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西藏排名:18 林芝排名: 3
  • 更新日期: 2023-03-09 21:39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 网址: http://www.xza.cn/
  • 学校地址: 西藏林芝八一镇学院路8号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坐落在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八一镇,占地1300余亩,东临碧波浩淼的尼洋河,西倚苍翠葱郁的觉木山,校园依山傍 水,满园苍翠,鸟语花香,幽静雅致,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是西藏自治区惟一一所集农、工、理、管学科于一体,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的高等理工农业院校。学院创建于1972年,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2001年9月与原西藏大学 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目前学院相对独立办学。学院长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自治区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胡锦涛、乔石、阿沛·阿旺晋美、热地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曾先后来学院视察工作。
学院积极创建一支“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改革创新意识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志存高远”的高素质 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76人(不含援藏干部),其中专任教师35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149人,占42%;讲师 144人,占40%;博士(博士后)28人、硕士179人,占58%;24名教师正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批)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 作者、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10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西藏“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自治区级优秀教师、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5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 兵、自治区教学能手、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5541人、研究生114人;教育学生774人。
学院党委下设10个党总支(含1个离退休党总支)、12个直属党支部;党总支下设37个党支部,其中学生党支部15个、教工党支部18个、 离退休党支部4个。学院下设25个正处级单位,其中教学科研单位9个: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电 气工程学院、公共教学部、教育部和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
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学科11个。有博士学位授予 点建设学科1个;有生态学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生物学、生态学、作物学、林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推广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36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其中教育部、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教学团队2个。学科及专业 广泛涉及农、牧、林、水、电、生态、环境、食品、工程等领域,与全区经济建设紧密相关。设有教学科研实验室59个及自行设计建设的教学实习农场、牧场、果 园、苗圃、水电站等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国家级野外定位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16 个。建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实验基地、西藏自治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 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多个基地,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西藏教学点2个,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牧学院教育站2 个。建有校园网,图书资源总量(含远程)超过201万册(种);出版学报、校报等。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强,现有固定资产33057.6万元,其中教学科 研仪器设备总值5900万元。
学院立足西藏,服务“三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以智力和技术支撑经济建设为己 任,坚持育人为本这个教育工作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 展,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建院42 年来,已为西藏农牧林水电等行业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15000余人。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均显示出扎实的功底、较强的竞争能力、动手能力和发展 潜力,深受社会欢迎和信赖。我院毕业生工作在西藏各条战线,真正“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技术、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骨干, 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当代大学生的榜样——祁爱群就是我院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正如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 同志2010年4月10日在我院视察工作时指出的,“农牧学院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农牧业院校……成为了西藏各级领导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的摇 篮”。
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推动校地合作,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走出了一条充 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科研平台优势、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十一五”以来,326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立项,到位经费 10282.3万元,78.6%的经费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涵盖了农、理、工、经、管等学科内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3项; 公开发表论文近2300篇,其中核心期刊537篇,被sci收录10篇、ei收录7篇、cpci收录1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获6项专利授权。围绕西藏 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研究,先后在拉萨、那曲、山南、昌都等地(市)建立各种生态类型试验示范区,在藏北高寒退化草地等应用推广相关技术5万亩,为国家生态安 全屏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承担各类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规划设计、建材检测、科技示范等社会服务215项,研制生产了“牦牛瘦死病疫苗”,推广6个 玉米新品种及双低饲料油菜饲油1号、藏鸡鸡苗、藏猪繁育技术,不仅拓宽了老百姓生产选种渠道,提高了科技含量,实现了增收目标,更有力地推进了农牧业产业 结构调整,产生了十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农牧厅、林业局、科协等单位及部分地县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36班次,利用科研项 目对农牧民开展玉米新品种种植和藏香猪、藏鸡饲养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人员7200多人次;每年科技人员下基层从事科研和社会服务达300余人 次。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始终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断深化改革,实行办学。教育部、农业部、国家 林业局、水利部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有关部局、高校、科研机构共29个单 位,先后分七批选派了76名高素质援藏干部(含第七批10名援藏干部)对口支援我院,有力地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和平台,为学生个性 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渠道多样。近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 学生结构模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和自治区“成才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及自治区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了多次优秀 组织奖和20余项作品奖;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 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诸多荣誉,个人多次获奖。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奖、贷、助、补、减(免)”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 励志奖学金、农牧学院“特困学生专项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一对一”帮扶等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帮扶措施20余项,资助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吸引社会人士设立奖助学金3项。从2009级学生开始,自治区对我院44个涉农专业实行了免费教育,并给予生活补助。
学院先后荣膺“全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西藏自治区文明学校”,全区高校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进步奖”、“教学管理奖”和“实验与实践教学 奖”;2007年10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1年被评为“全区教育系统优秀党组织”,2012年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 模范集体”、“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学院及有关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集体奖励53次,教 职工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个人奖励100余人次,学生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个人奖励200余人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院将始终立足西藏、面向“三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 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对口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科学管理、依法治校、改革创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 特色兴校、品牌荣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博学为农、精业兴藏”的校训和“爱国、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弘扬“老西藏精神”和学院“筹建精 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西藏高等农林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坚强 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办学定位

