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 (升学方向)本科班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
(升学方向)本科班
数旅专业部 制
2018年6月
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
(升学方向)本科班
数旅专业部 制
2018年6月
目 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3 -
二、入学要求- 3 -
三、基本学制- 3 -
四、 培养目标- 3 -
五、职业范围- 3 -
六、人才规格- 3 -
七、主要接续专业- 4 -
八、课程结构- 5 -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5 -
十、教学时间安排- 8 -
十一、教学实施- 9 -
十二、教学评价- 10 -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10 -
十四、专业师资- 11 -
十五、教材选用- 12 -
2018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数控技术应用(051400)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基本学制
3年。四、 培养目标
1.本育人模式主要面向具备一定文化基础而且系统学习了职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参加职教专业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2.文化课在高一年级上期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为高考升学班和单招升学班;
3.面向从事制造业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操作、日常维护、计算机绘图及技术档案管理、质量检测与管理、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第三产业等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生产一线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所有学生都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但选择在此阶段就业的学生应该极少。
五、职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操作、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可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数控软件使用、数控编程、数控操作、数控改造、设备管理维修、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行政管理和其他的工作。|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 1 | 数控车床操作 | 数控车工 | 数控车削加工 |
| 2 | 数控铣床操作 | 数控铣工 | 数控铣削加工 |
| 3 | 数控加工中心 | 加工中心操作工 | 加工中心加工 |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个人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 个人素质
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初学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备识读与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2.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
3.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6.具备操作和使用普通机床(车床、铣床)的初步能力。
7.具备操作和使用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8.具备基本的数控机床的维护能力。
9.能进行CAD/CAM 软件的基本操作。
10.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控车削加工
1.熟悉常用数控车床结构、种类,具备操作使用常用数控车床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数控车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数控车床的维护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
1.熟悉常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结构、种类,具备操作使用常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维护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及要求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促进学生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 | 3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进一步形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 3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经济技能,促进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32 |
| 4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开设,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 32 |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512 |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 | 512 |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480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156 |
| 9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 118 |
| 10 | 安全教育与就业指导 | 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安全知识,使学生尽量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职场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 30 |
| 11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 59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课程设置及要求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机械制图 | 了解工程图投影原理;掌握建立三维投影视图能力;能解读中等复杂零件图;会使用绘图工具进行简单零件绘图。 | 174 |
| 2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 了解零件尺寸等专业术语概念,能分析解读尺寸、配合及尺寸链,会正确使用常用检测工量具。 | 30 |
| 3 | 机械基础 | 了解机械零件的相关专业知识,会分析常用机械传动机构。 | 96 |
| 4 | 走进数控 | 初步了解数控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 15 |
| 5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 了解装配基本知识,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会编制中等复杂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 | 60 |
| 6 | 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 | 了解软件的定制和开发,会使用二维绘图指令和修改编辑指令,会独立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二维绘图;能初步掌握三维绘图指令和三维编辑指令。 | 56 |
| 7 | 电工技能训练 | 了解电工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工基本技能和电学基本参数,能看懂数控设备电气原理图。 | 60 |
| 8 | 金属加工与实训 | 了解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能正确识读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用途;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概念,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目的、方法及应用范围。了解金属材料热加工、冷加工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 48 |
(1)数控车削加工技能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数控编程基础 | 掌握一种典型数控系统的面板操作,能熟练使用仿真软件,会独立编写中等复杂零件程序的能力。 | 56 |
