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国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学校下设5个学部、22个学院、1个书院、2家附属医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全日制硕士生4000余人,博士生400余人,教育学历生1500余人,各类留学生2050余人(学历生50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九大计划,着力培养胸怀经纬、求真务实、品高学优、工勤业精、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青睐。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个,“创客空间”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和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均超过800项,培养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徐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和先进集体。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学校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国防军工特色,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6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九年蝉联11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13项,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学校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现代机械装备”等特色科研优势,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学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天津市首批“文明校园”、“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入选文化部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建有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心。
学院 | 专业 |
---|---|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中外合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
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动画 |
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光源与照明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天津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表演、产品设计、工艺美术 |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工业工程、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
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编导、学、广告学、英语、日语 |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
天津工业大学学院 | ------ |
天津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 |
天津工业大学博雅书院 | ------ |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仍执行学年制收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学费22000元/生·年,与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分析与智能管理)专业学费24000元/生·年。
住宿费1200元/生·年。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名。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学校与德国、英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6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入围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2个奖项,加入欧洲纺织大学联盟,在布基纳法索建立该国首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共建“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校际交流开展本科“2+2”“3+1”和研究生交流学习、双学位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项目,每年大力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境)外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来校学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向未来,学校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光大“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学校品格,弘扬“爱校尚德、励学笃行、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坚持“工科做强、理科做优、文科做精、统筹推进”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统筹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布局。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群)、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