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阳“订单式”培训调研报告

2011-03-04 13:11  技校网友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你出岗位,我来培训”

“你出岗位,我来培训”。当前在莱阳市,无论是城镇失业职工,还是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只要他们想就业,上岗前必须每人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然后进入再就业培训中心,通过“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的培训模式,短时间内接受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创业本领等三个方面的培训。培训后使他们很快找到称心如意的“婆家”,同时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10年,莱阳市新增就业再就业8541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26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83人;其中,90%的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订单式”培训,实现再就业。

笔者在基层工作20多年,曾经多次对下岗问题做了实地调研。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莱阳市已有二万名职工下岗失业,这些人员大多属于“4050”,因此就业难度大。通过调查得知,造成下岗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下岗工人自身教育、职能技、素质过低等,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影响再就业;二是下岗工人从思想上保守,不能正确对待再就业;三是国家体制改革,各部门协调不完善,后期服务不到位影响再就业。基于上述情况,莱阳市开展系列治理下岗再就业问题的政府调控对策,积极转变下岗人员的就业观念,政府帮助广泛开展再就业培训,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以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为基础,以促进社会充分就业为宗旨,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目标,多措并举促进社会各类群体就业。

近年来,莱阳市针对下岗人员再就业人数较少他们当中或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无专长或专业单一、技术面窄、再就业信息不灵、缺乏再就业资金等各种情况,当前各种名目的社会培训良莠不齐,下岗人员即使花钱也未必能学到真本领。政府对下岗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的投入不够,对规范社会办学的力度不够,目前还缺乏政府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的再就业信息渠道,社会舆论导向还没有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形成良好的氛围,再就业中介服务的欠缺也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障碍。

为了更好地掌握用工单位用工信息和用工需求,近年来,莱阳市就业办先后走访辖区内200多个用工单位实地考察,在了解中我们发现,不是用工单位不用人,二是更加需要人,需要有技术,有手艺的工人。像食品加工、缝纫裁剪、电气焊、钣金工、车床等工种用工非常奇缺,很多用工单位因招不着工而犯急,而且影响了生产进度。而这些所需的岗位和工种,不仅工资高,而且各项保险都缴纳。还有一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像家政服务、环境保洁、商业服务、市场营销、保险业务、保安、第一产业等方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

“用工单位出岗位,然后政府来培训”。为企业用工之所需,为失业职工上岗之所想。该市为缺少岗位和工种的单位进行登记造册,并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大力开展下岗职工上岗前培训,即“订单式”培训。培训计划分期轮流对于免费培训所有下岗工,计划在2-5年内全部为全市上万名下岗失业免费“回炉”培训。该市自2008年开始,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四点”办学,即财政拨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单位出一点,用工单位资助一点,先后筹集资金50多万建立培训场所。办学初期没有学习场所,他们就将已经出租办公大楼一楼600多个平方收回,作为失业职工培训基地和学习场所。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先后设立中式面点、按摩推拿、计算机、美容、电气焊、服装裁剪、家政服务等十几门“专科”;购买了电烤箱、按摩床、电脑、美容设施、电焊机,和几台旧车床等,聘请了20多名退休教师和职业学校老师到学校任教。

培训中心成立后,就业办又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单等媒体对全市数千名下岗失业工下发通知,按照系统进行划分,分批分阶段进行免费学习。就业办还根据用工企业对工种的需要,和失业职工爱好、兴趣等,让他们任意挑选“专业”,自选科目,免费学习一至两门适用技术。培训内容从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出发,着重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并加大对各项工作实际技能的培训。今年5月,这十几门“专科”学校学员报名当中,食品加工特别受欢迎,已有460多名女工选择面点“专业”;410多名女工选择其它三所“专业”,出现了空前的热门,这一举措受到广大女工姐妹的广泛赞誉。

