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址 青岛新时代职业学校

改革分配制度,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改革完善以前教职工工资的分配方式,在上一学期平均工资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基本工资,提高工作量工资和效益工资,鼓励多干、干好,实现了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多干事,人人想干好的新局面。人性化教育

学校在坚持严格制度化管理的前提下,不忘人性化教育的作用,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校园文化的布置、设备设施的配备无不体现人性化的思想。教职工的新婚典礼上有校长贺词,学生的病床旁有老师的身影,天冷了有炊事员师傅送来的姜汤和老师捐来的棉衣,学生家庭有困难,学校给予减免学费甚至生活费(截止到2006年末学校先后为42名学生减免学费,共计12万元;2007年为75名学生提供困难补助7.5万元;教职工会费完全用于困难职工补助)。学生实习就业实行三年跟踪服务制度,对高三实习和安置后的毕业生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工作,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学校做好稳定工作。对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岗位的学生,或者对就业岗位严重不适的学生(不包括违纪),学校帮助其再安置,直到满意为止。人性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使师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率,学生家长企业领导对学校教育教学满意度均达到较高水平。我校也连续六年成为全区职校系统为数不多的学生、家长零投诉单位。

建立全员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是全社会发展的趋势,只有竞争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一个公平、和谐、发展的目的。从2004年开始,我校推行全员聘任制,在个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实行层层聘任,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局面。教学资源

学校占地51.6亩(其中原电业局31.6亩,与体育中心合用体育场20亩,均有租用协议),校舍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794人,教职工93人,两位校长均取得了校长任职资格证书,专职教师53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学历达标率为89.6%)。配备微机室二个(微机160台)、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三合一实验室一个(10台)、钳工实训室三个(110个工位)、电工实训室一个(75个工位)、车工实训室一个(普通车床7台,刨床1台)、电焊实训室一个(25个工位)、CO2气体保护焊实训室一个(12个工位)、PLC模拟编程实验室一个(6台)、数控模拟编程实验室一个、拟建装配钳工装配实训室一个、400米环型跑道运动场一个、篮球场地3个。为了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几年来学校每年投入50万左右加强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总之,学校设备设施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活动的需求。

就业安置

1、成立了就业安置机构,培育专业安置工作队伍。

2、建立了就业安置工作网络,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方向,多渠道了解企业需求信息,提前抢占就业单位。

3、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三年跟踪制度,对安置后的毕业生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工作,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学校做好稳定工作。对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岗位的学生或者对就业岗位严重不适的学生帮助其再安置。为确保我校毕业生就业三年跟踪承诺的落实,学校于2007年初制定了《青岛新时代职业学校实习就业奖惩办法》,成立了就业学生调查小组,每月对实习就业学生在岗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大大地调动了广大安置人员和全体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我校就业学生的优质岗位率和就业稳定率,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09年分配552名学生,因各种情况有15人失败,巩固率达97.28%,08年7月之前分配501人,失败59人,稳定率达88.2%。今年我校学生实习就业稳定率高,主要得益于我们的两个不将就:一、不符合我校学生实习就业规定的企业不将就。如:五月份,有一民营机加工企业,通过关系做学生的工作,学生找到学校表示愿意到这个企业实习就业,后果自负。但学校考虑该企业的规模、各项管理的规模程度、学生的发展空间等因素,决定不让学生去。二、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学生不将就,不管技术还是思想品德都要达标,不达标的我们。就是面试合格明天就要上岗的学生,今天犯错明天也不能去报到,取消其资格,留在学校直到合格为止。今年有四位毕业生受到这样的处罚。目前学生、家长对我校学生的就业、安置满意率达到98%以上。

总之,我校自成立以来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联办校领导、教师及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下,教育、教学、招生、安置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学校还有距离,我们要继续努力,创精品学校,办企业满意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