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教、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学校针对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节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教、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节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办学成果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果丰硕,为社会培养管理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人,为重庆市“6+1”支柱产业输送技工8000多人,学生初次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85.62%。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德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学校”、“重庆市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先后接待了中组部博士代表团、浙江省慈溪市政府、酉阳县政府、安徽淮北市教育局、广西柳州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领导1600余人次来校考察学习。学校先进的办学思想、优质的办学质量、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国职业教育杂志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政府网、重庆日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电视台、新华网、大渝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面的全面提升,正逐步由规模向质量、外延向内涵、同质向特色、特色向优质、优质向示范转变。
办学实力学校占地面积233亩,校舍建筑面积12.01万㎡,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男女学生公寓楼和400米运动场、1000兆数字化校园,125间多媒体智慧教室、138个校内实训室(车间)、3个国家级实训中心、2个市级实训中心、1个挖掘机培训中心、1个400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培训基地,实训仪器设备6757台(套),设备价值5295万元,固定资产达2.86亿元。
学校形成了以“茶叶生产与加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会计、电子技术应用、建筑施工管理、汽车制造与检修、机电技术应用、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等重点特色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各类在校生7156人,教职工4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68人、本科305人;正高研究员2人、副高讲师89人,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高级技师等130余人。5名教师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44名教师分获重庆职教基地中职教育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称号,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达98.3%。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科研文章550多篇,开发精品课程37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本,省部级规划教材3本,公开出版教材54本。教师奚小花、张步全、徐洪参加全国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副校长阳兴见教育科研成果获全国一等奖;校长何仁聘获第四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