“掌握一技之能,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下岗青工如何实现再就业的问题,是我们培训中心一直探讨的课题,这种由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政府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是解决下岗青工再就业的良策。”莱阳市就业办培训中心主任牛美丽在接受调查时介绍说。

“感谢政府为我们失业女工开辟绿色再就业通道,免费进学校学技术,使我很快找到工作”。8月4日,在家失业6年的山东莱阳市缸套厂女工李微艺,喜滋滋地捧着培训中心面点学校颁发的面点培训证时,激动地热泪盈眶。李微艺还没有毕业,一家大型超市食品专柜以月薪1500元聘请她做面点师。在莱阳,像李微艺这样的女工在莱阳有2430多名,通过“订单式”培训,已有80%通过“回炉”,重新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成为驾驭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二次就业的领头羊。

今年春节期间,通过“订单式”培训,莱阳市家政市场新增470名家政员,到烟台从事家政服务缓解春节期间烟台的家政用工紧张状况。往年,一到元旦春节,由于家庭用工增多、外省市服务员返乡等原因,家政用工市场总是格外紧张。2009年,莱阳市就业办通过“订单式”培训,为家政市场新加增800名家政员。

“现在人们思想有一定转变,家政人员经过培训后,她们提升技能也愿意做家政服务了。外省市务工人员也不想走,因为她们过年走了之后,这些新的家政人员充实到原来的雇主家,人家技能都提升了干得比原来的人好,外省市的家政人员再回来人家也不会用她,她就有个紧迫感,她们都在积极要求今年可以不回家过年。”莱阳市就业办副主任王元亭告诉笔者。

莱阳市实施家政服务员“订单式”培训,为1000多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免费进行像育婴师、月嫂、护理员、家政员等统一培训。订单培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受市场供求双方欢迎的培训方式。许多技能人才的培训学校都在与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培训,双方签订协议,各自承担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责任与权利,学生在校期间会有目的性的学习相应的技能,并在企业里进行学习实践,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工作,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找工作的成本。

莱阳市到外地从事家政业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轰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场面。2010年3月,北京就有十几家中介单位定向向莱阳招用下岗职工信息。就业培训中心立即与家政服务公司先后举办的失业职工实用护理技能再就业免费培训。根据北京家政市场需求,实施“1+1”定向培训模式,即培训机构与企业联手,根据用人单位对招用人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培训中心负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实现了培训就业的零距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月8日,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核、系统培训,手持培训合格证书的43岁的下岗女工曹秀兰喜滋滋地和其她20名姐妹,踏上去北京的列车。这也是莱阳下岗女工第三批赴京从事家政服务。这些下岗女工打着“胶东大嫂”的商标,同“川妹”、“皖妹”们“决一高下”,以优质的服务争得北京家政服务业“一席之地”。

同时,对于职工通过参加“订单式”培训后,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搭建就业桥梁作用,莱阳市又每年开展专场招聘会。并及时将就业岗位信息和招聘会情况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发布、宣传,吸引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进场,促进双方达成就业意向。上半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6场,有1158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2519个次,有3786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另外,该市还吸引了烟台开发区、招远、莱州、海阳和青岛、北京、莱西、胶州等地数十家外地企业进场招聘。于此同时,我们在开辟再就业绿色通道,开展“订单式“培训工作中,还广泛地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两年来,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27场,举办洽谈会116次,2256家次企业进入市场招聘,提供岗位4.8万个,求职登记4.1万人,使1.6万人通过市场实现了就业。该市还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两年来,有4029人实现了就业,就业率达到80%。

发挥基层平台的作用,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组织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劳务服务机构的联系,建立互通信息、密切合作、互惠互补、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拓展该市的劳务输出业务,两年来,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94人 。(山东省莱阳市就业办 孔鲁明 孙瑞)

