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及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招考办、市直有关学校:
为规范做好我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简称“高考”)报名及信息采集工作,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湘教考普字〔2020〕15号)、《关于印发<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教考信字〔2020〕4号)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报名工作时间
报名点设置分类
各区县市坚持以考生为本的原则,按照相关要求自行确定报名点(原则上为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补习学校)及流水号区段,市直学校共设15个报名点,具体情况详见《2021年高考市直报名点代码和考生号中流水号区段分配表》(附件1)。
(一)普通高中(以下简称“普高”)应届毕业生在就读学校报名。
(二)普高往届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考生)、具有本市户籍外地回常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简称“回籍考生”)到户籍所在地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也可在就读的补习学校报名。其中,武陵区户籍的上述考生到常德芷兰实验学校招生办报名。
(三)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应届毕业生,所在学校为报名点的,应在本校报名。所在学校非报名点的中职应届毕业生、有本市户籍外地回常中职应届毕业生(简称“回籍考生”)、中职往届毕业生到户籍所在地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其中,武陵区户籍的上述考生到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报名。
(四)拟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农村定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等有户籍要求的考生,须在本人户籍所在区县市报名。报考少年班和数学英才班的考生,由招生院校进行资格审查及预选,凭报考院校的通知(准考证)申请报名。
(二)学以致用,凝聚共识,营造新高考报名工作浓厚氛围。新高考改革报名工作变化诸多,信息采集任务重,规则流程新,时间紧,要求高。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我省高考报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通过召开会议、实操培训,任务促学等方式,促进本地本校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新高考报名的各项政策规定、工作流程要求。要秉承服务考生的宗旨,采取多种途径解读宣传2021年高考报名程序规则、注意事项,及时对考生进行报名指导,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积极维护考生权益,营造良好的报名工作氛围,确保网上报名信息采集顺利进行。
(三)问题导向,规范严谨,圆满完成新高考报名工作任务。各地各校要认真梳理总结往年报名工作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查漏补缺,加强报名工作各环节的管理,抓细抓实,杜绝差错。要按照网上报名信息采集程序要求,组织本地本校考生真实、准确、完整的填报个人信息,并督促提醒及时完成报名手续。要以对每位考生和高校认真负责的态度书写和录入考生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应届毕业生和补习学校往届生评语,由班主任填写,学校审查;其他考生由父母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街道居委会填写,并加盖公章。班主任或有关人员还要依据考生的《毕业生登记表》和实际表现,对其网报录入的简历、奖励或处分等文字信息,进行检查核实,发现问题及时与本人沟通。报名信息采集完毕,要组织考生本人及有关人员对系统生成的《报名登记表》认真细致校对、签名确认。特别是考试类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专业考试类别代码及考试语种等栏目信息要填报准确,不出差错,不留后患。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代替考生签字。各类签名确认资料,各报名点要安排专人妥善保管备查,同时还要留存好回籍考生、社会青年等外来考生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工作的联络。
(四)严把关口,问责追责,切实维护新高考报名工作的良好声誉。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依据报名条件和报名办法,对标对表,严格审查各类考生资格,不得拒绝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报名,不得将其改派他处报名,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重点审查范围:一是杜绝具有高校学籍的考生参加高考报名;二是杜绝普高、中职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参加高考报名(少年班和数学英才班等教育部另有规定的除外);三是杜绝普高应往届毕业生参加高校对口招生考试报名;四是杜绝学籍和户籍均不在湖南的考生参加高考报名;五是杜绝考生在外省重复参加高考报名。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实行“谁审核、谁把关,谁签字、谁负责”制度。严禁弄虚作假违规报名,严禁超标准收费、搭车收费等违纪违规行为。凡发现上述情形,一经查实,将问责追责。
常德市教育考试院
2020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