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1、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

2、 PN结的单向导电原理及击穿特性。

3、 二极管、稳压管的V—I特性及其基本应用。

(四)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其主要参数。

2、用估算法和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3、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的关系。

4、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求解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

5、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的结构及其性能特点。

6、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五)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结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参数

2、用小信号模型法分析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

3、双极型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两种放大电路各自的特点

(六)模拟集成电路

1、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电压增益、共模电压增益和共模抑制比等概念。

2、四种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指标的计算。

4、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参数。

5、噪声及干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七)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放大电路中反馈极性和组态的判断方法。

2、各种组态的负反馈对放大电路Ri、Ro、A和其它性能指标的影响。

3、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虚短”和“虚断”的概念,近似计算各种反馈组态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

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条件及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方法。

(八)功率放大器

1、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2、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和非线性失真等概念。

(九)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1、四种类型有源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特点。

2、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和幅值平衡条件。

3、RC串并联桥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

数字电子技术

(一)数字逻辑概论

1、各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逻辑变量的涵义。

(二)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

1、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与定理,基本逻辑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

2、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3、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三)逻辑门电路

1、各种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逻辑符号;

2、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3、集成TTL与非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电压传输特性、

4、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电气特性。

(四)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常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及设计与分析方法。

(五)锁存器和触发器

1、基本RS、同步RS触发器、主从(RS、JK)触发器及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2、各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

3、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4、常用集成触发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5、各种触发器之间逻辑功能的转换方法。

(六)时序逻辑电路

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分类、功能描述方法及状态方程、输出方程、驱动方程的含义;

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4、几种典型的时序逻辑电路。

(七)存储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1、存储器的分类及各类存储器的特点;

2、CPL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FPGA基本工作原理及编程;

3、存储器容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八)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1、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

2、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3、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参数的简单计算

(九)A/DD/A转换器

1、常见D/A转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转换公式及计算。

2、并联比较型A/D转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电路真值表等。

3、A/D转换过程取样、保持、量化与编码,D/A、A/D技术指标,主要参数。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大学物理 科目代码:820)

一、考查目标

《大学物理》考试内容包括《光学》与《电磁学》两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光学与电磁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光学部分考查学生对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电磁学部分考查学生对静电场,静电场与金属、电介质(绝缘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稳恒电流、稳恒磁场以及电磁感应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1、光学     约75分;

2、电磁学   约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填空题:15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3、问答题: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4、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五)主要参考书目

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北京:,1998年。

三、考查范围

光学

(一)光的干涉(30~35%)

1、光源的概念,普通光源的发光特点,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产生相干光的条件,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2、获得相干光的两种方法(分波面法和分振幅法)对应的典型实验方法,产生的条纹间距公式,半波损失的使用条件。

3、光程与光程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附加光程差的产生和计算。

4、分振幅法对应的几种实验方法,如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的典型实验,条纹的计算方法,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的应用。

5、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

(二)光的衍射(30~35%)

1、光的衍射的概念,分类,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2、单缝夫琅禾费衍射的概念和特点,用半波带方法计算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光强分布的特点。

3、圆孔夫琅禾费衍射与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4、光栅衍射的特点和计算,光栅光谱,干涉与衍射的关系。

(三)光的偏振(30~35%)

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概念

2、起偏和检偏

3、马吕斯定律

4、反射和折射光的偏振规律

5、光的双折射

6、晶体偏振器件

7、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偏振光的干涉

电磁学

(一)真空中的静电场(15~20%)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电场强度

3、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4、静电场环路定理

5、等势面、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关系

(二)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15~20%)

1、静电场中的导体

2、空腔内外的静电场

3、电容器的电容

4、电介质的极化

5、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6、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电位移

7、电场的能量

(三)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10~15%)

1、电流密度、电流连续性方程

2、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的概念和特点、电动势的概念和电动势的计算

3、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

4、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四)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5~20%)

1、磁感应强度、磁场的高斯定理

2、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应用

3、安培环路定理及应用

4、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5、电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6、磁力的功

(五)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15~20%)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产生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3、有旋电场与静电场的关系、涡电流

4、电感和电容的暂态过程

5、磁场的能量

(五)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5~10%)

1、位移电流假设

2、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及物理意义

3、电磁场的物质性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科目代码:821)

一、考查目标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1、计算机系统概述  (约10分)

2、数据的表示和运算(约10分)

3、存储器层次机构 (约40分)

4、指令系统 (约30分)

5、中央处理器(CPU) (约30分)

6、总线 (约20分)

7、输入输出系统(约1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3、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4、简答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5、应用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五)主要参考书目

唐朔飞编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三、考查范围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1、计算机发展历程

2、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1、数制与编码

(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真值和机器数

(3)BCD码

(4)字符与字符串

(5)校验码

2、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3、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 标准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4、算术逻辑单元 ALU

(1)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算术逻辑单元 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存储器层次机构

1、存储器的分类

2、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3、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SRAM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DRAM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4、只读存储器

5、主存储器与 CPU的连接

6、双口 RAM 和多模块存储器

7、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程序访问的局部

(2)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4)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Cache写策略

