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卓瑶:大学生技校回炉是谁之耻

2009-11-04 04:40  技校网友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纪卓瑶:大学生技校回炉是谁之耻
大学本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然而,应届本科毕业生连峰(化名)“回炉”读技校,开学才两周,他竟然语出惊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9月12日《楚天都市报》)
应当说,在这个“觅食艰难”的时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算不上什么奇事。但无论就投资还是学历层次而言,大学生在职场上都应比技校生胜出一筹。然而,如今大学生找工作竟还得“回炉”读技校,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羞耻。
曾经,我们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罪于“眼高手低”。如今大学生当保姆、当搓澡工已不再新鲜,甚至连 “零工资就业”、“负工资就业”都有了,为何大学生就业依然尴尬?仔细思之,大学生的“短板”还是动手能力差。一些技校的学生之所以比大学生“吃香”,也正是得益于有动手能力之长。
事实上,由于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剧增,高校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剧增。过去做实验四五个学生共用一套设备,如今十几个人也未必有一套设备;过去老师带学生到企业实践,企业还给学生提供补贴,如今高校把实习推给学生,交纳实习费学生也未必找得到实习机会。大学教育原本就残缺不全,走进职场能不四处碰壁?
放眼全球,国外高校几乎都制定了系统的大学生实习计划。英国规定,大学的培养计划为三年制本科学位课程和一年的实习期。法国高校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建有密切稳定关系,专门安排大四学生实习。在加拿大,高校普遍开设了“合作教育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双方考核合格,才可取得学分。
总之,大学生“回炉”读技校是高等教育的羞耻,也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警示。高校必须把实习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政府也应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财税等方面的支持,全方位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只有如此,才不会出现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怪事。
“国进民退”就能洗却煤炭血腥气?
造成矿难频发的小煤窑即将“寿终正寝”,但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一统煤矿开采业后,真能消除民营小煤窑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草菅人命、腐蚀干部四宗罪吗?
昨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初步核查,井下当班93人。至截稿时间,其中14人安全升井,35人遇难,仍有44人被困井下,救援工作正在进行。这再次提醒国人,煤矿安全生产是多么重要!
近山西省或者说中国煤炭业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数以千计的“小煤窑”将消失。山西省今年推出这项兼并重组的改革将于明年年底完成。兼并重组之后,山西煤炭产业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矿由过去产量占全省煤炭总量一半左右、矿井数量只占小部分,转而成为绝对主导地位。
山西煤矿事故一再发生,人们已把山西煤炭称作“带血的煤”,把山西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带血的GDP”。之所以造成如此血腥尴尬场面,很大程度是不能关闭所有的小煤窑。据统计,大约90%的煤矿事故都发生在地方小煤矿。因为大部分小煤窑规模小效率低,为了追求超额利润,安全保障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这轮兼并重组之后,煤矿数量将减少60%以上,且将全面采用机械化开采,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将减少74%。看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带血的煤”有望洗却血腥气成为干净的煤。
可是在庆幸之余,我们感到这轮兼并重组是不折不扣的“国进民退”,不仅数以千计的小煤窑被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矿企业兼并,而且如拥有11座煤矿、年生产能力390万吨、9个地面企业、20个子公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5.1亿元的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也被特大型国企――中煤集团“收编”。虽然那些民营煤炭小老板并没有完全消失,成为国有控股公司中的股东,然而我们可以说那些民营成分已经淹没在国有的汪洋大海中,显得微不足道。
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一统煤矿开采业后,真能消除民营小煤窑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草菅人命、腐蚀干部四宗罪吗?
国企浪费资源形式与小煤窑摧毁式的挖掘是不一样的,但国企在其他方面浪费资源司空见惯,且不局限于煤矿企业。至于污染环境,几乎所有原国有煤矿(尤其是大型煤矿)所在地环境被严重污染。现在国有大型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比小煤窑低,但我们知道当初国有大一统煤矿时的工伤死亡率并不低,只是那时不报道而已。如今国有大一统之后,腐蚀干部的事情大概会少很多,因为大型国企的负责人本身就是干部。可是当官商不分、官商一体之时,其腐败的危害性、穿透力将更厉害。
从长远看,人们担心的国有企业僵化体制是否会在国有大一统之后的煤矿业内重现,有人认为不会,因为现在是多元化股权结构的国有控股企业。但我们看不出淹没在国有汪洋大海中的少量民营股能起多大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看,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小煤窑有必要被兼并。但是这不一定非要由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来兼并,那些有规模有资质的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兼并那些小煤窑,譬如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完全可以去兼并那些小煤窑,可是现在它倒反而被更大的国有企业兼并了。所以我们要问,究竟是为了安全生产而兼并小煤窑,还是为了国有大一统煤矿行业。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小煤窑就是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当问题出现时,市场秩序的规范者维护者――政府应该如何加强监管,不能将监管的缺失看作市场及市场主体本身的问题,从而自己来当市场主体了。如此,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不过,那个从前就一定好吗?就在山西宣布进行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窑时,河南的国企平顶山煤矿又发生了严重矿难。
王旭东:有多少人生下来就成公家人
http://view.*** 2009年09月13日09: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王旭东 我要评论(22)
前晚,记者登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发现《北京廉租住房已备案结果公示》中,有一些身份证号码显示年龄未满16岁的人,居然也可领取租赁住房补贴。(9月12日《现代快报》)
几岁的宝宝就领租赁住房补贴,确实很牛。早发现这个疑问的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张鸿在其博客中追问:“如果基本的身份信息都遍地疑问,那些不太能一眼看出毛病的住房面积和收入水平甚至是否真有其人还说得清楚吗?”面对公众的“遍地疑问”,有关方面是否“说得清楚”?
其实,廉租住房的那点补贴也不多,为何总有人“惦记”呢?
曾经,有人甘做“童工”。山东临邑县电业公司的干部亲属13岁入职24岁内退。山东临邑籍网友“夜来洪荒”发帖爆料称,自己一个高中女同学因为家里有关系,7岁就入编成为干部了,大学毕业后正式开始从事7岁就“开始”的事业。呜呼,有多少人一生下来就是“公家人”?
“史上牛宝宝”是否也是“毕姥爷”的孙子呢?不排除。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走上了“星光大道”,他们住在“廉租房”里成为“公家人”,不仅衣食住无忧,更是万般政策利好“宠”于一身。富人吃低保、权力吃低保,早已司空见惯。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人群“吃低保”,其危害性不难想象:你多吃一口,穷人就会少吃一口。租赁住房补贴也是如此。
“蚕食”政策比“吃低保”、“拿补贴”更可怕。当“蚕食”政策成为习惯,成为一些权力机关执行政策的一道“程序”,每每“饱餐”国家政策,中饱私囊,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权力使用上的恶性膨胀。今天吃政策一,明天就会吃政策二,而且,没有“吃饱”的时候,甚至会自己“制订政策”千方百计让子孙成为“公家人”。让一切政策在阳光下操作,阳光是好的“防腐剂”。任何政策都需要“阳光操作”,需要有效的监督和处罚。
原标题:纪卓瑶:大学生技校回炉是谁之耻

