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招生专业介绍

2014-05-27 15: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自动控制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该专业为宽口径引导性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设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主要特色: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具备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电力拖动、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电气检测技术、发电厂电气、新能源技术、计算机技术 (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 )、信号与系统、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等。
毕业生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     http://baike.***/view/3115375.htm供电局     http://baike.***/view/977209.htm发电厂     http://baike.***/view/78573.htm,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自动化
该专业培养具备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PLC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电机原理与拖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课程等。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可以使学生获得一流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训练。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有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通信系统、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自动化与控制工程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及企业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
 
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快速适应社会能力,有一定的气象基础知识,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分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主要课程有: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毕业生就业面广,实践能力强,主要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电子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生产、运行、维护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以及掌握本专业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有一定的气象基础知识,能够在微电子、电子元器件、微波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的专业应用型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电磁场理论、微电子器件基础,微电子基础实验、传感器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波技术,光电子系统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院所、教育单位、电子通信、仪器制造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
 
通信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有一定的气象通信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通信部门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应用型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有: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网基础、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课程。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开发能力强,实践手段过硬,可以组建局域通信网,并对各种通信网络进行检测、维护、改造等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通信企业、软件公司等单位从事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等工作。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英语、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多媒体技术、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教育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工作。
 
软件工程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较强的软件开发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并具备软件工程管理知识,具有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英语、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质量控制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软件设计、统一建模语言UML、移动计算、Web技术与应用、XML基础、算法设计、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和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中从事软件研发、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经济与贸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该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应用型、外向型专门人才。除基础课外,该专业主要开设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双语)、电子商务、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会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学等主干课程。同时开设经贸英语口语、国际投资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运输与保险、海关实务等选修课程。
学生毕业后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外贸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市场营销
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础,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解决营销中实际问题,具有较强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基础课程外,该专业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经济统计学、推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商务英语、广告学、商务礼仪等课程。
毕业生可选择在各类工商企业、公共服务与管理等部门中从事市场研究、市场策划与开发、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经纪与代理等相关工作。
 
物流管理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活动中的物流流程,精通各种运输、仓储、配送业务与技术,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基础课外,该专业主干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采购与库存控制、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第三方物流、市场预测与决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国际金融、商务谈判概论和商务英语等。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物流业务、管理、策划及物流信息化等工作。
 
会计系
会计学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主要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会计信息系统、税务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等专业课程,以及金融学、国际贸易与结算、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等相关课程。
学生毕业后能在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财务管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主要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以及国际贸易与结算、国际金融、工程概预算、市场营销学、财务咨询等相关课程。
学生毕业后能在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公共管理系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该专业从国内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学习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实务与方法,培养具有管理意识、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研究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实务、职业咨询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与艺术、劳动经济学、经济法、工作分析、培训与人才测评、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薪酬与激励、社会保障概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等。
 
原标题: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招生专业介绍

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专转本”专业介绍

2022年南工浦江“专转本”专业介绍专业名称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方向财务管理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诚信品质,熟悉财经法律法规,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会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高级财

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南工浦江“专转本”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方向财务管理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诚信品质,熟悉财经法律法规,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会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

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招生专业介绍

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该专业为宽口径引导性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设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主要特色: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具备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电力拖动、电气工程基

2022年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专转本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学校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南京理工大学负责指导各专业教学计划的

2022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专转本”招生简章

招生代码:1136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转本”工作的通知》苏教学〔2021〕4号要求,制定简章如下。一、招生计划专业大类专业名称计划数统考科目(一)学费(元/年)普通类退役军人贫困专项机械工程类机械电子工程技术93226高等数学5800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93226高等数学58

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专转本招生简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社会力量创办的独立学院。学校快速发展,卓越进步,在全国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成长较快、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办大学。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下设7个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开设3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涉及工、

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专转本”招生简章

学校国标代码:13905,江苏招生代码:1810为保证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省份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本科生招生的最新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一、学校全称、校址学校全称: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校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励学路9号二、办学层次

2022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专转本”招生简章

(招生代码:1157,办学性质:公办本科)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坐落于“博爱之都”南京,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教育部于1982年创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予以资助支持。2009年成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单位,201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招生简章

(招生代码:1106)学校概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招生简章

(招生代码:1106)学校概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