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师专是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成县师范学校和礼县师范学校合并为陇南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原成县师范创建于1937年,原礼县师范创建于1973年。2001年4月,两所中师合并组建了陇南师范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陇南师范学校升格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12月,陇南农校和成县职业中专整体并入陇南师专。2014年学校成为承担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全国唯一专科学校。2015年学校加挂陇南电子商务职业学院牌子。2019年12月,西北师范大学在陇南师专设立“初等教育学院”,两校联合开展“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学生培养工作。
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5个(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语文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校级精品课程42门、重点课程36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众创空间各1个,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厅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0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结项64项。顺利通过2008年和2013年两轮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9项、市(厅)级项目235项、横向项目21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70篇(其中:SCI、CSSCI等核心期刊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7部(其中:专著24部、合著4部、主编10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64种(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外观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40余项;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374项(其中:省(部)级21项、市(厅)级353项)。学校在白马藏族、早期秦文化、陇蜀古道及特色产业、资源开发等地域经济文化研究领域成果较为丰硕,形成了一定优势。
学校在83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6万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和其他专门人才,被誉为“陇南基础教育的母机”和“基层干部的摇篮”,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师范教育优良传统,全力提升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打造专业特色,争取将学校建设成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序号 | 专业 代码 | 专业名称 | 招生方式 | 学费 (元/年) | 所在学院 | ||
普通高考 | 综合评价 | 中职升学 | |||||
1 | 670105K | 数学教育 | * | 3200 | 数信学院 | ||
2 | 670108K | 化学教育 | * | * | 3200 | 农林技术学院 | |
3 | 670111K | 地理教育 | * | * | 3200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4 | 670109K | 生物教育 | * | * | 3200 | 农林技术学院 | |
5 | 670104K | 语文教育 | * | * | 3000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
6 | 670106K | 英语教育 | * | 3000 | 外国语学院 | ||
7 | 670103K | 小学教育 | * | * | * | 3000 | 初等教育学院 |
8 | 670115K | 思想政治教育 | * | * | 300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9 | 670110K | 历史教育 | * | * | 3000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10 | 670102K | 学前教育 | * | * | * | 3000 | 学前教育学院 |
11 | 670102K | 学前教育(双语方向) | * | 3000 | 外国语学院 | ||
12 | 670112K | 音乐教育 | * | 3900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
13 | 670113K | 美术教育 | * | 3900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
14 | 670114K | 体育教育 | * | 3400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
15 | 670301 | 文秘 | * | * | 4500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
16 | 640101 | 旅游管理 | * | * | 4500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17 | 6102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 * | * | 4500 | 数信学院 |
18 | 610211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 | 4500 | 数信学院 | ||
19 | 56030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 * | 4500 | 机电工程学院 | |
20 | 630302 | 会计 | * | * | * | 4500 | 电子商务学院 |
21 | 570104 | 农业生物技术 | * | * | 4500 | 农林技术学院 | |
22 | 650207 | 舞蹈表演 | * | 5000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
23 | 670102K | 学前教育(艺术方向) | * | * | 3000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
24 | 530102 | 供用电技术 | * | * | 4500 | 机电工程学院 | |
25 | 510301 | 畜牧兽医 | * | * | 4500 | 农林技术学院 | |
26 | 510202 | 园林技术 | * | * | 4500 | 农林技术学院 | |
27 | 630801 | 电子商务 | * | * | 4500 | 电子商务学院 | |
28 | 590107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 | * | 4500 | 农林技术学院 | |
29 | 650101 | 艺术设计 | * | 5000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
30 | 640105 | 酒店管理 | * | * | 4500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31 | 670101K | 早期教育 | * | 待定 | 学前教育学院 | ||
1、“*”代表该专业在该类别里招生; 2、具体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下达计划为准; 3、个别专业的收费标准若有变动,以省发改委、财政厅文件通知为准。 |
我校今年主要有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招生、中职升学考试招生、普通高考招生三种方式。
1、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招生
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具有省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应、往届毕业生可参加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录取。
2、中职升学考试招生
