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2019-08-12 10:52  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 二、考试的内容
  • (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 1.媒介规范理论
  • 2.受众理论
  • 3.效果理论
  • 4.媒介产业经济学理论
  • 5.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批判理论
  • 6.与媒介研究相关的文化与社会理论
  • 7.其他理论
  • (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 1.问卷调查及其他社会调查统计方法
  • 2.实验法
  • 3.内容分析法
  • 4.符号学与文本分析法
  • 5.深度访谈、民族志与质化的社会调查方法
  • 6.个案研究法
  • 7.其他方法
  • (一)传播与政治
  • 1.传媒制度、传媒政策与传媒发展战略
  • 2.舆论及其引导
  • 3.政治传播的策略与效果
  • 4.全球传播、文化帝国主义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 5.其他相关课题
  • (二)传播与经济
  • 1.媒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2.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 3.媒介生产与媒介生态
  • 4.媒介经营管理与跨国媒介集团
  • 5.其他相关课题
  • (三)传播与社会
  • 1.社会阶层与媒介
  • 2.发展传播学的批评与更新
  • 3.媒介素养与受众研究
  • 4.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传播与媒介研究中的应用
  • 5.其他相关课题
  • (四)传播与文化
  • 1.大众文化研究
  • 2.媒介伦理
  • 3.性别理论、亚文化与大众媒介
  • 4.符号学与媒介
  • 5.其他相关课题
  • (一)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
  • (三)双元产品理论
  • (四)传媒市场分析
  • (五)受众分析
  • (六)传媒组织扩张与规模经济
  • (七)传媒产业价值链
  • (八)传媒产业资本运营
  • (九)政府规制与传媒体制改革
  • (十)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保护
  • (一)关于媒介本质和传播偏向的思想史
  • 1.伊尼斯的传播偏向思想
  • 2.麦克卢汉对媒介形式的认识
  • 3.第二媒介时代的媒介与传播
  • (二)关于教育本质(本真)的思想史
  • 1.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 2.苏格拉底式对话与孔子的师生对话
  • 3.柏拉图洞穴假说及其教育学上的意义
  • 4.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等教育思想
  • (三)媒介的性质差异及其传播方式特点
  • 1.身体语言、言语与口耳相传媒介
  • 2.印刷术之前的媒介
  • 3.印刷媒介
  • 4.电子媒介
  • 5.数字化媒介
  • (四)媒介的教化作用与教育影响
  • 1.口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
  • 2.书面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
  • 3.电子媒介中的人
  • 4.数字化媒介中的人
  • 5.媒介教育影响的冲突
  • (五)学校教育的媒介视角及媒介性质解读
  • 1.学校里的传播媒介及其教育本质
  • 2.从媒介自身性质看学校教育的局限
  • 3.媒介教育功能的国家整合、社会整合与学校自身整合
  • (六)个人在传播媒介及所营造世界中的地位
  • 1.传播媒介与“童年的消逝”
  • 2.世界与媒介化世界
  • 3.个人与媒介化个人
  • 4.公民的媒介素养
  • 1.法和法律
  • 2.法的本质和特征
  • 3.权利和义务
  • 4.法律价值
  • 5.人权
  • 6.法治和法制
  • 7.法律运行
  • 8.权力分割与制衡
  • 9.立法、执法、司法
  • 10.法的适用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指定选作二(传媒经济学专业)

  主要考查考生对传媒经济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指定选作三(传媒教育专业)

   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媒介本质和传播偏向的思想史;关于教育本质(本真)的思想史;媒介的性质差异及其传播方式特点;媒介的教化作用与教育影响;学校教育的媒介视角及媒介性质解读;个人在传播媒介及所营造世界中的地位。

   指定选作四(传播学专业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

   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法律基础部分,法律基础部分主要涵盖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法、知识产权法、刑法、诉讼法等领域。

 

 

二、考试的内容

公共部分80分)

(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1.媒介规范理论

2.受众理论

3.效果理论

4.媒介产业经济学理论

5.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批判理论

6.与媒介研究相关的文化与社会理论

7.其他理论

 

(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1.问卷调查及其他社会调查统计方法

2.实验法

3.内容分析法

4.符号学与文本分析法

5.深度访谈、民族志与质化的社会调查方法

6.个案研究法

7.其他方法

 

※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一)传播与政治

1.传媒制度、传媒政策与传媒发展战略

2.舆论及其引导

3.政治传播的策略与效果

4.全球传播、文化帝国主义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5.其他相关课题

 

(二)传播与经济

1.媒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3.媒介生产与媒介生态

4.媒介经营管理与跨国媒介集团

5.其他相关课题

 

