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传媒经济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2019-05-28 11:28  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 二、考试内容
  • 第一部分认识传媒经济学
  • 1.传媒经济学定义与研究概况
  • 2.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 3.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
  • 4.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传媒内容生产
  • 1.传媒产品的特征
  • 2.传媒产品的生产模式与发行
  • 3.传媒产品生产与运营策略
  • 第三部分传媒市场需求
  • 1.受众市场的变化
  • 2.受众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 3.受众需求弹性
  • 第四部分传媒的多元化经营
  • 1.传媒内容产品的销售
  • 2.传媒产品的二次售卖-广告经营
  • 3.传媒产品价值的深度开发-产业链延伸
  • 第五部分传媒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
  • 1.传媒市场结构
  • 2.传媒市场行为
  • 3.传媒市场绩效
  • 第六部分传媒要素市场
  • 1.传媒劳动要素
  • 2.传媒资本要素
  • 3.技术进步与传媒产品生产
  • 第七部分政府管制与传媒体制改革
  • 1.政府管制的动因与类型
  • 2.中国传媒体制改革
  • 3.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 第八部分传媒产业发展
  • 1.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概况
  • 2.传媒产业价值链
  • 3.传媒新业态
  • 第九部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
  • 1.传媒资本运营的含义与特征
  • 2.传媒资本运营的内容分析
  • 3.传媒资本运营的过程分析
  • 第十部分国际文化贸易
  • 1.国际文化贸易理论
  • 2.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状况
  • 3.国际文化贸易政策
  • 第十一部分数字媒体经济
  • 1.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传媒生态带来的变化
  • 2.数字媒体产业
  • 3.未来数字媒体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三、试题类型
  •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

《传媒经济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掌握传媒经济学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情况,并要求考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媒经济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及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传媒经济学

1. 传媒经济学定义与研究概况

2. 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3. 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

4.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传媒内容生产

1. 传媒产品的特征

2. 传媒产品的生产模式与发行

3. 传媒产品生产与运营策略

    第三部分传媒市场需求

1. 受众市场的变化

2. 受众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3. 受众需求弹性

    第四部分传媒的多元化经营

       1. 传媒内容产品的销售

       2. 传媒产品的二次售卖——广告经营

       3. 传媒产品价值的深度开发——产业链延伸

第五部分传媒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

       1. 传媒市场结构

       2. 传媒市场行为

       3. 传媒市场绩效

第六部分传媒要素市场

       1. 传媒劳动要素

       2. 传媒资本要素

       3. 技术进步与传媒产品生产

  第七部分政府管制与传媒体制改革

       1. 政府管制的动因与类型

       2.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

       3.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第八部分传媒产业发展

       1.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概况

       2. 传媒产业价值链

       3. 传媒新业态

第九部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

       1. 传媒资本运营的含义与特征

       2. 传媒资本运营的内容分析

       3. 传媒资本运营的过程分析

第十部分国际文化贸易

       1. 国际文化贸易理论

       2. 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状况

       3. 国际文化贸易政策

第十一部分数字媒体经济

       1.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传媒生态带来的变化

       2. 数字媒体产业

       3. 未来数字媒体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原标题: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传媒经济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传媒经济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传媒经济理论》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掌握传媒经济学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情况,并要求考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媒经济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及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认识传媒经济学1.传媒经济学定义与研究概况2.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定位3.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4.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广告理论与广告史》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广告理论与广告史》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广告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广告学专业知识;是否初步具备本学科相应的科研技能和方法;是否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广告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否初步掌握中外广告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否具备较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广告实践能力,是否在广告学科领域中具有独到的思考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语言传播理论与应用》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语言传播理论与应用》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语言传播基础理论熟知和掌握的程度;对于语言传播实践发展前沿动态宏观把握及典型案例的了解情况;对于语言传播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当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关注、思考,以及具有的研究基础或相关准备的情况。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语言传播基础理论主要内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传播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传播理论与历史》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传播理论与历史》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传播学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具体而言,考查考生对人类传播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了解,对传播的各要素、各类型、各功能的理解,对传播学的基础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方式的掌握,以及对传播学学科状况及其本土化发展的认识。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当代中国的传播思想与传播实践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翻译硕士日语考试作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进入本专业学习所要求的日语水平。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日语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日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日语读、写、译等方面的实践技能。二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利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能否达到进一步深造学习的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11翻译硕士英语213翻译硕士日语244二外法245二外德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354汉语基础357英语翻译基础359日语翻译基础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1出版专业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783主题写作790外国语言文化综合能力(作答语种须与所报考的研究方向一致)791外国语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熟悉程度,及其综合观察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同中国乃至全球社会发展和转型关系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熟练地掌握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前提下,自由地出入于文本、创作主体和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之间,并且能够站在全球史视野的高度对作家作品和各类文体进行分析、梳理和批评,从而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重要学术问题(尤其是诗文)的了解熟悉程度、对近年来相关学术热点的判断与见解,由此测试其专业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与培养潜力。要求:1.熟悉重要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2.了解中国古代文学重要学术问题渊源、流变以及现代影响;3.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判断、分析、解决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