| 2 | 普通车工技能训练 | 理解车刀角度与加工的关系,会根据零件加工部位正确选用和刃磨车刀;会分析中等复杂轴类零件和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其加工方法;了解细长轴、偏心件、薄壁件等典型零件的加工和检测方法。 | 150 |
| 3 | 数控车工技能训练 | 了解数控车床工作原理,掌握典型数控车床面板的操作,会独立完成对刀操作,能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及加工。 | 150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数控编程基础 | 掌握一种典型数控系统的面板操作,能熟练使用仿真软件,会独立编写中等复杂零件程序的能力。 | 56 |
| 2 | 普通铣工技能训练 | 理解铣刀角度与加工的关系,会根据零件加工部位正确选用和刃磨铣刀;会分析中等复杂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掌握其加工方法;了解箱体、槽类、平面等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和检测方法。 | 150 |
| 3 | 数控铣工技能训练 | 了解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基本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程的方法。 | 150 |
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检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能力的水平,拉近教学与就业岗位距离,缩短学生顶岗适应时间,提高学生就业自信心。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社会实践),累计假期 12 周,周学时设为 28 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 30 小时(1 小时折合1 学时)安排,3 年总学时数为3120(大于部颁标准)。
公共基础课约占总学时数1/3、专业技能课、顶岗实习约占总学时数2/3,专业选修课约占专业技能课10%,基本达到部颁标准要求。
(二) 教学安排建议
| 2018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安排表(升学方向)本科班 | |||||||||||||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1 | 2 | 3 | 4 | 5 | 6 |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基础必修课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2 | 2 | 考查 |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2 | 2 | 考试 |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2 | 2 | 考试 |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2 | 2 | 考试 | ||||||||
| 5 | 语文 | 40 | 640 | 6 | 6 | 6 | 6 | 8 | 8 | 考试 | |||
| 6 | 数学 | 40 | 640 | 6 | 6 | 6 | 6 | 8 | 8 | 考试 | |||
| 7 | 英语 | 36 | 576 | 6 | 6 | 6 | 6 | 6 | 6 | 考试 |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28 | 2 | 2 | 2 | 2 | 考试 |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60 | 2 | 2 | 2 | 2 | 2 | 2 | 考查 | |||
| 10 | 公共艺术 | 3 | 48 | 1 | 1 | 1 | 考查 | ||||||
| 11 | 礼仪 | 1 | 16 | 1 | 考查 | ||||||||
| 公共选修课 | 12 | 书法 | 4 | 64 | 3.5 | 3.5 | 3.5 | 3.5 | 3.5 | 考查 | 每生选修不低于150学时。总课时中按150学时统计。 | ||
| 13 | 心理健康 | 2 | 40 | 考查 | |||||||||
| 14 | 其他 | 8 | 128 | 考查 |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160 | 2568 | 25 | 25 | 25 | 25 | 24 | 24 | |||||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核心课 | 1 | 机械制图 | 15 | 240 | 6 | 3 | 3 | 3 | 考试 | |||
| 2 |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 3 | 48 | 3 | |||||||||
| 3 | 机械基础 | 6 | 96 | 2 | 2 | 2 | 考试 | ||||||
| 4 | 金属切削原理 | 12 | 192 | 4 | 4 | 4 | |||||||
| 5 | 电工电子技术 | 6 | 96 | 2 | 2 | 2 | 考试/考查 | ||||||
| 6 | 金属加工实训:车工 | 4 | 64 | 4 | 考试 | 普车理论 | |||||||
| 7 | 金属加工实训:钳工 | 22 | 352 | 4 | 6 | 6 | 6 | 考查 | |||||
| 8 | 金属加工实训:铣削 | 4 | 64 | 2周 | 考查 | ||||||||
| 数控车削加工技能方向 | 9 | 数控编程及工艺 | 2 | 32 | 2 | 考试 | |||||||
| 10 |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CAD) | 2 | 32 | 2 | 第4期鉴定 | ||||||||
| 11 | 普通车工技能训练 | 4 | 64 | 2周 | 第4期鉴定 | ||||||||
| 12 | 数控车工技能训练 | 4 | 64 | 2周 | 第4期鉴定 | ||||||||
| 专业综合 | 13 | 专业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 | 13 | 216 | 6 | 6 | |||||||
| 14 | 专业二(金属加工与实训、电工) | 13 | 216 | 6 | 6 | ||||||||
| 15 | 实操(钳工技能) | 13 | 216 | 6 | 6 | ||||||||
| 顶岗实习 | 0 | 0 | 考查 | ||||||||||
| 专业技能课小计 | 123 | 1992 | 17 | 17 | 17 | 17 | 18 | 18 | |||||
| 素质教育课 | 1 | 经典诵读 | 6 | 95 | 1 | 1 | 1 | 1 | 1 | 考查 | 不纳入学时 | ||
| 2 | 安全教育 | 6 | 95 | 1 | 1 | 1 | 1 | 1 | 考查 | 、学分统计 | |||
| 3 | 德育活动 | 6 | 95 | 1 | 1 | 1 | 1 | 1 | 考查 | ||||
| 4 | 社团活动 | 6 | 95 | 1 | 1 | 1 | 1 | 1 | 考查 | ||||
| 5 | 社会实践 | 7 | 120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考查 | |||
| 6 | 公益、军训及机动 | 0 | 2周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考查 | ||||
| 素质课小计 | 31 | 500 | 2 | 2 | 2 | 2 | 11.20% | ||||||
| 综合实训周数(含社会实践和机动) | 4周 | 4周 | 4周 | 4周 | |||||||||
| 理论课教学周数 | 16周 | 16周 | 16周 | 16周 | 18周 | 18周 | |||||||
| 理论课周学时合计 | 42 | 42 | 42 | 42 | 42 | 42 | |||||||
| 学时合计 | 283 | 4560 | 670 | 670 | 670 | 670 | 670 | 670 | |||||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动手训练时间,有意识地强化企业工作规范及安全生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意识。
充分运用多媒体、三维模型、实物展示、实际操作等手段,直观讲解教学重点要点。为配合教学,还要准备相应的资料,比如加工工艺卡、加工流程表、实训报告等。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过程管理,即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
2.教学业务管理,即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
3.教学质量管理,即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4.加强教学监控管理,即通过教学监控分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过程监控找出反映教学质量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存在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
十二、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采用表现性的评价方式。2.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校内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3.学生学业考核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30%,半期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40%(机械制图学科期末考核占90%)。实践学科(钳工、普车、数车、数铣实训)过程积累评价为主,有技能鉴定使用鉴定结果评价。实习考核全部由实习指导老师或企业考核。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数控实训中心面积2500多平方米,有五轴加工中心、3D打印、激光雕刻、工业机器人等12个实训室,3间专用机房和电工电子实训室,能容纳300学生同时实训,实训设备价值1840余万元。学校已规划8000平米的数控实训大楼。
