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05-11 18:3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概况
  • 二、培养目标
  • 1、具有适应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能力,能够..
  • 2、积极跟踪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沿..
  • 3、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
  • 4、具有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在不同文化背..
  •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不..
  • 三、毕业要求
  • 1、工程知识
  • 2、问题分析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研究
  • 5、使用现代工具
  • 6、工程与社会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8、职业规范
  • 9、个人和团队
  • 10、沟通
  • 11、项目管理
  • 12、终身学习
  • 1、核心课程
  •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 五、毕业合格标准
  • 1、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65学分;
  • 2、完成第二课堂8学分。
  •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 1、标准修业期限
  • 2、授予学位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建于2001年(源自于无线电通讯专业,1980年),是广西最早、全国较早开设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广西“十三五”规划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通信天线与微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验实践平台,围绕天线、射频、光电子、光通信等特色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行业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扎实的电磁场与微波、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能力,能够胜任微波技术与天线、光电子应用、电子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 单位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与工程师水平相当的能力要求:

1、具有适应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能力,能够融合工程数理知识和电磁场与微波、光电子技术等专业知识,为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积极跟踪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沿,具有结合新技术、新方法,系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并具备工程创新能力。

3、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电子科学技术工程活动中,综合考虑工程技术与项目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具有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清晰表达和有效沟通,带领团队完成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项目。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 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提出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通过可行性分析,形成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问题的有效思路,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正确理解设计需求,考虑所需系统、单元、器件、加工工艺,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研究与性能评估,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解释,同时利用信息综合的手段,得出所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正确、有效及合理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具备对现代技术、资源和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开发能力,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分析、处理及性能评估,充分认识和理解各种技术、资源和工具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在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够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跨学科适应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综合运用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方式,就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有明确的认识,理解其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磁场与电磁波、光学工程、微波技术、光电子学(双语教学)、光通信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磁兼容、微波电路及 CAD 技术等。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验、微波光波综合实验、机械工程训练、基础工程设计、电子工程训练、生产实习、专业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五、毕业合格标准

1、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65学分;

2、完成第二课堂8学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原标题: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是以电子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通信技术为工具,注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交叉性学科专业。培养在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具备宽厚理论基础,具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全流程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在海洋信息处理方面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的宽口径、综合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建于2001年(源自于无线电通讯专业,1980年),是广西最早、全国较早开设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广西“十三五”规划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通信天线与微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验实践平台,围绕天线、射频、光电子、光通信等特色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专业概况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也是全国较早开办的专业,于2016年获批为广西特色本科专业(广西共批准16个)。本专业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新兴交叉专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明确为主攻方向,智能机器人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上升为国家战略;阿尔法狗机器人的异军突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为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打造学科发展生态体系、更好地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建设,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18年7月正式成立“院办大学”试点学院——人工智能学院(SchoolofArtificialIntelligence),并于2019年3月21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面向产业的工程教育和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培养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自2016年开始实施按大类招生,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入相应专业学习。一、专业概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80年,原名为电子计算机专业,于1981年下半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招生的计算机本科专业。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始建于1999年,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广西首批优质专业、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专业。本专业将融合科学计算基础知识与软件开发实用技能,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信息处理方向和算法设计与软件开发方向,使学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现有教师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0人,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专业概况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前身是微电子学专业,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是国内高校中率先设置的本科特色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批硕士点,2004开始招收本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3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更名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依托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成为“广西优势特色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7年开始实施按材料大类招生,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三个专业,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入相应专业学习。一、专业概况专业水平:201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成为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学科;是国家级一流专业点(2019年)、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19年)、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专业沿革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2001年,原名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广西最早设置的光电信息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550余人。2021年,本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托本专业建设的“光学工程”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广西唯一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的光电类专业。本专业发展沿革如图1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

一、专业简介“电子封装技术”专业(080709T)是国家适应集成电路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而设置的特设专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前身为“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2002年国家教委在本科专业目录之外特批的5个特色专业之一),学校于2003年在国内率先开设该专业并在同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11年入选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