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学校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旅大水产学校、大连水产学校,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目前惟一的一所以海洋工程、船舶制造、航海技术、海洋渔业专业为特色,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中专。行政主管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业务主管为大连市教育局,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凌河街,毗邻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383平方米,教学设备总价值1925万元,教职工106人,办学规模为1000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方式,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行教育、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积极推动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工匠文化进岗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多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大连市职业教育条例》等法规政策,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于行业发展、服务于生产需要”的办学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内涵素质,创新办学模式,更新教学设备,完善基础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开展学生职业资格培训,参加市级竞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面向市场、借力发展、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原则,注重市场调研,创新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联合办学,形成了多元合作共促发展的局面。
学校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市重点课题40余项,获国家、省级教科研成果奖30余项,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 “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2003年经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批准在我校设立了“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000年被大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大连市乡土人才培训基地”, 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普通中专,2013年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还荣获“辽宁省就业指导先进单位”、“大连市文明单位”、 “校风校纪校容校貌先进学校” 、“大连市绿色学校”、 “辽宁省就业指导先进单位”、 “全国网络系统示范单位”等称号。
专业名称 | 专门化方向 | 学制 | 招生 对象 | 招生 人数 | 主要课程 | 就业方向 | 学费(元/年/生) | 备注 |
船舶制造与修理 | 3 | 初中 | 20 |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焊接工艺、船体建造与修理工艺、船舶管路、船体装配工艺、修造船生产安全管理 | 今嘉船舶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船舶工业工程有限公司等 | 免学费 | 航海相关专业要求学生无色盲、色弱,双眼裸视1.0以上,无肾结石、胆结石,新生入校时须体检合格;且只招男生 | |
邮轮乘务 | 3 | 初中 | 20 | 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海上酒店基础知识前厅服务、邮轮客房服务导游业务、邮轮职业礼仪、邮轮餐饮服务、饭店外语、邮轮安全与救生、邮轮乘务概论、形体训练艺术欣赏、邮轮英语、旅游英语 | 亚洲航线丽星邮轮和星梦邮轮;欧美航线维京邮轮;推荐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地五星级酒店工作 | 免学费 | 要求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形象中上,身体健康,男生身高175cm以上,女生身高162cm以上,新生入校时需要面试 | |
船舶驾驶 | 3 | 初中 | 20 | 航海学、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水手英语、船员基本安全、水手工艺、船舶值班与避碰、航海仪器、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通信、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管理、捕捞基础、渔业船舶管理 | 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开创国际渔业资源有限公司、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台湾丰国水产股份有限公司等 | 免学费 | 航海相关专业要求学生无色盲、色弱,双眼裸视1.0以上,无肾结石、胆结石,新生入校时须体检合格;且只招男生 | |
航海捕捞 | 船舶驾驶 | 3 | 初中 | 20 | 免学费 | |||
轮机管理 | 3 | 初中 | 20 | 船员基本安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船舶管理、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轮机模拟器操作 | 免学费 | |||
航海捕捞 | 轮机管理 | 3 | 初中 | 20 | 免学费 | |||
船舶电气技术 | 3 | 初中 | 20 | 船舶电工工艺、船舶电力拖动基础、电气管理与工艺、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专业英语 | 大连船舶工业电气有限公司、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等 | 免学费 | ||
海水生态养殖 | 3 | 初中 | 20 | 生物基础、水产微生物、水生生物、鱼类学、水化学、生物饵料培养、动物营养与饲料、鱼类增养殖技术、甲壳类增养殖技术、贝类增养殖技术、棘皮动物增养殖技术、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技术、藻类栽培技术 | 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钦东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大连鹏远苗业养殖厂等 | 免学费 | ||
