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占地179.5亩,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教职工156人,其中专任及实习指导教师10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2人,中级职称教师48人,高级工8人,技师6人,外聘教师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48%,在校生2369人,现开设“农村经济、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文秘财会、电工电子、机械加工”六大类15个专业。建有基础课实验室5个、专业课实验室15个、建有供学员实习、实践的实训基地10处
学校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办大职教的成功之路。校企联姻,依托市场的办学方式为学校开创了广阔的办学空间,理论与实践并重,走出去,请进来灵活的教学形式深受学员的喜爱,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奋发向上的办学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子来校就学,隆化职教中心现已成为传播致富信息、服务三农、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进步的璀璨新星。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
专业课(汉字录入、数据库、操作系统、Word 2000和Excel 2000、VB程序设计、网络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页设计)
(二)家电维修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
专业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家用电器及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音响设备原理及维修、电热电动器原理与维护、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
(三)电工专业及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
专业课(电工基础、钳工基础、电工识图、电焊工技术、电工技能、内外线施工)
(四)钳工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专业课(机械基础、机械识图、钳工常识、工具钳工技术、机械钳工技术)
(五)车工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专业课(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车工工艺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车工技能)
(六)焊工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专业课(电工基础、钳工常识、机械基础、机械识图、电焊工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七)财会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专业课(计算技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统计基础、经济法律法规、会计电算化、审计基础、财务管理)
(八)文秘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专业课(文书记处、秘书基础、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基础、计算机录入与排版、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使用)
就读我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享受国家减免学费4400元,国家助学金3000元,部分学生还可获得国家扶贫资金和学校奖学金。
1983年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原隆化二中的基础上建设隆化县农业中学,这是我校的前身。1988年韩麻营林业中学并入隆化县农业中学成立隆化县第一职业中学,1990年在隆化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基础上建立隆化县职教中心,1993年县职教中心被评定为省级重点职教中心,1994年升格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教中心。2013年我校与承德广播隆化分校、隆化县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成新的隆化县职教中心。在学校发展过程中:1983年——1990年为创业之初的发展壮大期;1991年——2000年为我县职教中心发展的第一个辉煌期;2001年——2004年为经济转型的震荡爬坡期,也是一个低谷期;2005年——现在为学校二次创业的重要转型期。自2005年以来,学校连年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承德市职业教育和教育先进集体、承德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依据隆机编字[2013]15号文件,《隆化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整合县职教中心等教育机构的通知》精神,于2013年7月3日,将隆化县卫生学校(中专)学校和承德广播隆化分校撤销,成建制划入隆化县职教中心,与隆化县职教中心合并组建成新的隆化县职教中心,为教体局所属正科级事业机构,内设10个股级机构,分别为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处、送教下乡办公室、及处、总务处、校产及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医教处、培训处。由组织部任命吴建华同志为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王秀春同志为副书记,张志宏同志为副校长,崔贵成同志为副校长。由教体局任命刘凤树同志为副校长,县工会任命聂春富同志为工会主席,学校任命校长助理两名:李云峰和李存利。十个处室主任分别为:办公室主任聂春杰、教务处主任赵佗、政教处主任张玉臣、招生就业处主任马春、送教下乡办公室主任徐强、及处主任董国生、总务处主任李井怀、校产及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姚镇华,医教处主任李孟龙,培训处主任刘瑞芬。学校编制144人,教职员工151人,在编教职工130人,临时代课教师8人,其它临时工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