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办于1954年,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指委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湖北省教学诊断与改进样本学校,湖北省中职示范学校,湖北省民主管理五星级单位,武汉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武汉市首批群众满意学校。
专业名称 | 学制 | 培养方向 | 招生人数 | 2019年录取分数线 |
机电技术应用(3+2) | 三 | "3+2"中高职衔接班转段考核合格后 升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造 | 70人 | 330分 |
汽车制造与检修(3+2) | 三 | "3+2"中高职衔接班转段考核合格后升 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深造 | 35人 | 300分 |
数控技术应用(3+2) | 三 | "3+2”中高职衔接班转段考核合格后升 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深造 | 35人 | 300分 |
计算机平面设计(3+2) | 三 | "3+2"中高职衔接班转段考核合格后升 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深造 | 40人 | 300分 |
机电技术应用 | 三 | 技能高考升学 | 50人 | 280分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 三 | 技能高考升学 | 40人 | 300分 |
汽车制造与检修 | 三 | 技能高考升学 | 40人 | 280分 |
数控技术应用 | 三 | 技能高考升学 | 40人 | 280分 |
计算机应用 | 三 | 参加技能高考升学,办公自动化、计算机 维护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平面图像 处理、动画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 | 40人 | 280分 |
电子商务 | 三 | 参加技能高考升学,网络店铺开设、运 营、营销、网络推广、网络广告、电子 商务应用 | 40人 | 280分 |
机电技术应用 | 三 | 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 | 40人 | 248分 |
汽车制造与检修 | 三 | 汽车诊断、汽车维修与维护、汽车美 容、汽车机加工、汽车营销 | 40人 | 248分 |
数控技术应用 | 三 | 数控加工、3D打印、激光制造机冲压 产品生产、塑压产品生产、模具制造、 模具装配调试 | 40人 | 248分 |
1、农村户口县镇非农户口及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收学费。
2、农村户口及城市低保家庭特困学生除免收学费外还可享受每年1500元生活补贴(二年),共计3000元。
3、农村户口的老区学生可享受市老促会、扶贫办“扶智助学”免收学费、住宿费、书本费。
4、湖北省内农村户籍贫困生,除享受以上国家扶贫政策外还可申请享受国家“雨露计划”补助1000元/年(二年)。
5、按规定时间来校报名的学生,学校即赠送学生平安保险及医疗证。
6、同一家庭多子女就读,可另享受学校减免政策。
7、对成绩优良学生,还可享受政府颁发的“励志奖学金”。
学校位于武汉市中心,毗邻智能制造工业园、汽车后市场密集区和物联网商贸区;学校占地86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现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兼职教师51人(含合作企业安排进校任教的专业技术人员16人),专业课“双师型”教师达89.3%,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28%),高级职称占18%、中级职称占35%;学校坚持划线招生、小班教学,在校生规模1800人,师生比1:18;开办“3+2”高职分段培养班、技能高考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和普通就业班,通过技能高考、高职转段、高职单招和定向培养等路径,为高职、本科院校和优质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准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党委会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学诊改、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发展及信息化建设等专题会议,抓规划、重落实。坚持以开展“三进三服务”、“周周讲”、争做“四有教师”、“百优党课红动江城”和“名师讲坛”等活动为抓手,学校党委班子成员进驻各支部,与广大党员、教师和优秀学生一道深入教室、寝室和家庭,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德技双修”,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工匠进校园”、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培育了“全国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王贤伟、“全国美中职生”陈恒光和武汉市级“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温馨兄弟助老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先进典型。
学校是全国中职诊改27所试点学校之一,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设目标链和标准链,打造“精雕”质量文化,建构“五纵五横一中心”教学质量内部保证体系。依托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平台,建立督导巡视、教务巡查、专业部检查、班级信息员填报、系统数据适时抓取、教学质量内审委员会审核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和教学管理预警机制,及时反馈监控信息。制定学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针对教学实际开展个性化考试,鼓励学生敢于突破自己,激励所有学生持续进步。积极探索学分制试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内部保证体系建设。组建了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置教务处、督导教研办、培训交流中心、信息中心、五个教学部、17个教研室等教学管理部门,形学质量管理“四级六层”模式。推进智能化教学管理,建有“4平台1中心”:泛雅教学平台、依能管理平台、移动学习平台、质量监控平台和校本数据中心,实现实时采集、传输、监控与分析、实时预警的智能化教学管理功能。基于智慧教学系统,推行“234”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将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成绩纳入学科成绩,占学科成绩的40%,促进学生成才。
学校建有“500M+200M”电信光纤宽带和全覆盖、无死角的无线网络环境;建学云平台,对接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学管理、实习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网上办公、评教评学、后勤服务等21个业务系统;建成集数据统计分析和预警功能的校本数据中心;建有覆盖全校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泛雅教学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依能教学管理平台、希沃课堂教学平台、移动学习资源平台和数字化图书馆;建有录播室、多功能演播室和16个云计算中心机房;建成55个拥有希沃B86EA智慧交互教学、人脸识别、视频录播推送、电子班牌系统和设备的智慧教室,所有教学场所都建有“交互式智慧教学系统”。
建有机电、智能制造、汽车、信息技术4栋专业实训楼。近3年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机器人、精雕、3D打印、激光打码、电子商务、汽车钣金、VR仿真实训、计算机网络等40个现代化实训室,生均学习用计算机超过1台套,实训工位超过2000个。学校牵头制定《武汉市职业教育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建成武汉市机电一体智能化高水平实训基地。近几年接待省内外200余所中高职院校来校交流,接待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和韩国职业教育教学访问团来访交流。
成立校长任主任委员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校长直接领导培训与交流部,具体负责校企合作交流工作。引进制造行业的领导者“北京精雕集团武汉分公司”、武汉电类高科技企业“武汉光驰科技”进校共建实训课程和实训基地,聘任企业专家讲课,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和培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与江淮新能源汽车、武汉新金首饰等企业联合实施校企交替式培养计划,促进学生对口就业。聘请企业专家成立各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和项目建设论证会。与麦可思数据公司和武汉唯一教育咨询公司合作,对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状况进行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