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兰州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甘肃排名:46 兰州排名: 30
  • 更新日期: 2023-03-08 14:44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931-8912116、8912748
  • 网址: http://www.lzu.edu.cn/
  • 学校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学校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校园面积3828亩,建有6个校区,有3所附属医院。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4221人,有专任教师1799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397人、副教授等副高职833人,博士生导师327人。

兰州大学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33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4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学校现有85个本科专业,187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56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8个省部级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而深受社会欢迎。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各类人才,许多人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1999年至今,先后有12位校友当选为院士。2008年,兰州大学位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专科培养学校排行榜第9位。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同时广泛开展应用研究。近年来,学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立足西北特色,大力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500多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900多部。据SCI统计,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引用率高的大学之一。近年来,学校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高校前20位,科技论文被SCI期刊引用数居全国高校前13位。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近年来先后选派500多名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和科研合作,有13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接受各国留学生400多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大学将以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弘扬兰大精神,强化意识,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1-8912116、8912748

传真电话:0931-8912229

E-mail:

学校网址:http://www.***.cn

招生网址http://jwc.***.cn

通讯地址: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政编码:730000

推荐内容

2022年兰州大学强基计划招生面试安排通知[2022-12-16 21:03]

各位考生:获得兰州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校考入围资格的考生须于2022年7月2日参加我校线上面试。具体安排如下:一、面试系统网络远程视频面试,采用“远鉴面试系统”。考生需使用最新版谷歌浏览器按指定网址登录“远鉴面试系统”(网址:https://c./778953)。二、面试准备考生须按时自行准备本人身份证原件,符合要求的考试设备、监控设备、网络环境和考试场所。详细要求、操作程序及注意

2023年兰州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2022-12-09 11:06]

各位考生:根据工作安排,2023年兰州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6205)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确认工作模式为网上确认。凡是选择兰州大学报考点的考生,使用移动终端登录教育部学信网网上确认系统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完成报名信息确认手续。一、网上确认安排(一)网上确认时间网上确认时间为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每天8:30-17:00。已经上传材料但因材料不全审核未通过的考生,补充

2022年兰州大学上海市强基计划招生预录取划线方案公告[2022-12-08 17:12]

根据教育部和《兰州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相关规定,结合在上海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依据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对面试成绩合格者,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的总成绩、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成绩高者优先;最终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划线方案和预录取名单。经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将我校2022年在上海市强基计划招生预录取划线方案公告如下:一、面试

2022年兰州大学外语类及学科竞赛类保送生招生简章[2022-12-08 10:24]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2个学科,现有103个本科专业,47个硕

2023年兰州大学接收推免生(直博生)简章[2022-12-01 15:47]

根据教育部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推免生)工作有关管理办法的要求,为做好我校2023年推免生招生录取工作,特制定本简章。一、招收专业我校接收推免生的专业为除工商管理(MBA,代码125100)、公共管理(MPA,代码125200)会计硕士(MPAcc,代码125300)三个专业学位以外的其他招生专业,具体招生专业详见我校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公布的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或兰

2023年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2022-12-01 10:25]

欢迎报考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我校2023年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方式。为使你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报名工作,请在报名前仔细阅读本《须知》和《兰州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学院公布的“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报名流程及相关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并上传有关材料。未完成网上报名、报名材料上传或未完成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者,该次报名无效。一、报名我校所有博

2023年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2-12-16 20:21]

一、招生人数兰州大学2023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200人(各种考试方式、学习形式、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之和),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习形式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2023年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服务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2023年分专业招生人数由招生学院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二、推免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章请从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

2022年兰州大学强基计划校考入围标准[2022-12-16 13:17]

各位考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兰州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规定,现将兰州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校考入围标准公布如下。考生可登录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n/jcxkzs/sch/10730),查询本人入围结果。我校将于7月2日进行线上面试考核,准考证信息及其他相关安排将另行通知。上海市考生强基计划校考将于7月下旬左右待上海市高考成绩发布后进行,具体安排

2022年兰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专业测试及文化课优惠政策[2022-12-16 13:17]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相关要求,根据《兰州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规定,我校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女子足球、武术套路项目专业测试成绩划线方案为:女子足球项目合格线为90分;武术套路项目合格线为85分。女子排球、田径项目划线方案及合格考生名单已于2022年4月15日进行公示。现将女子足球、武术套路项目专业测试合格考生及各项目文化课优惠政策资格名单予以公示。最终结果

2023年兰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全日制)招生简章[2022-12-16 12:29]

一、学院及专业简介(一)学院简介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先后入选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