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
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制定)
一、考试性质
202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技能考试(含专业知识笔试、专业技能操作测试),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选拔性考试,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技能考试,应当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依据
(一)依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
1. 职业(工种)名称:茶艺师
(1)职业定义:在茶艺馆、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的人员。
(2)职业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3)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2. 职业(工种)名称:评茶员
(1)职业定义:以感觉器官评定茶叶品质(色、香、味、形)高低优次的人员。
(2)职业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3)职业能力特征: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良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参照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标准。
1.《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2.《茶叶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定和最新颁布施行的茶叶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三、考试方法
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操作测试两部分组成。总分200分,其中专业知识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专业技能操作测试分为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必考项目每位考生必须参加考试,选考项目为考生从二个选考项目中任选一项参加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必考项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选考项40分,考试时间20分钟。
具体见下表:
考试项目内容 | 考试时间 | 分值 | |
专业知识笔试 | 45分钟 | 100分 | |
专业 技能操作测试 | 必考项目 | 40分钟 | 60分 |
选考项目 | 20分钟 | 40分 |
四、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以中职毕业生从业能力为立足点,实现技能考试内容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能的需要相互兼容,在识记、理解、运用各个层面,充分融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要素,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测量手段,将专业知识融入专业技能操作测试内容,将技能操作融入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植物生产与环境
(一)植物基础知识
1.了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解剖构造。
2.了解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100种。
3.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
4.掌握观察、描述、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掌握植物绘图方法。
(二)植物生理知识
1.了解植物生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机理。
2.掌握光合、水势、呼吸等重要生理指标的测定。
(二)植物环境知识
1.掌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环境、水分、温度、养分之间的机理和关系。
2.掌握土壤评土、培土技能。
3.掌握作物缺素症的诊断及解决方法。
二、茶叶基础知识
(一)茶叶生产
1.了解茶树生长规律。
2.掌握肥水管理与修剪技术。
3.掌握茶叶采摘方法与技巧。
(二)茶叶加工
1.了解绿茶、红茶加工原理。
2.掌握绿茶、红茶加工工艺流程。
3.掌握绿茶、红茶加工技术。
(三)茶艺基础
1.了解黑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品质特征。
2.掌握绿茶、红茶品质特征。
3.掌握绿茶、红茶品质识别方法。
4.掌握绿茶、红茶的基本泡法。
三、专业知识考试题型结构
类型 | 题型 | 题量 (根据各专业情况自行调整) | 分值 |
专业知识考试 | 单项选择题 | 20 | 60分 |
判断题 | 10 | 20分 | |
