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是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005年我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全德职教排名第一位,综合性大学排名第十七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经原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 江苏扬州中德技师培训学院”,现有中德IHK六个本、专科专业。中德班的学生将接受全新理念的职业技能教育,经中德专家委员会考试合格者除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将获得欧盟企业广泛认可的德国IHK证书。毕业生全部被欧盟在华企业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录用,广受用人单位青睐,有些毕业生已走上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优秀毕业生可去德国工作。同时学院将先进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应用到学院整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是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等要求的变化,开展人才需求预测,确定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规格。瞄准国内就业热点、地方新兴的汽车经济,在高新技术专业、复合型专业上求突破,开设了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钣金与模具、新能源应用技术等复合型专业,以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院就创造条件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为学院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强化技能培训。学院始终坚持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四是注重教改和教学研究。学院不断加大专业和教材开发的力度,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我院教师主编、参编的各类专业教材有50本,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教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我院承担的两个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研究一次性通过专家论证。学院大力推广一体化、模块式和行为引导法教学改革,9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着力打造“双师”。学院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强化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去德国进修培训以及下企业顶岗实践、选调大中型现代企业技术技能精英等途径造就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出台了首席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评选办法及相关待遇的规定,以两年为一任期,进行考核评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细则,出台了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办法等举措。
六是加大设备设施投入。我院十分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必备的设备投入,近几年来不断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大、中型设备,以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固定资产已过亿,其中实习设备设施资产比重大,生均达8000元。主要设备有:多媒体设备、加工中心、数控一体机床化教学设备、锐捷网络综合实验设备、综合家电实验室成套设备、制冷制热实验台、815L机电一体化智能考核设备及附件、单片机综合实验设备及附件、变频调速实验装置、智能群控电梯、恒压供水系统、电工多功能考核设备、机床电路实训考核设备、电控发动机拆装翻转实验台、汽车防盗器与中控门锁示教板、自动/手动变速器实验台、综合性车身电器教板、ABS制动系统实验台、船模、测深仪、GPS1、船用柴油机、测毒仪、雷达等各类设备数千余种,实习教学手段为本地区一流。
答:一是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005年我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全德职教排名第一位,综合性大学排名第十七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经原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 江苏扬州中德技师培训学院”,现有中德IHK六个本、专科专业。中德班的学生将接受全新理念的职业技能教育,经中德专家委员会考试合格者除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将获得欧盟企业广泛认可的德国IHK证书。毕业生全部被欧盟在华企业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录用,广受用人单位青睐,有些毕业生已走上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优秀毕业生可去德国工作。同时学院将先进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应用到学院整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是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等要求的变化,开展人才需求预测,确定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规格。瞄准国内就业热点、地方新兴的汽车经济,在高新技术专业、复合型专业上求突破,开设了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钣金与模具、新能源应用技术等复合型专业,以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院就创造条件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为学院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强化技能培训。学院始终坚持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四是注重教改和教学研究。学院不断加大专业和教材开发的力度,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我院教师主编、参编的各类专业教材有50本,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教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我院承担的两个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研究一次性通过专家论证。学院大力推广一体化、模块式和行为引导法教学改革,9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着力打造“双师”。学院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强化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去德国进修培训以及下企业顶岗实践、选调大中型现代企业技术技能精英等途径造就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出台了首席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评选办法及相关待遇的规定,以两年为一任期,进行考核评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细则,出台了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办法等举措。
六是加大设备设施投入。我院十分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必备的设备投入,近几年来不断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大、中型设备,以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固定资产已过亿,其中实习设备设施资产比重大,生均达8000元。主要设备有:多媒体设备、加工中心、数控一体机床化教学设备、锐捷网络综合实验设备、综合家电实验室成套设备、制冷制热实验台、815L机电一体化智能考核设备及附件、单片机综合实验设备及附件、变频调速实验装置、智能群控电梯、恒压供水系统、电工多功能考核设备、机床电路实训考核设备、电控发动机拆装翻转实验台、汽车防盗器与中控门锁示教板、自动/手动变速器实验台、综合性车身电器教板、ABS制动系统实验台、船模、测深仪、GPS1、船用柴油机、测毒仪、雷达等各类设备数千余种,实习教学手段为本地区一流。
本地区唯一一所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殊荣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培训“高级技师”和培养“技师+本科”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与德国合作办学开展IHK学制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参加全国性技能大赛连续三届获师生团体、个人一、二等奖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拥有全省多重点专业的院校;
一流的师资队伍
40%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一流的实习条件
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流的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符合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的要求,并通过认证审核
