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T09大气探测学》考试大纲-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2018-11-27 1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 一、课程目标
  • 一是为学生学习天气预报、气候诊断分析、气
  • 二、基本要求
  •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 第一章绪论1、理解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任务、特点
  • 2、了解大气探测发展简史
  • 3、了解气象观测工作的组织4、了解大气探测仪器几个性能指标:惯性、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量程的概念5、理解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
  • 第二章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1、掌握云的分类、云状的定义与识别特征
  • 2、理解云量和云高的器测法,会目测云量和云高3、掌握能见度的定义,以及观测能见度的方法和原理
  • 4、掌握天气现象的分类
  • 5、掌握降水、电线结冰、闪电等天气现象的观测方法及仪器原理
  • 1、 掌握常用测温仪器的工作原理
  • 2、 掌握测温元件的热滞效应
  • 3、 了解气温观测中常用的防辐射屏蔽设备
  • 4、 掌握常用湿度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 5、 掌握干湿表法测湿原理,会计算湿度
  • 6、 掌握常用测压仪器的工作原理,理解气压订正方法
  • 7、 掌握常用地面测风仪器的工作原理
  • 8、 掌握常用辐射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 9、 了解日照时数的主要观测仪器及基本原理
  • 10、 了解蒸发的主要观测仪器及基本原理
  • 第四章高空温、压、湿、风的测量1、了解高空风测量的方法2、掌握气球测风方法的基本原理,会处理气球测风资料3、了解确定气球位置的仪器设备4、理解高空温、压、湿测量的无线电探空仪探测法
  • 5、了解探空仪的基本构造、分类以及无线电探空系统的组成
  • 第五章自动气象站
  • 1、 了解自动气象站的基本组成
  • 2、 掌握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六章 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
  • 第三篇地面温度、湿度、气压、风、辐射、蒸发、日照的观测
  • 1、理解遥感的一般定义及分类
  • 2、理解气象雷达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探测特点3、理解气象卫星及其探测特点
  •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 一般要求-理解;
  • 2、参考书目
  • 3、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5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 第一章:10%
  • 第二章:15%
  • 第三章:35%
  • 第四章:20%
  • 第五章:10%
  • 第六章:10%
  • (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10%,理解”占20%,“掌握”占70%。
  • (5)试题主要题型有填空、选择、问答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
  • (7)题型举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T09大气探测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T09

考试科目名称:大气探测学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一是为学生学习天气预报、气候诊断分析、气象学、动力气象学等课程提供对气象资料的获取及处理方法的知识;二是为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湍流、云雾物理学、污染气象学、微波遥感、大气辐射学、大气环流等课程提供大气要素探测的理论和仪器原理、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21世纪高素质的大气科学人才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地面和高空各种气象要素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熟悉我国正在进行的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探测部分;并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新(90年代以后)探测技术。注意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注重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1、理解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任务、特点

2、了解大气探测发展简史

3、了解气象观测工作的组织4、了解大气探测仪器几个性能指标:惯性、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量程的概念5、理解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

 

第二章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1、掌握云的分类、云状的定义与识别特征

2、理解云量和云高的器测法,会目测云量和云高3、掌握能见度的定义,以及观测能见度的方法和原理

4、掌握天气现象的分类

5、掌握降水、电线结冰、闪电等天气现象的观测方法及仪器原理

 

第三篇地面温度、湿度、气压、风、辐射、蒸发、日照的观测

1、 掌握常用测温仪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测温元件的热滞效应

3、 了解气温观测中常用的防辐射屏蔽设备

4、 掌握常用湿度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5、 掌握干湿表法测湿原理,会计算湿度

6、 掌握常用测压仪器的工作原理,理解气压订正方法

7、 掌握常用地面测风仪器的工作原理

8、 掌握常用辐射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9、 了解日照时数的主要观测仪器及基本原理

10、 了解蒸发的主要观测仪器及基本原理

 

