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培养模式。我院与中创软件采用“2+1”形式开展联合办学,学生前两年在我院就读,并由企业派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我院承担实训课程教学;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企业级项目强化培训后进入企业实习,毕业时由企业推荐就业。
校企双方合作育人。校企双方深度协同,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合作进行人才需求状况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发展性分析,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并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同组织专业课程与企业教学项目教学实施,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校企双方强强联合,各施所长,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契合企业岗位标准,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我院与山东师创软件实训学院采用“2+1”形式开展联合办学,学生前两年在我院就读,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企业级项目强化培训后进入企业实习,毕业时由企业推荐就业。
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校企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合作进行人才需求状况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发展性分析,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并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同组织专业课程与企业教学项目教学实施,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实施双导师制。企业派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常驻我院,与我院专任教师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共同进行学业规划及职业规划,并承担核心专业课程,全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
校企双方强强联合,各施所长,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契合企业岗位标准,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1.毕业即获得双证,提升就业能力
2.企业资深项目经理全程指导项目实战教学
3.为学员开展夏令营、颁发企业奖学金、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职素活动。
4.入学签订就业协议,全方位的就业体系保障学员就业
5.广阔的就业前景,广泛的就业渠道。
我院与北京青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学院采用“2+0.5+0.5”的形式开展联合办学,学生前两年在我院就读,由我院教师和青苔技术讲师共同完成课程实施,第三年先到企业进行企业级项目强化培训然后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毕业时由企业推荐就业。
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校企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专业课程与企业教学项目教学实施,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实施双导师制。企业派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常驻我院,与我院专任教师共同进行学业规划及职业规划,并承担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全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
校企双方强强联合,各施所长,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契合企业岗位标准,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我院与青岛红树林科技有限公司采用“2+0.5+0.5”的形式开展联合办学。第1-4学期,学生在我院完成,以我院管理为主,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第5、6学期,学生在企业内完成,以企业管理为主,并以企业方为主实施项目化教学、综合实践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第6学期结束,学生在企业方及产业园区及其相关联产业公司就业。
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校企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专业课程与企业教学项目教学实施,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实施双导师制。企业派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常驻我院,与我院专任教师共同进行学业规划及职业规划,并承担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全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
校企双方强强联合,各施所长,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契合企业岗位标准,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三维导师制:采取三维立体式学生培养制度。即通过企业导师、领域专家和职业导师从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人才。
师资联动制:产业师资和院校教师互补,在“1+1联动”过程中实现产教融合和产业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体育类个人项目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团体项目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及个人项目三级运动员。
(3)文艺类获得省级及以上文艺比赛个人三等奖以上。
(4)获得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证书。
(1)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体育类个人项目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团体项目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及个人项目三级运动员。
(3)文艺类获得省级及以上文艺比赛个人三等奖以上。
(4)获得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证书。
(1)专业设置居前沿: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今天,嵌入式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大批的嵌入式技术人才。我院紧跟社会需求,站在时代前沿,在高职院校中早开设了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为培养社会紧缺的嵌入式人才占得了先机,今年本专业首届毕业生全部对口就业。
(2)校企共建专业: 以职业人标准要求学生,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每个班配备专业课讲师和专职的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课程以高端技术为核心,以项目经验为保障,以职业素质为突破,以学生情况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教材根据企业招聘需求,引进领先行业前沿技术的教材SCCE和SCME,实现了教材内容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3)实验实训条件好: 专业拥有软件开发、嵌入式开发实训室、数字信息处理实验实训室及多媒体技术等20个公共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北京亚嵌、大唐电信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课程体系建设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学生的顶岗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师资力量: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其中硕士17人,双师型教师8人,拥有CCNP认证的教师3人,微软认证讲师2人。近几年来教师参与编著的教材十几种二十多本,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十多篇,其中有5篇被EI、SCI等检索。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十余个,邹炳强教授的《基于现场总线结构的储备库粮情检测系统》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企业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省级科研项目已在社会推广使用,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实验实训条件:专业拥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及多媒体技术等20个公共实验室,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思科、锐杰、华为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课程体系建设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学生的顶岗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