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的全面评估验收;
1993年评估为云南省合格中等专业学校;
199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训练先进单位”;
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田径竞走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2000年获“全国射击重点体校”称号;
2000年12月获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0年被命名为“全国竞走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012年获“全国科技体育学校”称号;
2013年3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2016)”;
2013年8月获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命名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2015年1月被命名为“云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015年6月获“全国射箭重点体校”称号;
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
2017年1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集体奖)。
学校荣誉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的全面评估验收;
1993年评估为云南省合格中等专业学校;
1995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训练先进单位”;
2000年获“全国重点射击学校”称号;
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田径竞走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012年获“全国科技体育学校”称号;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昆明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一等奖;
2013年3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2016)”;
2013年获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命名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2015年1月被命名为“云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015年6月获“全国射箭重点体校”称号;
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2017年1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集体奖);
2019年7月获中共昆明市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合唱比赛一等奖;
2019年9月获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昆明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聆听·声之韵”教职工诗文朗诵大赛二等奖。
办学实力学校是一所集教学、运动训练、休闲体育和体质监测为一体的教学训练健身综合基地。除教学生活区外,还有设施设备齐全完善的体育场馆,能够满足游泳、田径、球类、体操、重竞技等20多个运动项目的使用需求。学校体育场馆既用于教学和训练,又能满足市民群众的体育锻炼需求、接待省内外和国外高水平运动队到昆进行高原训练,还可用于举办市级、省级比赛及单项全国比赛。
中共昆明市体育学校总支委员会设书记1名、委员6名;有行政后勤、教学、训练、业训、离退休5个支部;党员总人数98人,在职党员67人、离退休党员31人。党总支负责宣传和执行上级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党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185人。其中,高级教练员23人,高级教师18人。在校学生规模约700人,设田径、游泳、自行车、摔跤、击剑、排球、射击、射箭、拳击、柔道、举重、皮划艇、体操、网球、乒乓球、武术、散打、高尔夫、航空航海车辆模型项目,17个教学班(初中、中专、大专),中专部设运动训练专业,累计毕业生4000余人。先后输送了曾国斌、谢智、李夏延、郑朴香、毕红荣、董国建、朱晓东等415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曾获世界冠军5个、亚洲冠军6个、全国冠军102个,有12人获国际运动健将称号、69人获运动健将称号。学校组队代表昆明市参加第7—15届云南省运动会,均保持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