海水生态养殖 | 观光渔业技术 | 3 | 初中 | 20 | 水产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水化学、生物饵料培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导游业务、观赏水生生物养殖技术、观赏渔业养殖设施设备设计与建造、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游钓渔业技术、设施渔业养殖技术 | 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白鲸世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 | 免学费 | |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 | 3 | 初中 | 20 | 制冷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制冷和空调设备、电冰箱原理与维修、空调器原理与维修、制冷电气控制基础与技能 | 海尔集团、大金空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豪之英(中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日立仪器(大连)有限公司、BAC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毅都集团有限公司等 | 免学费 | 只招男生 | |
食品生物工艺 | 3 | 初中 | 40 | 基础化学、食品应用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加工工艺 | 美国海神叉水产有限公司大连代表处、上海开创国际海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申和食品、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财神岛海珍品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调味食品厂、辽渔集团远洋食品、大连普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 免学费 | ||
商务日语 | 3 | 初中 | 20 | 商务日语、电子商务、办公室自动化、市场营销、日文录入、商务礼仪、酒店管理概论、饭店外语 | 大连富丽华南山花园酒店、益德穿梭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海天白云假日酒店、大连陆泽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泊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新程软件有限公司、大连融众科技有限公司等 | 免学费 | ||
船舶驾驶 | 1 | 高中 | 20 | 同船舶驾驶初中起点三年制 | 同船舶驾驶初中起点三年制 | 免学费 | 航海相关专业要求学生无色盲、色弱,双眼裸视1.0以上,无肾结石、胆结石,新生入校时须体检合格;且只招男生 | |
海水生态养殖 | 1 | 高中 | 20 | 同船舶驾驶初中起点三年制 | 同海水生态养殖初中起点三年制 | 免学费 | |
学校现有教师71人,其中有研究生学历(学位)9人,本科以上学历57人,有正高级教师11人,副高级教师30人,省市骨干教师13人。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经常开展教科研活动,开展优质课设计,组织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国家级培、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和有有关业务比赛,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有多位教师在全国及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说课大赛、信息化大赛中获奖。
学校教学设备完备先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各教室配有投影仪和闭路电视,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各专业都有相对应的实验室和实训车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达到1:1。
实验室:分化与水化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实验室、船舶电工电子实验室、鱼类学实验室、生物媒体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机械基础陈列室、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室、标本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
实训室:水手工艺实训室、轮机模拟实训室、航海通讯实训室、航海模拟器实训室、制冷空调运行与维修实训室、观赏动物实训室
实训车间:食品加工实训车间、海水生态养殖实训车间、饵料培养实训车间、轮机实训车间、船体建造实训车间、船舶电气技术实训车间
我校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招生方式:考生可在生源地报名参加中考,并在普通中专第一志愿填报学校;或到学校报名、网上报名以及电话预报名,考察合格后经省、市招生办批准录取。
在我校就读过的学生来自祖国大江南北,有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内蒙、黑龙江、吉林及辽宁等地。
A. 我校所有专业免学费就读;
B. 学校全面负责推荐就业;
C. 优秀学生可获得大连市政府奖学金3000元/年;
D. 海水生态养殖与观光渔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免学费的基础上,两年内可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
E. 其他专业家庭困难的学生经审核批准,可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
F. 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按年度发放校内奖学金。
G.被评为大连市三好学生每年可获得大连市政府奖学金3000元。
学校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念的指导,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组织用工企业到校与学生双选见面,举办企业用工信息发布会,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有关人员经常到企业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走访及跟踪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就业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稳定学生就业,同时为调整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设置提供依据。学校在学生毕业前一年或前半年与企业联系签订就业实习协议,安排学生就业实习。学生毕业后,根据学生与企业的意愿选择就业。目前,我校同30多家企业签订了用人合作协议,充分保证了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的必由之路、创新之路和希望之路。多年来,学校加强与企业联系,深度开展合作办学,签订就业实习协议,或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每年还举办校企合作论坛会,校企双方就学生资质证标准、学生实训课开展、学生德育教育、企业人才需求趋势、企业员工到校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和总结经验做法,分析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发展方向,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和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