章高空温、压、湿、风的测量1、了解高空风测量的方法2、掌握气球测风方法的基本原理,会处理气球测风资料3、了解确定气球位置的仪器设备4、理解高空温、压、湿测量的无线电探空仪探测法

5、了解探空仪的基本构造、分类以及无线电探空系统的组成

 

章自动气象站

1、 了解自动气象站的基本组成

2、 掌握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六章 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

1、理解遥感的一般定义及分类

2、理解气象雷达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探测特点3、理解气象卫星及其探测特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

较高要求——掌握。

2、参考书目

 

3、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5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10%

第二章:15%

第三章:35%

第四章:20%

第五章:10%

第六章:10%

(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10%,理解”占20%,“掌握”占70%。

(5)试题主要题型有填空、选择、问答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

(7)题型举例

●填空:

两种典型的降水云是  

●选择题:

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能见度显著下降,天空浑浊,一片黄色。这种天气现象是(  )

A. 扬沙           B. 沙尘暴            C. 浮沉           D. 霾

●问答题:

列举4种测温元件,并叙述其测温原理

●计算题

某次观测测得干球温度T为24.1℃,湿球温度Tw为23.0℃,气压 为998.7hPa。已知24.1℃、23.0℃所对应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30.01 hPa、28.08 hPa。求此时的水汽压e(单位:hPa,保留一位小数)、相对湿度U(单位:%,取整数)


原标题: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T09大气探测学》考试大纲-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T09大气探测学》考试大纲-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T09大气探测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09考试科目名称:大气探测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一是为学生学习天气预报、气候诊断分析、气象学、动力气象学等课程提供对气象资料的获取及处理方法的知识;二是为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湍流、云雾物理学、污染气象学、微波遥感、大气辐射学、大气环流等课程提供大气要素探测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T11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T11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11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大气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大气科学的分支学科。它既是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部分。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大气物理学各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动力气象学、云物理学及边界层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探测学》考试大纲-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探测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08科目名称:大气探测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介绍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气象雷达以及卫星观测的内容,包含温度、气压、湿度、风、辐射和降水等各种气象要素的测量元件、仪表和设备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安装方法及资料的精度等内容。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观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考试大纲-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004考试科目名称: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主要研究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以及直接用仪器感知等方法来测定或估测地球大气圈温、压、湿、风、云、降水等参数来了解地表和大气的物理化学属性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的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06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806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6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大气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大气科学的分支学科。它既是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部分。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大气物理学各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动力气象学、云物理学及边界层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考试大纲-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004考试科目名称: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主要研究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以及直接用仪器感知等方法来测定或估测地球大气圈温、压、湿、风、云、降水等参数来了解地表和大气的物理化学属性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的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天气学与天气分析》考试大纲-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天气学与天气分析》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5科目名称:天气学与天气分析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目标:《天气学与天气分析》主要涵盖了《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和《天气学分析》三部分内容。《天气学原理》和《中国天气》主要以天气学原理来揭示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天气学原理论述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生、消演变规律以及影响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雷达与卫星气象学》考试大纲-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雷达与卫星气象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10科目名称:雷达与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占50%,《卫星气象学》占50%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雷达气象学》与《卫星气象学》是大气探测专业学生的两门重要专业课。《雷达气象学》主要包括雷达探测基础理论和回波信息分析与应用两大部分,系统地讲述雷达探测气象目标的基础理论,即回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F05云降水物理学》考试大纲-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F05云降水物理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05科目名称:云降水物理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云、雾、降水物理过程是大气水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地球大气的热量、水份和动量平衡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影响到局地的和短期的天气过程,也影响到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此外,云和降水还会影响大气污染、大气雷电和电磁辐射的传播。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电磁学》复习考试大纲-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电磁学》复习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13考试科目名称:普通物理《电磁学》第一部分 目标与基本要求目标电磁学是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生必备的专业基础课之考生应系统地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电磁学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创新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