8、虚拟存储器

(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页式虚拟存储器

(3)段式虚拟存储器

(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TLB(快表)

(四)指令系统

1、指令格式

(1)指令的基本格式

(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2、指令的寻址方式

(1)有效地址的概念

(2)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3)常见寻址方式

3、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中央处理器(CPU)

1、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指令执行过程

3、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4、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硬布线控制器

(2)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5、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总线

1、总线概述

(1)总线的基本概念

(2)总线的分类

(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2、总线仲裁

(1)集中仲裁方式

(2)分布仲裁方式

3、总线操作和定时

(1)同步定时方式

(2)异步定时方式

4、总线标准

(七)输入输出(I/O)系统

1、I/O系统基本概念

2、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3、I/O接口(I/O控制器)

(1)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I/O端口及其编址

4、I/O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

(3)DMA方式。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通道方式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量子力学 科目代码:822)

一、考查目标

量子力学科目重点考察考生对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量子力学基本理论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1. 绪论                          约 10分

2.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            约 20分

3.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            约30分

4.态与力学量的表象              约 30分

5.微扰理论                      约 30分

6.自旋与全同粒子                约 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填充题:5小题, 共20分;

2、简述题:2小题,共20分;

3、计算题:5小题,共90分;

4、证明题:2小题,共20分。

(五)主要参考书目

周世勋著.《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三、考查范围

(一)绪论(5~8%)

1、量子物理学发展简史

2、黑体辐射、光电效应、Compton效应

3、光的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假设及实验验证

(二)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10~12%)

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2、态叠加原理

3、薛定谔方程

4、一维无限深势阱

5、线性谐振子

6、势垒贯穿

(三)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15~20%)

1、力学量的算符表示

2、表示力学量的算符的一般性质、 算符与力学量的关系

3、算符的对易关系、不确定关系

4、测量力学量的几率、力学量的平均值

5、两力学量同时有确定值的条件

6、动量算符和角动量算符

7、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2)的本征值及本征函数

8、电子在库仑场中的运动、氢原子的能级和波函数、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几率分布。

(四)态与力学量的表象(15~20%)

1、态的矩阵表示

2、算符的矩阵表示

3、量子力学公式的矩阵表示

4、表象变换

5、狄拉克符号

6、线性谐振子与占有数表象

(五)微扰理论(15~20%)

1、无简并的定态微扰论

2、有简并的定态微扰论

3、氢原子的一级斯塔克效应

4、与时间有关的微扰论

5、跃迁几率

6、光的吸收与发射

7、选择定则

(六)自旋与全同粒子  (15~20%)

1、电子自旋角动量、自旋磁矩

2、电子自旋角动量算符及本征值、电子自旋波函数、自旋算符的矩阵表示

3、简单塞曼效应

4、角动量耦合、光谱精细结构

5、全同粒子的特性、全同性原理 、玻色子和费米子

6、全同粒子体系的波函数、泡利原理

7、两个电子的自旋函数

 

原标题: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湖北师范大学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242-日语.doc243-法语.docx331-社会工作原理2022.doc333-教育综合.docx346-体育综合.docx354-汉语基础.doc437-社会工作实务.doc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doc601-数学分析.doc630-设计专业理论.doc709-基础英语.doc710-地理学基础.docx712-汉语理论基础.doc716-有机化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电子技术基础科目代码:819)考查目标《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模拟电子技术》部分考查学生对模拟电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中外音乐史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外音乐史科目代码:623)考试目标《中外音乐史》的考试是包括《中国音乐史》与《西方音乐史》两门课的合卷,总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与当今的音乐文化现象和作品进行思索,开展评论,提出问题,寻求解答,培养和提高研究音乐与音乐史的能力。其中《中国音乐史》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音乐作品的产生及发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语言理论基础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语言理论基础科目代码:612)考查目标《语言理论基础》考试科目主要是测试考生对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程度。要求考生理解理论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理论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和解决语言运用实际问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中国文化概论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国文化概论科目代码:615)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掌握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状况,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中国现代文学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国现代文学科目代码:614)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线索和面貌有所认识,对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整体性把握,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的认识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评析能力以及个人审美素养。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古代汉语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古代汉语科目代码:613)考查目标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同时又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和文化的传载课。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言理论知识和渗透在古籍文献中的文化文学常识,并能运用相关语言理论解读赏析古代文献典籍。具体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理论、语言文化常识、文体辞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数学分析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数学分析科目代码:601)考查目标数学分析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极限与连续、微分学、积分学和级数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内容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021年湖北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242-日语.doc243-法语.docx331-社会工作原理.doc333-教育综合.docx346-体育综合.docx354-汉语基础.doc437-社会工作实务.doc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doc601-数学分析.doc630-设计专业理论.doc709-基础英语.doc710-地理学基础.docx712-汉语理论基础.doc716-有机化学.do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科目代码:624)考查目标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美术简史、西方美术简史和艺术概论三门美术专业学科基础课。中外美术史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厘清中外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中外美术史的重要史实与现象,能够对重要的美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