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2022-03-24 11:47  广东金融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培养目标
  • 2.主要课程
  • 3.就业方向
  • 4.市场需求

社会工作专业

1.培养目标2017年,广东实施社工“双百计划”。该项目由广东省民政厅主办,从2017年起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建设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该项目主要强调社会工作本土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服务发展专项化、督导培训专业化,结合上述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旨在强化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我院的经济院校和金融方面的优势,向社会培养输送具备相关金融及经济知识的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青年公益创业人才。

2.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应用技能课程等。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概论、民俗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等。应用技能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数据与统计软件应用、社会服务管理等。

3.就业方向:与相关社会工作机构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并与相关的基金会签订合作基地协议,以此为载体,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以及结合本院的金融及经济方面的优势,促进中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次培养创新发展。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社会工作技能人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社会师”为人才培养定位,注重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校学生除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完成必要的学习目标要求之外,还积极活跃出现在学校和学院的各种学生组织社团中,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提前对自己人生的后续发展做准备,其中不乏继续深入学习和跨专业学习的同学;也有的已经在自己的未来岗位上获取经验,充实自己大学时光。在某些活动表现方面丝毫不会输给开设已久的专业,团结、积极、互助的属性似乎已经深入其中。

4.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离不开职业化、专业化的人才。随着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和谐社会建设”与十八大及十八大三中全会“从管理到治理”等重大决策和任务的提出,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等开始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编制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人才提升到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同等地位纳入我国人才发展大局。并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长是在“助人自助”理念下,运用专业方法,对困境人群的针 对性帮助、个别化服务、人性化关怀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还要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方面的服务,为减少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及社会建设走上新的高度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看,据《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已达30万人, 距2020年300万的宏观目标仍差距明显。在这样的政策背景和社会服务发展形势下,全国尤其是广东社会工作行业快速发展。至2013年底,广东社工机构数量约400家,占全国总数的32%;持证社工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广东社工机构及社工人数增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5到8倍。尽管如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数量和增长还远远达不到目标,根据测算,仅广东的社工人口缺口就达3万人,社会需求尤其强烈。广东金融学院在整合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基础上,新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面向华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为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人才以及“专业型”人才,提升社会工作从业者在具体实务领域上需要具备的专项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1.培养目标:2017年,广东实施社工“双百计划”。该项目由广东省民政厅主办,从2017年起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建设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该项目主要强调社会工作本土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服务发展专项化、督导培训专业化,结合上述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旨在强化高级社会工作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全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以及各类型企业中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

2020年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2017年,广东实施社工“双百计划”。该项目由广东省民政厅主办,从2017年起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建设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该项目主要强调社会工作本土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服务发展专项化、督导培训专业化,结合上述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旨在强化高级社会工作专业

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工+志愿者”、“社工+社区治理”为方向培养社会工作及社区服务人才,旨在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从个人和团体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

财政学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和财税理论基础扎实,了解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制订,熟悉财政税收体制与管理,精通企业财税业务与技能,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面向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毕业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管理、教育、翻译、商务、外贸、金融等工作。(二)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翻译专业

翻译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向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译员素养,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能胜任财经金融、外事外贸、科技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面向华南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法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财经专业特色与优势,培养具有爱祖国、负责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懂金融的社会主义新时期财经法律职业人才。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财经领域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东省、面向华南,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经济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具有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较强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二)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学

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广东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具备宽厚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知识,全面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子既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又具有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二)主要课程:管
相关问答