综合应用题 | 1 | 20分 | |
合计 | 31 | 100分 |
1.专业知识考试方式及时间
专业知识考试采用机考方式,每位考生必考,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2. 专业知识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1)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为适应茶艺与茶文化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知识及专业知识。考试内容分较易部分、中等难度部分及较难部分,各占试题的比例分别为20%、60%、20%,确保难易适中。
(2)评分标准
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全部为客观题,每个小题正确得全分,错误或未答不得分。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操作测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必考项目:红茶沏泡
项目 | 项目内容 | 评分参考 | 分值 |
过程考核 | 操作步骤1:选茶具 | 正确选取盖碗1套、公道杯1个、茶漏1套、杯托3个、品茗杯3个、随手泡1个、水洗1个、茶巾1条、赏茶荷1个、茶道组1套、茶夹1支、茶泽1支、茶盘1块,共17件茶具。少取或者错拿1件扣0.5分。 | 5 |
操作步骤2:布茶具 | 布席有主次,左右对称,便于操作。主次不分扣1分;左右不对称扣1分;茶巾的叠法错误扣1分;操作不方便扣1分;茶席总体不协调扣1分。 | 5 | |
操作步骤3:取茶 | 正确使用电子天平取茶。正确开机得1分;使用赏茶荷1分;去皮置零得1分;正确取3克茶样得1分;天平清理干净得1分。 | 5 | |
操作步骤4:温杯、洗具 | 依次烫洗盖碗、茶漏、公道杯、品茗杯。顺序错误扣1分,漏掉一件扣1分;随手泡冲水方向错误扣1分(顺时针方向);握盖碗手法错误扣1分;茶夹的拿法错误扣1分;夹杯的位置错误扣1分;品茗杯未蘸巾扣1分;公道杯未蘸巾扣1分;公道杯中的余水未倒在水洗里扣1分。 | 10 | |
操作步骤5:投茶、嗅香 | 正确投茶嗅香。用茶泽拨取茶叶手法错误扣1分;摇香手法错误扣1分;盖碗嗅香的手法错误扣1分。 | 5 | |
操作步骤6:冲水、泡茶 | 正确冲水泡茶。提壶冲水方向错误扣2分(逆时针方向);直接出汤,没有留泡茶时间扣2分。 | 5 | |
操作步骤7:出汤、分茶 | 正确出汤分茶。盖碗出汤拿法错误扣1分;忘记用茶漏扣1分;未依次分茶扣1分;公道杯未蘸巾扣1分。 | 5 | |
操作步骤8:敬茶、品饮 | 正确敬茶品饮。未双手敬茶扣1分;未用伸掌礼扣1分;未用三龙护鼎扣1分;香气滋味没泡出来扣1分。 | 5 | |
结果考核 | 效果 | 正确写出红茶沏泡的操作步骤,每错一步扣0.5分。 | 5 |
程度 | 操作控制在45分钟内完成。超时5分钟以内包括5分钟扣1分;超时5-10分钟包括10分钟扣3分;超时10分钟以上不得分。 | 5 | |
组织与卫生 | 衣着不干净整齐扣1分;不洗手扣1分;言行举止不文明,不听从指挥得1分;操作完成后,没有清洗茶具扣1分;没有整理茶台扣1分;将茶具放回指定位置得1分。扣完为止。 | 5 | |
合计 | 60 |
说明:1. 单个评分要素扣分不得超过该项最大分值。
2. 应明确集体评分方式,由两名以上的考评员同时参与对同一名考生的测评。
二、选考项目1:种子结构观察
项目 | 项目内容 | 评分参考 | 分值 | |
过程考核 | 操作步骤1:器皿洗涤 | 准备齐全,得1分;器皿清洗干净得1分;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得1分。 | 5 | |
操作步骤2:种子处理 | 剖切方向正确得1分;切口平滑得1分;切位正确的1分;技术熟练程度得1分。 | 5 | ||
操作步骤3:种子结构标注 | 双子叶植物 | 每项名称正确得1分,每项标注位置准确得1分。 | 5 | |
单子叶植物 | 每项名称正确得1分,每项标注位置准确得1分。 | 5 | ||
结果考核 | 效果 | 标注名称和位置全部清晰准确得5分。 | 5 | |
程度 | 30分钟内完成得5分,超过5分钟得4分;超过5-10分得3分;超过10分钟以上得2分。 | 5 | ||
安全与卫生 | 穿工作服得1分;擦操作台、洗手得1分;言行举止文明,听从指挥得1分; 操作完成后,清洗用具得1分;将用具放回指定位置得1分;清理环境得1分。 | 10 | ||
合计 | 40 |
说明:1. 单个评分要素扣分不得超过该项最大配分值。
2. 应明确集体评分方式,由两名以上的考评员同时参与对同一名考生的测评。
选考项目2:茶叶识别
项目 | 项目内容 | 评分参考 | 分值 | |
过程考核 | 操作步骤1:把盘 | 把盘正确得2分,茶样分上中下三层得3分。 | 5 | |
操作步骤2: | 绿茶识别 | 分别将属于绿茶类别的编号归类到绿茶类,样茶编号归类正确1个得1分。 | 10 | |
红茶识别 | 分别将属于红茶类别的编号归类到红茶类,样茶编号归类正确1个得1分。 | 10 | ||
结果考核 | 效果 | 茶叶识别选择准确得3分,书写清楚规范得2分。 | 5 | |
程度 | 30分钟内完成得5分,超过5分钟得4分;超过5-10分得3分;超过10分钟以上得2分。 | 5 | ||
安全与卫生 | 穿工作服得1分;擦操作台、洗手得1分;言行举止文明,听从指挥得1分; 操作完成后,清洗用具得1分;将用具放回指定位置得0.5分;清理环境得0.5分。 | 5 | ||
合计 | 40 |
说明:1. 单个评分要素扣分不得超过该项最大配分值。
2. 应明确集体评分方式,由两名以上的考评员同时参与对同一名考生的测评。
原标题:202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技能考试大纲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