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学校——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创办于2001年,地处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国首批全日制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列二本批次招生)。学校下设土木建筑分院、机电工程分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分院、经济管理分院、人文法学分院、艺术与体育分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七个二级学院,拥有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所、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和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机构,开设了37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3600余人。
目前,学校已成为江西省独立学院中发展规模最大、办学水平领先的高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教育总评榜综合实力独立学院20强”“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18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排名省内第一,在全国近300所独立学院排名第39位。
南昌运输职业技术学校宣传片
●学生就业原则:
按学生户籍所在地就近安排
按学生居住地就近安排
对口专业 对口推荐安置
南昌运输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秋季招生面向全国招生、就业方向有:高铁/动车乘务员、票务员、安检员、地铁站务员、信号员、列检员、调车员、铁道供电、铁道信号、高速公路收费员以及电商运营、高星级酒店管理、机器人运用技术、物联网技术、美术制作与设计(幼儿、小学美术教育方向)等;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确保推荐安置就业!
2020秋季
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学校基于南昌市铁路技术学校的悠久办学历史上,于2006年2月经南昌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以铁道运输管理与铁道技术为专业特色,并面向全国有计划招生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现校址位于南昌市小蓝经济开发区汇仁大道266号,校园占地面积1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50000余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生态宜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制三年,现有在籍学生2600余名,有专兼职等131余名,2020年开设有铁道运输管理、铁道信号、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施工与养护、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美术设计与制作(幼儿、小学美术教育方向)、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西面点方向)、计算机应用(电子竞技方向)、铁道施工与养护(工程测量方向)等9个专业4个方向。近年来,铁路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也积极拓展办学思路,整合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也积极开展校校、校企合作,先后与华东交通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办了成人大专班,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3+2”中高职衔接大专班。目前对接了省内5所院校的“3+3”单招大专班,以及与南昌、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等地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商谈开展校企专业共建及毕业生实习实训与就业的无缝链接合作。
2018年6月,学校引进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的投资举办方,投资举办南昌运输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依托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的本科院校教育优势,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校园信息化、党团建设、学校管理服务等方面开展共建共享与教育帮扶战略合作,为学校推进和深化多元办学机制和打通学生继续升学深造通道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开创了江西省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办学资源互融共通的历史先河,也是我校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称“职教20条”)精神的探索、创新与实践。
培
养
目
标
培养工程型、实用型人才
培养有持续发展潜力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培养高职业素质的“1+x”一线人才
培养技能“工匠”人才
办
学
理
念
坚持“一个宗旨”——以学生为本,以学校发展为重。 办好“三类专业”——在传承与依托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轨道交通、信息工程技术等本科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办好学校传统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专业等三类专业。 贯彻“三个面向”——面向行业、面向就业、面向市场。
学
校
优
势
学校引入了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投资方作为学校的主要办学投资主体,充分依托母体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校企合作资源和办学经验,打通学生提升学历教育通道,加快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加顺畅多元。
多彩校园
学校在狠抓教学的同时,非常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学校现有,茶艺社、礼仪社、街舞社、民族舞社、动漫社、篮球社、文学社、等近二十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囊括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
实训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对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有着重要意义。我校因材施教、因人配岗,结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社会实践教育,使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实干型技术人才!?
就业保障
近年来,铁路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积极拓展办学思路,整合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校校、校企合作,先后与华东交通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办了成人大专班,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3 + 2”中高职衔接大专班。目前我校对接了省内5所院校的"3+3”单招大专班,以及与南昌、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等地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商谈开展校企专业共建及毕业生实习实训与就业的无缝链接合作。
部分优秀毕业生
专业设置
学校现设有10个专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是:既传承好学校创办之初开设的铁道运输管理与铁道技术类优势专业---铁道运输管理、铁道信号、电气化铁道供电和铁道施工与养护等4个专业,也充分依托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的专业建设力量,积极建设特色专业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美术设计与制作。基本形成了以运输管理与铁道技术类的优势专业为核心,以特色专业和应用型技能专业为两翼,以“1+x” 的X项(X≥3) 技能教育为助推力的文理渗透,文、工、管协调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建设格局。
招生专业一览表
国防特色班
为了打造"金的纪律,铁的人格"的新时代职校学生,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以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推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全方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满足学生及家长要求、适应社会需要,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以案例实战式教学为主,引入国外"工厂式"教学模式,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并与教学理论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学、训、产"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有军事素质的社会适用的合格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单招考试后,进入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该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毕业后学校也可以推荐双向选择就业。
大学生入伍士官条件及优势: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独立生活能力,能吃苦、有担当、会感恩、学会自律。
2、大学毕业生入伍、三年大学学费国家补贴不超过8000元/年。
3、属于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部队能得到重用,在部队里把专业学好,回到当地能发挥一技之长。
4、在部队可提干担任技术工程师,士官长,士官参谋等,考军校。
5、士官规定服役年限,由政府安置工作,又可以领取一笔可观的专业费用。
6、中专毕业通过单招后入大专,大学生入伍培养士官(军检,政审合格)。
武装护卫、文秘管理订单班
培养性质:南昌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公安厅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安全防范服务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与华东交通大学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学院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武装护卫.文秘管理、智慧平台工作人员,学生在校进行五年全日制学习,受华东交通大学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委托,前三年在我校学习,后两年到华东交通大学学习(第四年学生入校后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注册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籍,学生在校修完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学制期满,颁发华东交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毕业后按定向分配协议书内容考核,合格者由单位接收就业,签订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均属国企正式员工。
订单班录取:通过体检、政审的学生,经校企双方进行面试合格者,办理入学手续,签订《三方协议书》及《定向就业协议书》。
高考升学班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aass
政策解读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的支持与指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中职学校学生高考升学深造的愿望,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对口升学的政策。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出专业,拿出指标计划,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职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对口升学计划是属于当年高招计划的一部分,对口升学的学生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教育优势
理念
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保障的高考升学班。
口号
读高考升学班、学铁路运输管理,升学、就业两不误
优势
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完整的学业规划。
继续升学
铁路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也积极拓展办学思路,整合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校校、校企合作,先后与华东交通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办了铁道运营管理专业成人大专班,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办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气化铁道供电和铁道信号“3 + 2”中高职衔接大专班。目前正在对接省内外10余所院校的“3+2”大专、“3+3”单招大专和成人大专班等校校合作教育项目,以及与南昌、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等地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商谈开展校企专业共建及毕业生实习实训与就业的无缝链接合作。?