一流的推荐就业
毕业生推荐就业率100%,就业率98%以上
答:一是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005年我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全德职教排名第一位,综合性大学排名第十七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经原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江苏扬州中德技师培训学院”,现有中德IHK六个本、专科专业。中德班的学生将接受全新理念的职业技能教育,经中德专家委员会考试合格者除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将获得欧盟企业广泛认可的德国IHK证书。毕业生全部被欧盟在华企业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录用,广受用人单位青睐,有些毕业生已走上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优秀毕业生可去德国工作。同时学院将先进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应用到学院整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是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等要求的变化,开展人才需求预测,确定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规格。瞄准国内就业热点、地方新兴的汽车经济,在高新技术专业、复合型专业上求突破,开设了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钣金与模具、新能源应用技术等复合型专业,以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院就创造条件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为学院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强化技能培训。学院始终坚持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四是注重教改和教学研究。学院不断加大专业和教材开发的力度,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我院教师主编、参编的各类专业教材有50本,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教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我院承担的两个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研究一次性通过专家论证。学院大力推广一体化、模块式和行为引导法教学改革,9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着力打造“双师”。学院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强化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去德国进修培训以及下企业顶岗实践、选调大中型现代企业技术技能精英等途径造就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出台了首席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评选办法及相关待遇的规定,以两年为一任期,进行考核评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细则,出台了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办法等举措。
六是加大设备设施投入。我院十分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必备的设备投入,近几年来不断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大、中型设备,以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固定资产已过亿,其中实习设备设施资产比重大,生均达8000元。主要设备有:多媒体设备、加工中心、数控一体机床化教学设备、锐捷网络综合实验设备、综合家电实验室成套设备、制冷制热实验台、815L机电一体化智能考核设备及附件、单片机综合实验设备及附件、变频调速实验装置、智能群控电梯、恒压供水系统、电工多功能考核设备、机床电路实训考核设备、电控发动机拆装翻转实验台、汽车防盗器与中控门锁示教板、自动/手动变速器实验台、综合性车身电器教板、ABS制动系统实验台、船模、测深仪、GPS1、船用柴油机、测毒仪、雷达等各类设备数千余种,实习教学手段为本地区一流。
本地区唯一一所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殊荣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培训“高级技师”和培养“技师+本科”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与德国合作办学开展IHK学制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参加全国性技能大赛连续三届获师生团体、个人一、二等奖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拥有全省多重点专业的院校;
一流的师资队伍
40%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一流的实习条件
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流的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符合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的要求,并通过认证审核
一流的推荐就业
毕业生推荐就业率100%,就业率98%以上
答:一是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005年我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全德职教排名第一位,综合性大学排名第十七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经原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江苏扬州中德技师培训学院”,现有中德IHK六个本、专科专业。中德班的学生将接受全新理念的职业技能教育,经中德专家委员会考试合格者除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将获得欧盟企业广泛认可的德国IHK证书。毕业生全部被欧盟在华企业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录用,广受用人单位青睐,有些毕业生已走上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优秀毕业生可去德国工作。同时学院将先进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应用到学院整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是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等要求的变化,开展人才需求预测,确定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规格。瞄准国内就业热点、地方新兴的汽车经济,在高新技术专业、复合型专业上求突破,开设了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钣金与模具、新能源应用技术等复合型专业,以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院就创造条件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为学院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强化技能培训。学院始终坚持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四是注重教改和教学研究。学院不断加大专业和教材开发的力度,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我院教师主编、参编的各类专业教材有50本,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教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我院承担的两个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研究一次性通过专家论证。学院大力推广一体化、模块式和行为引导法教学改革,9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着力打造“双师”。学院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强化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去德国进修培训以及下企业顶岗实践、选调大中型现代企业技术技能精英等途径造就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出台了首席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评选办法及相关待遇的规定,以两年为一任期,进行考核评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细则,出台了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办法等举措。
六是加大设备设施投入。我院十分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必备的设备投入,近几年来不断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大、中型设备,以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固定资产已过亿,其中实习设备设施资产比重大,生均达8000元。主要设备有:多媒体设备、加工中心、数控一体机床化教学设备、锐捷网络综合实验设备、综合家电实验室成套设备、制冷制热实验台、815L机电一体化智能考核设备及附件、单片机综合实验设备及附件、变频调速实验装置、智能群控电梯、恒压供水系统、电工多功能考核设备、机床电路实训考核设备、电控发动机拆装翻转实验台、汽车防盗器与中控门锁示教板、自动/手动变速器实验台、综合性车身电器教板、ABS制动系统实验台、船模、测深仪、GPS1、船用柴油机、测毒仪、雷达等各类设备数千余种,实习教学手段为本地区一流。