纪卓瑶:大学生技校回炉是谁之耻

纪卓瑶:大学生技校回炉是谁之耻大学本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然而,应届本科毕业生连峰(化名)“回炉”读技校,开学才两周,他竟然语出惊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9月12日《楚天都市报》)应当说,在这个“觅食艰难”的时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算不上什么奇事。但无论就投资还是学历层次而言,大学生在职场上都应比技校生胜出一筹。然而,如今大学生找工作竟还得“回炉”读

大学生"回炉"技校 大学教育怎么了?

尽管大学毕业生选择到技校回炉再造已经不再是新闻,然而,2007年一年里,山东省就有超过4万名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到技校回炉再造仍具有相当的新闻冲击力。4万名大中专毕业生的回炉再造,不仅显示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而且反映出当前高校办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严重错位。这一现象警示,我国高校急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方向。大学生回炉现象暴露高等教育短腿针对大学生到技校回

回炉读技校,四年大学是不是白读了呢?

近段时间,一则关于“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新闻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引发了热烈讨论:湖北省某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连峰(化名)“回炉”读技校,开学才两周,他竟语出惊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你怎么看待大学生‘回炉’?你认为读大学是否有用?”记者采访了十余名昆明的大学毕业生,多数表示理解‘回炉’读技校,但大学不白读。2007年毕业于云南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小董,毕

22名大学生回炉技校,技在身更易找工作

【长江网讯】(武汉晨报)吴冲是2008年的高中毕业生。2008年高考,他从仙桃考入武汉一所很不错的二本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上完大一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感到意外的决定:退学到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读高级数控班。日前,记者从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了解到,去年共有22名大学毕业生或在读生,报读该校相关专业,其中不少学生的起点都是二本院校。张轲在练习花式足球技法。通讯员胡

2019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综合评价招生的对象是谁?

凡是已经参加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高考统考)报名或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三校生”单独考试招生)报名的考生,都可以参加我院的综合评价考试。

德州走四方技工学校:二百多打工者“回炉”技校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一些曾经在外打工的务工者纷纷回到技校就读,坐到教室里当起学生,学起了技术。因缺技能,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我在外面打工,吃了没有技术的苦,打算回学校学好技术再说工作的事。”来自河北衡水市冀县的攀学辉告诉记者,他今年虽然只有21岁,却已经离开学校在外打工七八年了,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他又重新背起书包返校读书了。“我在外七八年的时间里,从事过的

什么是技校套读大专?

为了满足广大家长、学生希望圆大学梦的强烈愿望,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技校生学历层次。凡报文理学院大专的,学生需参加当年10月中旬举行的全国统一(参加升专科的科目有:高中的语文、数学、英语),达到省招生办规定的低录取分数线者可予以录取。学籍由该校学生处建立,送往各联办院校档案室存档。学生学习期满完学计划规定的全部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由联办

“上技校也是好出路”

天山网讯(记者温丽娜摄影报道)“现在社会上紧缺的就是技能型人才,考本科、上名牌大学已经不是唯一的好出路了,我们身边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反而很多技校毕业的学生倒是很抢手,不但工作好找,工资也很高。所以我也想通了,不一定非要让孩子上大学,选择一个好的技校也不错。”6月7日早上,在乌鲁木齐市54中高考考场外,等候孩子的张女士正和身边另一位考

报读技校不再是不得已选择

报读技校,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是未来的就业前景,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技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技术上技校,找工作上技校,技能改变人生”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共识。时下,中高考刚刚结束不久,各个技校的招生也正在红红火火的展开,技工教育由于适合市场需求,培养的人才专业能力强,“读技校好找工作”毕业生就业率高等优势,广受人们的热捧。学习技能寻

读技校,不再是家长无奈选择

昨日南京阴雨绵绵,山西路市民广场的省暨南京市技校招生咨询现场的人气却没有因天气而受影响。与前几年社会普遍存在的“能读高中不上技校”相比,如今的家长更加务实,技能就业越来越深入人心。上午8:30,咨询活动开始不到半小时。记者看到,南京技师学院、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两校带来的各2000份招生简章已经所剩无几。在南京工业技术学校的摊位前,金陵造船厂的路先生正在询问该校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