“3+2”—大专院校直通车
我校和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在校生通过考核即可直升大专。
“3+3”单招—大专院校快速通道
"3+3”单招一大专院校快速通道(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组织毕业班学生参加单招考试,去年我校单招录取率98%。
报名须知
1. 招生对象
年龄15-21周岁,应历届初、高中、中专毕业生均可报名。
2.报名条件
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和法制观念、积极进取、肯学用功的青少年学生。部分专业要求:身高165cm以上(男)、158cm (女),身体健康无传染疾病、无色盲、无色弱、无明显八字步、无罗圈腿、无纹身等。(须来校面试)
凡符合报名条件者,请在规定的时间(6月1日至年9月1日)内来校报名
3、报名须知
1)、凭个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毕业证书及准考证。
2)、本人近期蓝底版一寸正面免冠照片4张。
3)、学校严格按照省市物价局、省市财政局的文件规定收取学杂费。新生报到注册时需一次性交清杂费,收费明细详见《2020年秋季入学须知》。
4)、为方便新生交费,报名时可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或刷卡交费;也可到银行办理转账,户名:南昌运输职业技术学校,开户银行账号:南昌农商银行汇仁支行:。
5)、符合国家资助条件的农村户口、县镇贫困户学生均可享受国免学费850元/年,符合条件者可在报名交费时审核过后再冲抵学费:国家困难助学金2000元/年待学生入学报到后按相关文件规定审核通过后再发放。
6)、学校对新生的接待工作已做妥善安排,请务必在《新生入学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来我校报到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的学生必须提前向招生办公室请假,假期不得超过一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校将根据教育部文件的有关规定,取消入校资格。
学校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小蓝经济开发区汇仁大道266号
乘车路线:
A、南昌火车站线路。西广场出站乘坐89路公交车到昌南客运站(终点站),再步行1000米即到。
B、南昌西站线路。乘坐707路公交车到工业大道北口站,再步行600米即到。
C、高速公路线路(导航)。自驾车出南昌南高速收费站出口,走迎宾大道即可到达,预计车程约15分钟。
在开学迎新期间,学校在火车站有安排校车接站;请提前与招办联系预约到站时间,以便招办做好接站安排。?
报名条件
1、年龄15-21周岁,应届初三在读生、历届初、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2、身高:男生165cm以上,女生1.56cm以上(应届初中毕业生可适当放宽条件)
3、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纹身、无色盲色弱等。
报名时间
2019年5月10日至2019年9月1日,符合报名条件者请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各专业名额有限,额满即止,请尽早来校选择专业)。
需带材料
1、个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
2、个人毕业证书原件及中考准考证号(可以等开学再提供);
3、本人近期蓝底版一寸正面免冠照片4张(可以等开学再提供)。
收费标准及国家助学补助政策详见学校2019秋季新生入学须知。
新生接待
接待安排:
1、学校报名点设在乐化校区综合楼101-102室咨询中心。
2、在开学迎新期间,学校在向塘火车站和双港地铁站2号出口处有安排校车接站;请提前与招办联系预约到站时间,以便招办做好接站安排。
乐化校区乘车路线:
南昌西高铁站乘坐503路/512路到“红谷滩配套中心”换乘143路车到“乐化四中”站下即可。
南昌市老福山或老火车西广场站乘坐22路到“红谷滩配套中心”换乘143路车到“乐化四中”站下即可。
向塘校区乘车路线:
老福山“江电”站乘坐179路公交车到“向塘铁路医院”站下即可。
乐化校区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乐化镇(新建四中旁)
向塘校区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向塘铁路地区向铁南大道98号
办公电话:
0791-85151330
咨询电话:
曾老师
曾老师
李老师
咨询Q Q:
官网网址:www.***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800-3180
微信报名: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报名
礼仪培训以及即将走向实
八大类主要专业
高铁改变城市,地铁改变生活
▼▼▼▼
礼仪培训以及即将走向
运校育英才 铁道铸未来
▼▼▼▼
No.2020
五湖四海
售
五湖四海
K2020次
南昌运校
2020年6月1日
09:00开
02车020上铺
¥青春无价
级新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