(三)传播与社会

1.社会阶层与媒介

2.发展传播学的批评与更新

3.媒介素养与受众研究

4.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传播与媒介研究中的应用

5.其他相关课题

 

(四)传播与文化

1.大众文化研究

2.媒介伦理

3.性别理论、亚文化与大众媒介

4.符号学与媒介

5.其他相关课题

 

※指定选作二(传媒经济学专业)

(一)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

(三)双元产品理论

(四)传媒市场分析

(五)受众分析

(六)传媒组织扩张与规模经济

(七)传媒产业价值链

(八)传媒产业资本运营

(九)政府规制与传媒体制改革

(十)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保护

(十一)国际文化市场

(十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十三)文化影视项目管理

(十四)信息技术与传媒产业融合

(十五)传媒经济前沿案例

 

※指定选作三(传媒教育专业)

(一)关于媒介本质和传播偏向的思想史

1.伊尼斯的传播偏向思想

2.麦克卢汉对媒介形式的认识

3.第二媒介时代的媒介与传播

(二)关于教育本质(本真)的思想史

1.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2.苏格拉底式对话与孔子的师生对话

3.柏拉图洞穴假说及其教育学上的意义

4.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等教育思想

(三)媒介的性质差异及其传播方式特点

1.身体语言、言语与口耳相传媒介

2.印刷术之前的媒介

3.印刷媒介

4.电子媒介

5.数字化媒介

(四)媒介的教化作用与教育影响

1.口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

2.书面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

3.电子媒介中的人

4.数字化媒介中的人

5.媒介教育影响的冲突

(五)学校教育的媒介视角及媒介性质解读

1.学校里的传播媒介及其教育本质

2.从媒介自身性质看学校教育的局限

3.媒介教育功能的国家整合、社会整合与学校自身整合

(六)个人在传播媒介及所营造世界中的地位

1.传播媒介与“童年的消逝”

2.世界与媒介化世界

3.个人与媒介化个人

4.公民的媒介素养

 

※指定选作四(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

1.法和法律

2.法的本质和特征

3.权利和义务

4.法律价值

5.人权

6.法治和法制

7.法律运行

8.权力分割与制衡

9.立法、执法、司法

10.法的适用

11.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

12.法律关系

13.法律要素

14.法系

15.公民基本权利

16.国家结构

17.宪政

18.宪法的概念与地位

19.政治权利与自由

20.国际人权公约

21.表达自由人权标准

22.宪法审查制度

2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4.行政权力

25.行政行为

26.行政程序

27.民法基本原则

28.民事活动

29.民事法律关系

30.民事主体及民事主体的名誉权、肖像权

31.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32.民事法律行为

33.民事责任

34.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的构成

35.知识产权的价值和意义

36.著作权的权利构成

37.作者的种类

38.职务作品与非职务作品

39.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40.著作权的合理适用

41.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42.中国的诉讼制度

43.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参加人

44.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45.刑事诉讼的基本过程

46.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

47.各类诉讼的基本原则

48.有关侵犯公民人身权、著作权的犯罪行为

原标题: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传播实务”(835)考试大纲考试的总体要求“出版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为编辑出版学。要求考生能了解出版的历史发展,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出版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理解出版传播的核心知识体系,具有运用编辑出版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解释出版业转型的社会关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广告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广告传播实务》考试大纲考试的总体要求《广告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广告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广告与公关传播。要求考生能了解广告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广告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广告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广告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本科目总分为150分。主要内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考试大纲考试的总体要求《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媒体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媒体传播实务》考试大纲考试的总体要求:《新媒体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学专业新媒体产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内涵、新媒体产业运营要素、新媒体市场发展、新媒体与社会等四个部分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媒体产业的基本理论、运作流程和市场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新

2022年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修订)一、考试适用范围及内容构成本《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原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社会学基础知识两部分。二、考试形式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工作原理》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传播实务》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察考生能否基于与传播实务相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把握大众传播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历史转型,新兴媒体与制度创新的政策制订,对外的传播理念与技术策略,受众形态与社会心理的文化变迁,本土传播实践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冲击等等,从而不断探索媒体的载体属性和功能性质的变化,理解并把握信息传播的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互联网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互联网实务》考试大纲考试的总体要求《互联网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网络舆情、网络与未来社会、社会化媒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互联网实务》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互联网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的了解程度,考察考生在网络舆情、网络与未来社会、社会化媒体、互联网治理方面的业务技能情况及培养潜力。具体包括考察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实务》考试大纲考试的总体要求《新闻实务》初试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业务实践。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翻译硕士日语考试作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进入本专业学习所要求的日语水平。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日语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日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日语读、写、译等方面的实践技能。二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