答:一是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005年我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全德职教排名第一位,综合性大学排名第十七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经原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江苏扬州中德技师培训学院”,现有中德IHK五个本、专科专业。中德班的学生将接受全新理念的职业技能教育,经中德专家委员会考试合格者除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将获得欧盟企业广泛认可的德国IHK证书。毕业生全部被欧盟在华企业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录用,广受用人单位青睐,有些毕业生已走上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优秀毕业生可去德国工作。同时学院将先进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应用到学院整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是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根据市场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等要求的变化,开展人才需求预测,确定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规格。瞄准国内就业热点、地方新兴的汽车经济,在高新技术专业、复合型专业上求突破,开设了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钣金与模具、新能源应用技术等复合型专业,以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院就创造条件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为学院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强化技能培训。学院始终坚持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四是注重教改和教学研究。学院不断加大专业和教材开发的力度,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我院教师主编、参编的各类专业教材有50本,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教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我院承担的两个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研究一次性通过专家论证。学院大力推广一体化、模块式和行为引导法教学改革,9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着力打造“双师”。学院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强化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去德国进修培训以及下企业顶岗实践、选调大中型现代企业技术技能精英等途径造就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出台了首席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评选办法及相关待遇的规定,以两年为一任期,进行考核评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细则,出台了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办法等举措。
六是加大设备设施投入。我院十分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必备的设备投入,近几年来不断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大、中型设备,以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固定资产已过亿,其中实习设备设施资产比重大,生均达8000元。主要设备有:多媒体设备、加工中心、数控一体机床化教学设备、锐捷网络综合实验设备、综合家电实验室成套设备、制冷制热实验台、815L机电一体化智能考核设备及附件、单片机综合实验设备及附件、变频调速实验装置、智能群控电梯、恒压供水系统、电工多功能考核设备、机床电路实训考核设备、电控发动机拆装翻转实验台、汽车防盗器与中控门锁示教板、自动/手动变速器实验台、综合性车身电器教板、ABS制动系统实验台、船模、测深仪、GPS1、船用柴油机、测毒仪、雷达等各类设备数千余种,实习教学手段为本地区一流。
本地区唯一一所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殊荣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培训“高级技师”和培养“技师+本科”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与德国合作办学开展IHK学制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参加全国性技能大赛获学生组团体一、二等奖的职业院校;(截止2010年底)
一流的师资队伍
35%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一流的实习条件
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流的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符合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的要求,并通过认证审核
一流的推荐就业
毕业生推荐就业率100%,就业率98%以上
本地区唯一一所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殊荣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培训“高级技师”和培养“技师+本科”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与德国合作办学开展IHK学制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职业院校;
本地区唯一一所参加全国性技能大赛获学生组团体一、二等奖的职业院校;
一流的师资队伍
35%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一流的实习条件
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流的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符合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的要求,并通过认证审核
一流的推荐就业
毕业生推荐就业率100%,就业率98%以上
学校荣誉学院不断创业绩,年年有发展。199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1998年被列为“江苏省教学管理规范化示范学校”,同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综合职业培训基地”、被市政府批准为“扬州市高级技工培训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2年被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共同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5年被确定为扬州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江苏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扬州市先进学校……。现在学院已成为扬州地区规模大、专业门类齐、培养层次多、办学实力强的综合性职业教育中心、技术工人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办学实力学院于2003年初建立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获得了国家权威部门的审核论证。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确保了学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持续、高效的发展。
学院与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职业教育院校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经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扬州中德技师培训学院”,五个专业,666名中德班的学生正接受着全新理念的职业技能教育,经中德专家委员会考试合格者除了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将获得欧盟企业广泛认可的IHK证书。面向世界的校际沟通合作,促进了学院的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毕业生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
办学成果学院以培养高级技工、技师为主,兼顾市场急需专业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开设了三十个专业。开办了四年制高职班、三年制、五年制大专高级技工班、三年半制中德联办班、软件工程师班、六年制大专技师班、七年制本科技师班、高级工起点的技师班等等。技能教育中,学院要求在校生“精一、会二、学三”(即:培养学生努力精通一门技能、掌握第二种技能、学会第三种技能);高技、技师教育中,学院与联办高校一道培养学历达大专、本科并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学院还面向社会开展多工种、多形式、全日制或培训,长年举办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各级职业资格培训班,为广大一线技术工人进步提高、为社会各类人员择业就业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