一、办学定位:立足高原、面向“三农”、服务西藏,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 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拓展,努力培养爱国敬业、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 建设为重点,面向西藏经济积极拓展急需专业,面向高原优势稳固发展传统学科,实现农、工、理、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到建校六十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原特 色鲜明、优势学科突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

二、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 育规律,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坚持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坚持以质量求生 存、以人才促发展、以学科显特色、以管理增效益的治校方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开展科技服务,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和科技支撑。

三、办学理念: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特色立校、文化彰校。

四、办学思路:以质量求生存、以人才促发展、以学科显特色、以管理增效益。

五、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高原,面向“三农”,服务西藏。

六、发展目标定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将学校建设成为专业结构合理、教学质量优良、管理服务完善、社会效益显著的地方农业院校。建校六十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原特色鲜明、优势学科突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

七、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八、学科专业定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传统专业,面向高原特色发展优势学科,实现农、工、理、管多学科协调发展。

九、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爱国敬业、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十、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拓展。

十一、办学规模定位:保持现有本科生规模(5000人),扩大研究生规模(600人)。

推荐内容

2023年西藏农牧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2-12-16 13:10]

农牧学院研究生处2022年09月16日 西藏农牧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学校招收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普通专升本新生入学须知[2022-12-14 15:19]

2022年普通专升本新生入学须知一、《录取通知书》是新生入学报到和办理进校手续的重要凭证,切勿丢失。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到专科就读学校提取考生档案,并在报到时将档案交我校相关二级学院。(档案未密封者,不予接受)。二、根据我区就业制度改革政策,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规定,为避免学生在毕业时,因户口问题带来学生自身就业的诸多不便,我校不予接纳新生户口迁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专业学费一览表[2022-12-13 19:41]

学院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层次科类学制学费标准(元/年)住宿费标准(元/年)植物科学学院090101农学本科理工4免补专业免补专业090102园艺本科理工4免补专业免补专业090103植物保护本科理工4免补专业免补专业120301农林经济管理本科文史/理工4免补专业免补专业120302农村区域发展本科文史/理工4免补专业免补专业动物科学学院090701草业科学本科理工4免补专业免补专业090301动物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新生入学须知[2022-12-13 19:41]

新生入学须知一、《录取通知书》是新生入学报到和办理进校手续的重要凭证,切勿丢失。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到各地(市)招生办提取考生档案,并在报到时将档案交我校(档案未密封者,不予接受)。二、根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藏党发〔2017〕9号)精神,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毕业后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双向选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普通本科招生简章[2022-12-06 11:04]

西藏农牧学院普通本科招生简章(2022)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普高招生专业简介[2022-12-02 09:33]

一、植物科学学院(一)学院介绍植物科学学院原系创办于1971年的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西藏农牧学院前身)的农科,西藏农牧学院1978年独立办学后称为农学系,自2009年更名为植物科学学院至今。我院现有教职工62人含业务挂靠在植科学院的9人。职称结构:教授14人,占22.6%,副教授20人,占32.3%,讲师15人,占24.2%,其他人员14人占20.9%;学历结构:博士4人,占6.5%,硕士39人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普高招生计划一览表[2022-12-02 09:33]

西藏农牧学院2022年普高招生专业计划一览表专业名称科类西藏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广西部队地方专项预留计划总计农学理工 634 3   201090园艺理工                 40  40植物保护理工11   3 244 224662  28 74农林经济管理文史15 3 2   3  2        25农林经济管理理工   3 323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22-11-26 20:0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依法治招”工作要求,保证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名称:西藏农牧学院。办学地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

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2022-03-21 10:44]

西藏农牧学院2022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我区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院将开展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2022年是我区专升本考试改革的第一年,为充分做好相关工作,现将有关报考事宜公布如下:一、学校简介西藏农牧学院是社会主义新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起

2017年西藏农牧学院普高招生简章本专科简介[2022-03-18 17:29]

一、植物科学学院1.090101农学(本科)农学专业曾荣获西藏自治区农学特色专业建设特等奖,现有知名专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各1名,高级职称13人,多人成功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自治区自然基金多项,在青稞、油菜、玉米等作物的基础创新性研究中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西藏农牧学院优势专业,农业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