数控专业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路子,推动职业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国内知名汽车生产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校外实训基地有10余个,分布在四川、重庆、上海、宁波等地,长期与上海大众、神龙汽车、吉利汽车、上汽五菱、佛吉亚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积极进行工学交替和现代学徒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场地和设备完全能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
附表8:实作、实训室配置要求
| 专业实训条件保障 | |||||
| 校内实训条件 | |||||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仪器设备数(台/套) | 仪器设备值(万元) | |
| 1 | 数铣实训室 | 150 | 9台 | 530.69 | |
| 2 | 数车实训室 | 300 | 28台 | 257.5 | |
| 3 | 普车实训室 | 320 | 25台 | 158 | |
| 5 | 钳工实训室 | 200 | 25套 | 199.55 | |
| 6 | 金工实训室 | 150 | 12台 | 60.85 | |
| 7 | 气动液压实训室 | 80 | 5套 | 18 | |
| 8 | 电工实训室 | 160 | 52台 | 52 | |
| 9 | 机器人实训室 | 200 | 8套 | 283.9 | |
| 10 | 3D打印实训室 | 50 | 8台 | 33.3 | |
| 11 | 测量实训室 | 30 | 4台 | 78.39 | |
| 12 | 机械基础实验室 | 60 | 140套 | 17.2 | |
| 14 | 五轴加工中心实训室 | 100 | 1台 | 220 | |
| 15 | 激光雕刻实训室 | 50 | 1套 | 45 | |
| 校外实训基地 | |||||
|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功能定位 | 年接收学生人数 | 生均实训时间(天) | |
| 1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4 | 260 | |
| 2 | 戴卡凯斯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15 | 280 | |
| 3 | 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17 | 280 | |
| 4 | 四川欧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38 | 260 | |
| 5 | 锐利锋工具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11 | 258 | |
| 6 | 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8 | 260 | |
| 7 | 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15 | 258 | |
| 8 | 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8 | 258 | |
| 9 | 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认识实习、跟岗实习 | 32 | 5 | |
| 10 | 弗吉亚公司 | 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40 | 60 | |
十四、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 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我专业部师资标准超过部颁标准。专业课专任教师33人,专任教师人数30人,兼职教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人,占18.2%;双师型教师:23人,占69.7%,
十五、教材选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材名称 | 出版单位 | 作者 | 备注 |
| 1 | 语文 | 语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倪文锦、于黔勋 | 配套练习册 |
| 2 | 英语 | 英语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诸凌虹、李芳蓉 | 配套练习册 |
| 3 | 数学 | 数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广全、全尚志 | 配套练习册 |
| 4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6)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帅、胡文中 | |
| 5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伟 | 配套练习册 |
| 6 | 哲学与人生 | 哲学与人生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霁 | 配套练习册 |
| 7 | 职业生涯规划 | 职业生涯规划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蒋乃平 | 配套练习册 |
| 8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朱力宇、张伟 | 配套练习册 |
| 9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与健康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郑厚成 | |
| 10 | 金属加工实训:理论 | 机械加工技术基础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李新生 | 配套练习册 |
| 11 |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沈学勤 | |
| 12 | 金属加工实训:钳工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冬元 | |
| 13 | 普通车工技能训练 | 普通车削加工项目教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李育康、魏琦 | |
| 14 | 机械制图 | 机械制图(第4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幼龙 | 配套练习册 |
| 15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 电工技能与实训(第3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曾祥富、邓朝平 | |
| 16 | 金属加工与实训 | 金属加工与实训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英杰、陈礁 | 配套练习册 |
| 17 |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CAD) | AutoCAD 2008中文版辅助机械制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姜勇 | |
| 18 | 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应用(CAM) | CAXA制造工程师2015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王立军 | |
| 19 | 机械设计 |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栾学钢 韩芸芳 | |
| 20 | 气动与液压 | 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基础-基本常识(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胡海清 | |
| 21 |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彭广威 | |
| 22 | 模具 | 模具认知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胡桂兰 | |
| 23 | 机械基础 | 机械基础(机械类) 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世维 | |
| 24 | 焊工工艺及训练 | 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2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荣雪 | |
| 25 | 汽车制造工艺 |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谢永东 | |
| 26 | 特种加工 | 数控特种加工技术(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丛文龙 | |
| 27 | 汽车典型零件加工 | 汽车典型零件制造技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