符合我省报名条件、具有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学籍的应往届毕业生可参加中职升学考试录取。
3、普通高考招生
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具有高考成绩的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包括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均可报考。四川、青海、宁夏、新疆等外省生源也可报考。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勤、减、免、缓”及 “绿色通道”等为主的“八位一体”资助体系,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均可享受以下各类奖学金和资助金:
1、国家奖、助学金:按甘肃省教育厅下达的指标和评选条件评定,每学年评定一次,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3300元)。
2、学校综合奖学金:学校为鼓励学生在校积极上进、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奖项,根据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和家庭经济条件综合评定,每学年评定一次,按等次发放,奖金900—2000元。
3、新生学校助学金:一年级学生享受学年人均300元的学校助学金。
4、单项奖学金:学校对在省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活动中获奖的学生,按其获奖级别分别给予600元—3000元的奖励。
5、专项奖学金: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设立了“邓品珊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1000元。
6、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受理并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7、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计发津贴,予以资助。
8、绿色通道: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绿色通道”,帮助新生顺利入学。
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中职升学考试、普通高考招生计划纳入我校今年国家核定的招生计划总数内,录取数据由甘肃省教育考试院上报教育部,进入高校学生学籍库。通过综合评价、中职升学考试招生进入我校的考生,在学费、住宿费、困难学生资助、奖学金、毕业文凭、就业待遇等方面与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完全一致。
1、升学
(1)普通专升本: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满后,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被本科院校录取后继续学习两年,取得和普通高考考取本科院校相同的普通本科学历。
(2)专接本:学生可在校参加我校和西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甘肃)联办的应用型本科,各科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书。
总之,如果学生在校认真学习,完全有机会能够通过专升本考试或提升自己的学历。
2、就业
(1)政策就业: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加省内外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民生实事就业项目招考,通过招考实现稳定就业,近年招考录用人数在同类专科学校中居于前列。尤其是近年在学校“抓两头、促中间”的整体就业方针指引下,毕业生在新疆、省内的事业单位都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2)市场就业:学校已形成以省内及周边为核心,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及新疆为两翼的市场格局。为满足毕业生应聘就业岗位需要,学校每年举办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会、招聘宣讲会等活动,提供大量专业对口度高、就业发展前景好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供毕业生进行就业选择。近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率在95%以上。
(3)继续深造:鼓励引导毕业生参加全省普通专升本考试,近年来被省内本科院校录取人数连年大幅提升。
(4)应征入伍:积极做好应征入伍各项宣传、服务工作,鼓励毕业生到部队接收锻炼,谋求更好发展机会。
(5)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1、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各省(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执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办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
2、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中职升学考试、普通高考等的录取工作全部在计算机远程网上进行。
3、各专业原则上按已公布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当录取过程中出现各专业之间线上生源差距较大的情况时,在总计划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减少或取消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计划,相应增加生源充足的专业招生计划。
4、学校依照省级教育考试院所公布的低录取控制线及投档原则,遵循“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按实际投档情况进行录取,经首轮投档后未完生计划时,则重新征集志愿,直到完生计划为止。普通高考录取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好的省份完生计划。
5、院校录取规则: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即投递院校志愿时按照“分数优先,遵从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
6、专业录取规则:实行“志愿清”录取规则,即按照“志愿优先、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专业计划、志愿顺序、成绩高低依次录取。所报专业均录取不上时,服从调剂者调剂到其他未录满专业,不服从调剂者退档。
7、新生报到后,学校将进行身体复查和入学资格审查,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学生,根据复查结果,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作休学或退学处理;对在入学资格审查中查实的违反招生规定的学生,取消学籍,予以清退。
学校占地面积103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7.7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0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6亿元。共设有14个二级学院,15个职能部门,2个教辅机构,1所附属实验学校,5个校级科研机构。开设有47个专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12个,实习实训基地13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97.11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65万余册,各类期刊1071种。
学校现有教职工596人,其中专任教师46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2人,副教授12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5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市领军人才7人,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7人,陇南市“园丁奖”教师9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外籍教师3人,聘请客座教授43名,特聘教授7名。在校学生101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