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奖学 合肥市电子学校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安徽排名:82 合肥排名: 41
  • 更新日期: 2023-01-20 09:32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5514418105-8018
  • 网址: qqje.com
  • 学校地址: 合肥市磨店高教城学林路与大众路交口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和省级专业带头人,注重对学生文化的熏陶和技能的培养。通过与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和“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的‘2+1’教学模式”以及国家金制度(1500元/年)和免学费政策,让所有孩子无后顾之忧地掌握劳动技能,完成三年学业。毕业时将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中、高级工技术等级证书”和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中等专业教育毕业证书或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并由学校负责安排在合肥的各大电子企业和机电制造业。多年来,安徽合肥电子学校以“低成本上学和高待遇就业”被社会誉为电子和机电人才的摇篮与加工厂。
学校承诺:1、凡在我校修业期满,经考核成绩合格,普通中专的发给省教育厅验章的普通中专毕业证书;高职颁发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证书以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证书等。2、毕业后,学校负责安排在合肥的各大电子企业和机电制造业工作。3、农村和县镇非农家庭可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城市学生所交学费可通过国家金及校内资助等予以补助。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和省级专业带头人。注重学生文化熏陶和技能训练。通过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和“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2+1)的‘宽基础,活模块’”教学及国家金制度(1500元/年)和国家免学费政策,为所有孩子获得支付学费的渠道,无后顾之忧地掌握劳动技能,完成三年学业。毕业时,学生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工技术等级证书”和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中等专业教育毕业证书”或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学校就业网络以合肥市为中心,遍布长三角,珠三角等电子行业和机电制造业。“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安徽合肥电子学校以就业层面高,工资待遇好,被社会誉为电子和机电人才的摇篮与加工厂。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和省级专业带头人。注重学生文化熏陶和技能训练。通过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和“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2+1)的‘宽基础,活模块’”教学及国家金制度(1500元/年)和国家免学费政策,为所有孩子获得支付学费的渠道,无后顾之忧地掌握劳动技能,完成三年学业。毕业时,学生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工技术等级证书”和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中等专业教育毕业证书”或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学校就业网络以合肥市为中心,遍布长三角,珠三角等电子行业和机电制造业。“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安徽合肥电子学校以就业层面高,工资待遇好,被社会誉为电子和机电人才的摇篮与加工厂。
学校承诺:1、凡在我校修业期满,经考核成绩合格,发给普通中专毕业证书或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证书,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证书等。2、毕业后,学校100%负责在合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区安排工作。3、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1500元/年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凭乡、镇、街道、居委会证明或下岗证可减免部分学费。农村家庭特别困难学生还可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

此内容仅供参考,详细请看招生信息、合肥市电子学校官网中提供的助学奖学。

你还通过浏览以下文章找到你想要报名条件信息

合肥市电子学校学校简介合肥市电子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学校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为动力,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狠抓专业建设,以省级示范专业建设为抓手,适当发展学校传统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实施“双证书”制度,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驱动为出发点,努力促成与大型企业的订单式培养,积极探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试点工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师资配备、实验实训等环节,进行大力的改革,突出能力中心。迄今为止,已培养各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达600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大部分学生被

合肥市电子学校学校简介合肥市电子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学校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为动力,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狠抓专业建设,以省级示范专业建设为抓手,适当发展学校传统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实施“双证书”制度,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驱动为出发点,努力促成与大型企业的订单式培养,积极探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试点工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师资配备、实验实训等环节,进行大力的改革,突出能力中心。迄今为止,已培养各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达600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大部分学生被

合肥市电子学校学校简介合肥市电子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学校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为动力,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狠抓专业建设,以省级示范专业建设为抓手,适当发展学校传统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实施“双证书”制度,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驱动为出发点,努力促成与大型企业的订单式培养,积极探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试点工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师资配备、实验实训等环节,进行大力的改革,突出能力中心。迄今为止,已培养各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达600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大部分学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