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坚持高标准选拔人才、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高水准专业教学模式的"三高"办学思路,通过整合优秀师资资源和相关理论与实践人才,建立起富有特色课程体系和开创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亲和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的高素质新型人才。现与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开展定制班联合办学,有效整合大学办学教学资源共享,提升专业办学软实力。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增大,随之而来的幼儿保育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将会很大。本专业具有强大的师资团队,设施设备完善的专业实训室,充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该专业为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增补专业,专业类别为“教育类”,就业前景广阔,升学面向“教育类”接续专业选择多。
本专业为学校重点发展专业之一,拥有幼儿活动室、幼儿护理室、琴房、舞蹈房等完整的专业实训设施设备,能掌握牢固的专业实操实训技能。专业师资雄厚,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历年来升学率不断攀升,升学前景和就业前景双重保障。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成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开发,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子,更是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活跃的力量。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旅游业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新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旅游的强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该专业目前开设有对口高职班,学生可参加全国统一对口高职考试,可升入理想的本科院校。
本专业是学校特色建设专业。建有川内一流的校内实训中心5000多平方米,校外实践基地22家。学生曾获20余项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二、三等奖等奖。近年来,本专业坚持“面向基层治理、面向产教融合、面向一带一路”,在中职教育及相关专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其在全川社会工作中职教育中的领军地位,为四川培养了大批满足社会工作领域需求的优秀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我校是四川省早开设本专业的中职学校,该专业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专业示范点,学校建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居家护理实训室、机构护理实训室、康复护理实训室、老年心理关怀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在川内处于先进水平。我校是四川省健康养老职业教育联盟(集团)的发起单位,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专业实力雄厚。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与国外机构共建“国际合作班”现已与日本株式会社礼爱、日本U-can、瑞士筑金学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专业与四川多家养老服务集团公司有着紧密的合作与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汽车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就业市场前景广阔
先进的教学手段—“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学习。
轻松愉快学习—智能化、信息化、分组式、游戏式的学习,学生也可利用手机或平板进行自主课外自学。
采用新能源3D教学实训,实现“虚拟+真实”的新能源纯电动轿车教学实训环境。
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车身实训,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包、电气、高压电控总成、充电桩等教学实训。新能源汽车各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安全联学实训。
办学实力近年来,学校立足民政、面向社会,实行式办学战略,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行业机构建立“合作研发、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在民政专业上加强和市、县两级民政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先后在省内民政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二是立足全省“双七双五”产业发展需求,和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学生顶岗实习合作方案,与深圳风向标达成新能源汽车专业合作方案;与军民融合企业星光科技联合开发了民政服务与管理(无人机救灾应用)专业。与成都蜀源厨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展西餐烹饪专业校企合作。与成都银河云瑞酒店联合,挂牌设立了“旅游业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了“成都银河云瑞酒店管理定制班”。三是加大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合作。学校是全国民政行业专业指导委员成员单位,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3所民政院校有深入发展的专业合作和师资合作;在省内,学校先后与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四川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方案。
学校始终把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作为立校之本、重中之重。近年来,学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分别被多所高校录取,录取率达99%。学校学生在全国民政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2014年,我校参赛学生取得了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015年度取得了老年护理组团体冠军,1个特等奖、5个2等奖、7个3等奖,2016年取得了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2个优秀组织奖,1个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活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上,工作表现优异,学习奋发向上,受到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
学校坚持以“立足民政、突出特色、扶弱帮困、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认真践行“修德、强技、感恩、奋进”的校训,努力打造“感恩校园”、“品牌校园”、“文明校园”,大力推进“民生民政、创新民政、智慧民政、法制民政、文化民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