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

2020-09-22 11:07  太原理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英语方向
  • 第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 第二,掌握全面的英语语言知识,通过英语专..
  • 第三,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
  • 2.英日双语方向
  • 第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 第二,掌握全面的英日双语语言知识,通过英..
  • 第三,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英日..
  • 3.英俄双语方向
  • 第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 第二,掌握全面的英俄双语语言知识,通过英..
  • 第三,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英俄..

 英语 
1.英语方向

培养目标:英语专业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力求满足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 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外事、经贸、工程、文化、宣传、教育和科研等领域的工作,能将外语能力应用到开展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与批判创新思维,具有较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并在语言学、文学文化、笔译口译、国别区域及工程英语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厚的中国情怀与旷远的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国标 4.2 素质要求)

第二,掌握全面的英语语言知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或达到国际水平测试同类标准;掌握英语语言学、欧美文学、区域国别以及工程英语方向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建构;熟悉英美文化及中国语言文化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外事、经贸、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在形成跨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凸显英语专业学习特色。(国标 4.3 知识要求)

第三,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欧美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具备汲取西方优秀文化以及推动中国文化外宣的能力;具备工程英语读、写、译的基本运用能力以及技术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与利用、资料查询等基本的科研写作方法, 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理论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国标 4.4 能力要求)

主要课程: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由语言基础技能课程、学术研究方法课程、语言学课程、文学文化课程、国别区域研究课程、工程英语课程六部分组成。语言基础技能课程: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与交际、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法与写作入门、思辨性阅读与写作、英汉/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基础、英语口译实务、二外;学术研究方法课程:技术交流、文献检索与利用 E、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学课程:语言学导论、文体学、语篇分析、语用学,应用语言学;文学文化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论(英文)、西方文明史、英语文学导论;国别区域研究课程:澳洲地区研究、欧盟研究、亚太地区研究、拉美国家研究;工程英语课程:工程英语阅读、工程英语文体、实用工程翻译、工程英语写作。各课程群由主要课程支撑,呈阶梯状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英语专业导论,社会实践,英语综合能力工作坊,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2. 英日双语方向

培养目标:英语专业(英日双语方向)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力求满足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外事、经贸、工程、文化、宣传、教育和科研等领域的工作, 能将外语能力应用到开展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英日双语多边关系人才;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与批判创新思维,具有较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英日双语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扎实的英语、日语语言基础,并在语言学、文学文化、笔译口译、国别区域及工程英语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厚的中国情怀与旷远的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国标 4.2 素质要求)

第二,掌握全面的英日双语语言知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或达到国际水平测试同类标准,通过大学日语六级或国际日语能力测试 N2 以上;掌握英语语言学、日语语言学、欧美文学、日本文学、区域国别以及工程英语方向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建构;熟悉英美文化、日本文化及中国语言文化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外事、经贸、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在形成跨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凸显英语专业英日方向学习特色。(国标 4.3 知识要求)

第三,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英日双语语言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具备汲取外来优秀文化以及推动中国文化外宣的能力;具备工程英语读、写、译的基本运用能力以及技术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与利用、资料查询等基本的科研写作方法, 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理论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国标 4.4 能力要求)

主要课程:英语专业(英日双语方向)主要课程由英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日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学术研究方法课程、文学文化课程、国别区域研究课程、工程英语课程六部分组成。英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与交际、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法与写作入门、思辨性阅读与写作、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基础、英语口译实务;日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日语视听说、综合日语、日语思辨阅读、高级日语、日语语法、日语写作、日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研究方法课程:技术交流、文献检索与利用 E、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文学文化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论(英文)、西方文明史、日本社会与文化;国别区域研究课程:澳洲地区研究、欧盟研究、亚太地区研究、拉美国家研究;工程英语课程:工程英语阅读、工程英语文体、实用工程翻译、工程英语写作。各课程群由主要课程支撑,呈阶梯状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英语专业导论,社会实践,英日综合能力实训,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3. 英俄双语方向

培养目标:英语专业(英俄双语方向)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力求满足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外事、经贸、工程、文化、宣传、教育和科研等领域的工作, 能将外语能力应用到开展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英俄双语多边关系人才;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与批判创新思维,具有较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英俄双语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扎实的英语、俄语语言基础,并在语言学、文学文化、笔译口译、国别区域及工程英语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厚的中国情怀与旷远的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国标 4.2 素质要求)

第二,掌握全面的英俄双语语言知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或达到国际水平测试同类标准,通过大学俄语六级或俄语国家水平考试 B1 级以上;掌握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欧美文学、俄罗斯文学、区域国别以及工程英语方向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建构;熟悉英美文化、俄罗斯文化及中国语言文化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外事、经贸、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在形成跨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凸显英语专业英俄方向学习特色。(国标 4.3 知识要求)

第三,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英俄双语语言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具备汲取外来优秀文化以及推动中国文化外宣的能力;具备工程英语读、写、译的基本运用能力以及技术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与利用、资料查询等基本的科研写作方法, 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理论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国标 4.4 能力要求)

主要课程:英语专业(英俄双语方向)主要课程由英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俄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学术研究方法课程、文学文化课程、国别区域研究课程、工程英语课程六部分组成。英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与交际、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法与写作入门、思辨性阅读与写作、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基础、英语口译实务;俄语语言基础技能课程:俄语视听说、综合俄语、俄语思辨阅读、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语写作、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研究方法课程:技术交流、文献检索与利用 E、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文学文化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论(英文)、西方文明史、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国

别区域研究课程:澳洲地区研究、欧盟研究、亚太地区研究、拉美国家研究;工程英语课程:工程英语阅读、工程英语文体、实用工程翻译、工程英语写作。各课程群由主要课程支撑,呈阶梯状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英语专业导论,社会实践,英俄综合能力实训,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原标题: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

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

英语1.英语方向培养目标:英语专业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力求满足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外事、经贸、工程、文化、宣传、教育和科研等领域的工作,能将外语能力应用到开展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与批判创新思维,具有较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专业目录

学院专业名称学位授予门类专业情况优势、特色、品牌专业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工程力学工学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品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特色省级优势省级品牌校级优势机械电子工程工学国家级一流专业车辆工程工学省级一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级特色机器人工程工学2020年新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工程教

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专业目录

太原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截止)学院专业名称学位授予门类专业情况优势、特色、品牌专业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工程力学工学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品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国家特色省级优势省级品牌校级优势机械电子工程工学国家级一流专业车辆工程工学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机器人工程工学2020年新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特色省级优势省级品牌校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太原理工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之为推动校园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太原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13号)文件精神,太原理工大学2021年继续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飞行技术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坐落于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是一所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彰显“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4年8月,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包括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在内的两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

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太原理工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之为推动校园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太原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9】10号)文件精神,太原理工大学2020年继续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项目及招生计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从197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历经40余年传承与发展,现已成为山西学科全、规模大、实力强的理工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现场确认及体育专项测试通知

经研究决定,我校2021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现场确认和体育专项测试的有关工作安排如下:现场确认及测试1、现场确认时间:3月12日上午8:30-11:302、现场确认地点: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田径场3、考生现场确认流程:通过资格审查并在我校招生网进行公示的所有考生本人携带审核材料从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西门(千峰南路)进校,出示太原市健康码并进行体温检测等医学检查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招生简章

ChineseGovernmentScholarshipstudentenrollmentbrochuresof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一、学校简介I.Introductionto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Foundedin1902,TaiyuanUniversityofTechn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