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内蒙古排名:58 呼和浩特排名: 26
  • 更新日期: 2023-03-09 10:39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471-3662971
  • 网址: http://www.imufe.edu.cn
  • 学校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二环路185号(西)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校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始建于1960年,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文、理、工协调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大学。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300多人。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和高校教师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15个蒙汉双语授课专业,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7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0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9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6个科研教学辅助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内蒙古财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经济管理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基地,全国少数民族蒙汉兼通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内蒙古财经大学招生专业

国家专项计划普通文科
财政学、会计学、法学
国家专项计划普通理科
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
地方专项计划普通文科
金融学、资产评估、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地方专项计划普通理科
金融学、资产评估、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地方专项计划蒙授文科
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
地方专项计划蒙授理科
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建有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网络中心和各个专业的实验室或模拟训练教学设施。其中,自治区大的文科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是自治区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室、CAI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硬件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图书馆馆藏图书22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为150多万册、电子图书为70多万册(种);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EBSCO、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20多个数据库;建立了馆藏文献书目数据库;全馆采取大格局,设立集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的阅览室(区),实行“一站式”服务;引进了先进的图书馆信息管理软件--“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



内蒙古财经大学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41名,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教师22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6.43%。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名,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8名,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人选4名。

  


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学改革

学校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重点,配套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将普通本科学生中期分流的“5+3”培养模式调整为“2+6”模式;在财政学、会计学等专业开展了“双证班”教学改革,在经济学专业、数学专业试行了“经济学—数学”专业基地班实验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企业开展专业共建,联合培养人才。采取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采取“3+X”的模式,公共英语教学采取了分级教学,在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增设了个性发展模块。



内蒙古财经大学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四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项目265项。学校共立项校级科研项目291项、立项校级教育教学项目230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4332篇,其中核心期刊1836篇,核心期刊比例达42%。共出版专著和教材441部;共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02项,其中一等奖5 项,二等奖52项。现出版《财经理论研究》和《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刊物。学校还设有内蒙古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社情民意调研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高等民族财经教育研究中心、自治区科普基地等六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

  


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才培养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目前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本专科多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保持100%,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收学和金融学5个专业在本科一批进行招生。建校5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其中自治区金融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中的中层以上管理者近30%为我校毕业生,他们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财经大学招生就业

学校推行以就业带动招生、以就业促进培养质量的“招生—培养—就业(创业)联动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多年来,学校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始终大幅度高于自治区低控制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于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学校按照“1236”理念积极开展就业工作,并形成“两双一帮一公示”特色工作做法。2012年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0.77%,在自治区本科高校中位居前列。2013年教育部授予内蒙古财经大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面对高等教育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趋势,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做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财经大学联系方式


 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名称:内蒙古财经大学

    2、学校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3、办学层次:硕士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

    4、学校代码:10139

    5、联系方式:西校区:呼和浩特市北二环路185号

       东校区: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47号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费学历


学费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

新生入学后,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和管理。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制期限内,对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并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并颁发内蒙古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并颁发内蒙古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内蒙古财经大学招生咨询


 考生可通过信函、电话或登陆网站获取学校概况、招生计划、专业介绍、录取结果等详细信息。

招生咨询电话:0471—5300555  0471—5300312

招生办公室电话:0471—5300319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北二环路185号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 010070  

推荐内容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2020-12-17 18:29]

电子商务(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经济管理理论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化管理和商务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开展商务活动和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现代商务智能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分析和设计,商务数据处理、分析与应用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程序设计基础、管理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电子商务概论、统计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络营销、大数据存储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20-12-17 18:2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现代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管理活动和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能力,能够胜任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大数据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管理基础、会计学、统计学、大数据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数据库系统概论、网络爬虫与信息提取技术、计算机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20-12-17 18:28]

软件工程(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该专业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求为导向,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实际工程为工程教育背景环境,结合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人文道德素质,拥有良好团队协作意识,软件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经验,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新产品和新系统开发需求,能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并优化自身理论知识体系,拥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软件工程人才。(二)主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安全方向)[2020-12-17 18: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方向)(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分析、设计、集成、开发、测试、维护等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应用领域技术难题的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安全导论、应用密码学、数据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蒙汉双语授课)[2020-12-17 18: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蒙汉双语授课)(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自治区信息化建设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计算机技术支撑的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12-17 18:2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接轨国际,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公司、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计算机系统维护、嵌入式应用开发等工作。(二)主干课程: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高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2020-12-17 18:27]

公共关系学(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公共关系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善策划、懂管理、会传播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公共关系专业人才。(二)主干课程: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公关实务、CI战略、公关策划、危机管理、公关语言学、公关礼仪、公关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会计实务、个人形象设计、公关心理与人际沟通及公务员考试相关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0-12-17 18:27]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开设的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本校的经济学、管理学、理学等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形成“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价值判断理念,管理技术定量分析为工具方法,突出写作表达沟通能力”为指导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定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情,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并且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20-12-17 18:26]

行政管理(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行政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现代公共行政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兼具经济分析和财经管理专长,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创新能力,可以胜任公共部门和企业组织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二)主干课程:公共行政学、行政思想史、国家行政法律制度、政治学、电子政务、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同时适应各级各类公务员考试的需要,本专业开设公文写作、公务员能力训练、申论等与公务员综合能力提升紧密相关的实践课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0-12-17 18:26]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学制四年)(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宽广的人文视野,了解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运行规律,具备扎实的经营管理理论功底的,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经营企业以及文化市场,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运营、文化产品营销、文化活动策划等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二)比较优势:本专业立足内蒙古地区,辐射西部各省市,以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优势为依托,培养文化与管理兼通的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