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本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理念,从1993年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以来,以会计岗位群技能培训为主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
1、形成“工学交替、岗位轮换、多企业零星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学校致力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努力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紧密联系贵州省商业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实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堂与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新形势下企业和学校发展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我校遵循“诚信为本,资源共享,强强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与各企业单位开展学校与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的专业技能人才。
2、实施校内课程教学、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校内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在教法上打破常规,更多的采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将知识寓于活动中,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到将来谋生的技能,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我校和相关企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具体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学生第一学年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进行单项实训,学期结束前一周到校内仿真实训室进行专业课程的综合模拟实训。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课堂、实训室,做到“教学做一体”。第二学年由专业指导教师安排在校内模拟实训室进行岗位实训,分别完成出纳、库管、会计、成本核算、报表处理等不同岗位的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出纳实务》实训。实训基地轮训都由专业教师轮岗挂职带领会计专业学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各岗位业务中,轮流参与实践,亲自动手操作,训练学生的实战经验。这样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一次从起点到终点的业务流程实训。该模式旨在培养能胜任出纳、凭证处理、账簿管理、报表处理等会计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素质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第三学年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及时给顶岗实习学生安排企业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形成现代“学徒制”关系,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学习,企业把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实习结束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顶岗实习合格的学生颁发“顶岗实习合格证书”,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
3、建立了核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多种多样的实践考核制度。
4、将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有机结合,既适应当前企业需求又兼顾今后发展需要。
5、每年举行校内会计技能比赛,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选拔出优秀人才参加全省的会计技能比赛,近三年来我校在全省技能比赛中都获得三等以上的好成绩。
6、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毕业生凭“三证”毕业和就业制度作保证。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科
二0一三年四月
学校荣誉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全省和本地区的各种重大评比竞赛活动中获得128个集体荣誉。在2003—2004年全国开展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复查评估中,该校总成绩位居全省中专学校第一名。连续1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党委、工会、团委也被省里评为先进党组织、先进工会组织、先进团组织。还被贵阳市园林局誉为花园式学校和绿化美化环境样板单位(南校区内建有一个14座古亭的七星公园,被列为贵阳市区一景点)。该校已从去年九月开始实行军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