原标题:山东莱阳“订单式”培训调研报告

山东莱阳“订单式”培训调研报告

“你出岗位,我来培训”“你出岗位,我来培训”。当前在莱阳市,无论是城镇失业职工,还是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只要他们想就业,上岗前必须每人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然后进入再就业培训中心,通过“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的培训模式,短时间内接受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创业本领等三个方面的培训。培训后使他们很快找到称心如意的“婆家”,同时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

山东潍坊务工青年可参加“订单式”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日前,记者从共青团潍坊市委获悉,为提高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创业,团市委城市青年工作部于近期推出了一省级餐饮创业培训基地“福运飘香???潍坊青年就业创业百店帮扶项目”(www.),对进城务工青年特别是尚未就业的青年进行“订单式”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据了解,该项目培训报名时间截止到2月28日;各县市区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创业

新疆沙雅实施“定向式、订单式”培训

沙雅县大力实施“定向式、订单式”培训方式,促进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该县紧密围绕县域招商引资企业的用工需求,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能力建设,以培训促就业,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县上将“零就业”家庭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及部分困难家庭人员,组成60人的小班,聘请双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分两个培训班进行汉语强化培训,重点提高国家通用语言的会话能力。同时开展劳动

安徽宣州农民培训推行“订单式”

宣城市宣州区古泉镇农民刘福兰参加家禽加工技能培训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如今在一家食品公司上班,每月收入2000多元。在家门口就业,既可照顾老人和孩子,收入也还好,刘福兰心里很满意。据了解,当前很多企业“招工难”,而一些农民工却又为找工作发愁,原因主要是他们大多没有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宣州区针对这种情况,实行政府、学校、企业及行业联动,采用“量身定做”、“

重庆培训有补贴结业就上岗 团市委“订单式” 培训农民工

近日,7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巴南“石龙技工”专题培训班的开学典礼。记者从活动组织者团市委获悉,他们将在本月集中开展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活动,以提高青年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岗前订单培训’就是保证农民工找到‘饭碗’。”据团市委负责人介绍,目前,社会各界针对农民工的各类培训很多,可很多农民工参加培训后仍然找不到工作,浪费时间不说,还错过找工机会。参加“订单式

湖北博州紧贴市场推行“订单式”职业培训工作

2010年,博州以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为主线,在“完善、突破”上下功夫,积极创新职业培训工作思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博州紧贴市场,合理运用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为参加培训人员提供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推行“订单式”培训和市场紧缺工种培训,同时根据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开展专项职业

辽宁鞍山返城务工农民工可享免费“订单式”培训

免费培训10-45天,强化职业技能实训,100%推荐就业……针对元宵节后进城务工青年的就业需求,共青团鞍山市委和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联合开展“订单式”免费培训,将有3000名青年农民工受益。据介绍,免费培训内容涉及零售服务业、焊工、电工、管工、中式面点等多个专业,参与订单企业20余家。培训将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实训,

江苏扬州鼓励订单式培训农民工 减少农民工时间成本

记者从扬州劳动部门获悉,2010年,该市培训了7.53万农村劳动力,其中30%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扬州将鼓励企业订单式培训农民工,企业先招工、后培训,减少农民工的时间成本。据悉,目前扬州共有114个就业培训基地。计划到2012年底,所有行政村以及社区,全部建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覆盖。

河北邯郸“凭券订单式培训”惠及下岗失业人员

近日,刘金艳等30名下岗失业人员每人从化林路街道办领到了一张“就业优惠券”。作为第一批领券居民,他们将到邯郸理工学校接受为期半月的免费技能培训,然后择优输送至与化林办签订“订单”的用工企业就业。这种由化林办率先实施的“凭券订单式培训”,深受群众欢迎。办事处主任张聚洲告诉记者,化林办辖区有民营企业100多家,下岗失业人员1000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

山东济宁采用“订单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促就业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大程度就业,我市将着力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在本地院校招工,引导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共建共赢。据悉,我市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为主体,联合各中等职业学校,选取我市经营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采取“契约式”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批与我市主导产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