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1973年的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创办于1976年广州市体工队,1996年更名为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2004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广州市政府举办的全国首家省会城市、全日制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建设,已发展成为全国17所体育职业院校中2所省级示范性建设院校之一,广东省25所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单位之一,也是全国15个“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之一,连续4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教体融合,培养拔尖竞技体育人才。学院竞技体育训练背景深厚,人才辈出。先后培养了杨维、张洁雯、杨景辉、杨伊琳、雷声、张雁全、陈艾森、刘诗雯等8名奥运冠军,谢杏芳、樊振东等34名世界冠军,夺取世界冠军126项/次,向上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100多人。学院优化新周期项目布局和运动员梯队建设,优势优投,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形成“科学选材、学训结合、综合保障、团队服务、重点保障”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学院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取得3金1铜,2人次第五的历史好成绩,为广州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以“提升文化素质、增强专项技能、培养体育精神”为主线,通过对运动员运动训练、知识学习以及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整合,系统解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文化教育与训练竞赛非均衡发展问题,形成了从初等、中等、高职、本科贯通的“十六年体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双向互动、拓宽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学院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广聚国(境)内外优质体育教育资源,与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学大学体育商学院开始合作办学,与美国春田大学健康体育娱乐学院共建体育保健专业实训基地,与韩国忠北体育高中建立运动员、教练员相互交流机制。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智力资源,输出本院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课程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体育人才。学院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体育院校、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为国内外体育院校、体育机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训练竞赛、医疗康复、餐饮住宿等一体化服务。为广东省加强粤港澳的深度合作、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纽带发挥积极作用。
弘扬冠军文化,培育职业精神。学院以“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爱国奉献”为内核,培养师生“爱国、敬业、阳光、团结”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加强作风、教风、学风建设,打造“冠军讲坛”、“冠军林(桂园)”等体育文化品牌项目。将专业培养与企业文化、体育文化相融合,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今天,学院正在围绕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推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构为途径、力促职业教育、竞技体育、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向着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流学校,冠军摇篮”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
1.招生类别:体育术科类 院校代码:13708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招生区域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住宿费 | 备注 |
022 | 社会体育 | 广东 | 35 | 3 | 6410 | 1000~1200元/学年 | |
023 | 运动训练 | 广东 | 9 | 3 | 6410 | 1000~1200元/学年 | |
024 | 体育保健与康复 | 广东 | 40 | 3 | 6410 | 1000~1200元/学年 | |
025 | 体育运营与管理 | 广东 | 28 | 3 | 6410 | 1000~1200元/学年 | |
026 |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 | 广东 | 19 | 3 | 6410 | 1000~1200元/学年 |
备注:除有说明外,学制单位为“年”,学费单位为“元/学年”,住宿费单位为“元/学年”。
以上招生类别及招生计划,终以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专业目录》为准。
2.招生类别:理科类 院校代码:13708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招生区域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住宿费 | 备注 |
030 | 社区康复 | 广东 | 10 | 3 | 5250 | 1000~1200元/学年 | |
031 | 市场营销 | 广东 | 5 | 3 | 5250 | 1000~1200元/学年 | |
032 | 酒店管理 | 广东 | 5 | 3 | 5250 | 1000~1200元/学年 |
备注:除有说明外,学制单位为“年”,学费单位为“元/学年”,住宿费单位为“元/学年”。
以上招生类别及招生计划,终以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专业目录》为准。
3.招生类别:文科类 院校代码:13708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招生区域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住宿费 | 备注 |
027 | 社区康复 | 广东 | 10 | 3 | 5250 | 1000~1200元/学年 | |
028 | 市场营销 | 广东 | 6 | 3 | 5250 | 1000~1200元/学年 | |
029 | 酒店管理 | 广东 | 6 | 3 | 5250 | 1000~1200元/学年 |
备注:除有说明外,学制单位为“年”,学费单位为“元/学年”,住宿费单位为“元/学年”。
以上招生类别及招生计划,终以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专业目录》为准。
4.招生类别:体育术科类(中外合作) 中外合作类单独代码:73708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招生区域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住宿费 | 备注 |
002 | 体育运营与管理 (中外合作) | 广东 | 22 | 3 | 14200 | 1000~1200元/学年 | 与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备注:除有说明外,学制单位为“年”,学费单位为“元/学年”,住宿费单位为“元/学年”。
以上招生类别及招生计划,终以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专业目录》为准。
1.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每人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5000元,国家助学金按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三个等级,依次为每人每学年4000元、3300元和2300元。
(2)学院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每人1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800元,三等奖学金每人600元。
(3)黎伟权校友奖学金:广州康威集团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黎伟权先生出资设立,优秀学生和特困学生每人2800元。
2.助学措施
(1)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学费减免: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按照我院学费减免办法实行减免学费。
(3)勤工俭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
(4)临时困难补助:对家庭或个人遭遇某种特殊原因而出现重大困难的学生给予临时困难补助。
(5)入学“绿色通道”: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学院位于广州市东北面,毗邻天河高校区。目前占地面积约271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拥有全国一流、亚洲领先的训练实训场馆和设施,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图书馆、校史馆、学生公寓、综合餐厅等,并设有科研、医务等配套机构和设施,全方位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学院拥有一支由专任教师与专项教练员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高职专任教师120人、中小学教师51人、教练员8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高级职称80人,占28.17%。现设9个管理机构、7个教学机构、7个教辅机构、1个附属机构以及14个项目运动队,在读高职、中职和运动员3000余人。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人才强校、金牌荣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 “崇德、善搏、求实、勤学”的校训,明确了“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海内外,打造拔尖运动员孵化哺育基地、优秀体育人才终身教育园区和体育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教体融合、学训一体”的办学特色,培养为国争光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体育人才。
学院先后被授予“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2010年广州亚运会先进集体”、“2011年全国训练先进单位”、“2012年广州市集体二等功”、“2016年广州市集体二等功”、“2017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协同创新,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学院发挥“校队合一”的体制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广州体育职业教育联盟,构建纵向衔接、横向互通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以“服务发展、精致育人、强化特色”为目标,优化专业布局,现设“三系四部”,共8个专业,分别为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社区康复等,分别形成“学训交替、技术引领”、“课堂+俱乐部”、 “系所一体,学工结合”、“校企联动、岗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专升本”办学渠道,与广州体育学院合作开展运动训练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学院建立“学训研服”一体综合实训基地,实行“三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体育技能等级证书)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达96.89%,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