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2019-06-12 15:48  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培养目标
  •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 1.招生对象:
  • 2.招生条件:
  • 三、修业年限
  •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 五、授予证书
  •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 第二阶段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 第三阶段面试及录取
  • 1、面试时间:7月13日(周六)(报名材料审核后,需要参加面试名单将另行通知)。
  • 2、公布录取名单:7月14日(周日)
  • 第四阶段开课
  • 七、咨询电话
  • 八、食宿安排
  • 九、辅修学费
  • 十、开设课程及简介(见附表1)

中国传媒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9年暑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本专业授课教师全部是副教授以上职称。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校内:本校2018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注意:本校本科在读同学报名暑期班者,须自行确保暑期课程安排与主修专业小学期实践安排不冲突,以免影响主修实践学分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8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2招生条件: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课程不得有不及格或重修,学有余力;能提供新媒体作品(两微一端的制作运营作品)的学生优先;根据绩点成绩择优录取。

校外: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要求全部课程不得有不及格或重修,学有余力;能提供新媒体作品的学生优先;根据绩点成绩择优录取。

已工作人员将根据工作方向、经历及学历背景考虑是否录取。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坚持学习,慎重考虑报名事宜。

 

三、修业年限

两年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

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相应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65—630,报名网址http://fxtvs.***.cn网报结束后将对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的同学须至现场提交纸质报名材料。

第二阶段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73-74日,所有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提交以下材料:

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登录系统,打印《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2019年暑期报名申请表》并签完相关意见后(按表中要求附本科成绩单)交至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115办, 宋玉洁老师收,电话:。(其他快递无法送至学校内且容易丢失,请务必使用顺丰)

外地同学可委托他人到校代交材料,确实需要邮寄的同学,请保证资料齐全,用顺丰快递邮寄到上述地址。

非本校在读本科同学(包括本校研究生)还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所有网报同学以现场提交纸质材料为确认报名意向,现场不接收没有进行网络预报名同学的纸质材料,请务必提前网上报名。

第三阶段面试及录取

1、面试时间:713日(周六)(报名材料审核后,需要参加面试名单将另行通知)。

2、公布录取名单:714日(周日)

第四阶段开课

715日至8月中旬(具体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领取听课证和缴纳学费届时通知

 

七、咨询电话

电视学院 010-65779262    微信:cmdx201577宋老师

 

八、食宿安排

食宿自理。

 

、辅修学费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期收取费用。课程380/1学分,论文340/1学分,每学期按课程表学分收费,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十、开设课程及简介(见附表1)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20196

附表1   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表

序号

课 程 名 称

任课教师

职称

学分

学时

第一年暑假

第二年暑假

第二年秋季学期

考试考查

1

摄影技术与艺术

于然

副教授

2

32

 

 

创作作业+开卷笔试

2

画面构图学

郭艳民

教授

2

32

 

 

创作作业

3

新媒体编辑

付晓光

副教授

3

48

 

 

开卷笔试

4

非线性编辑

刘羽

副教授

2

32

 

 

其它:上机考试

5

电视节目策划

张绍刚

教授

1

16

 

 

论文

6

新媒体用户导论

叶明睿

副教授

2

32

 

 

开卷笔试

7

视频摄制

孙振虎

教授

3

48

 

 

作品结课

8

视频编辑

王晓红

教授

3

48

 

 

开卷笔试

9

融合新闻学

顾洁

田维刚

副教授

副教授

2

32

 

 

开卷笔试

10

融合采访报道

曾祥敏

教授

3

48

 

 

分组完成一个短消息

11

节目类型学

陈欣钢

副教授

2

32

 

 

开卷笔试

13

网络文化传播

吴炜华

教授

2

32

 

 

开卷笔试

14

媒介与社会

涂凌波

副教授

1

16

 

 

开卷笔试

15

融合新闻报道

张龙

教授

3

48

 

 

闭卷笔试+创作作业

16

视频编导

田维钢

曾祥敏

教授

副教授

3

48

 

 

创作作业+编导阐述论文

18

传播概论

曹培鑫

教授

1

16

 

 

开卷笔试

19

创意写作

李智

教授

1

16

 

 

开卷笔试

20

优秀作品评析

秦瑜明

教授

1

16

 

 

开卷笔试

21

媒介融合与创新

高晓虹

教授

1

16

 

 

开卷笔试

22

新媒体前沿(组合)

外请

 

2

32

 

 

实践

23

毕业论文、设计

 

 

8

 

 

 

 

第一学期课程以具体课程表为准。

 

原标题: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暑期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本专业授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培养目标: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招生对象及条件:1.招生对象:校内:本校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招生对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暑期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应广大校内外学子的强烈求学需求,进一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我校于2019年暑期开设编导(电视编辑方向)、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4个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学制两年,即日起开始网络预报名,详细简章及报名流程请下载附件查看。我校其他各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秋季招生信息将于6月下旬另行发布,请感兴趣的同学关注后续通知。2019年暑期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暑期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种媒介平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暑期班招生简章培养目标本辅修/双学位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对管理人才的紧迫需求而设置,课程能够与中国传媒大学各类本科专业已有教学内容对接,提供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学课程,确立宽口径、跨学科、强能力的培养思路,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质,了解和掌握文化产业领域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基础的

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专业辅修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学校批准,法学院现决定招收2022年法学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以下简称“辅修学位”)学生。一、招生对象本届辅修学位招生原则上面向我校2021级全日制非法学专业本科生,且主修专业与法学专业属不同专业大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帮助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发展潮流,深入理解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交叉融合的媒介特征、传播方式与产业规律,全面掌握与新媒体相关的创意策划、数字影视创作、内容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工作所需用到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电视台、新媒体、新闻出版、广告咨询等相关行业对于所亟需的新媒体高端人才需求,帮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我校将于2019年9月开设12个辅修/双学位专业,7月18日起开始招生,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招生时间:2019年7月18日至9月5日。详细报名方式及流程安排请见附件中各专业招生简章。专业名称专业性质学习年限招生对象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科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法学(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法学(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本辅修/双学位专业是适应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及文化传媒娱乐产业大发展对相关法律人才的紧迫需求而设置的,能与中国传媒大学各类本科专业已有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熟悉网络法、知识产权法、传媒法、娱乐法等特色法律知识和技能,能在互联网、知识产权、文化、传媒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